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映日荷花別樣紅——阿紫獨家專訪畫家陳玉蓮

映日荷花別樣紅——阿紫獨家專訪畫家陳玉蓮

採訪人:孫桂芳(阿紫作坊)

被採訪人:畫家陳玉蓮(逸之)

古箏曲

陳佩廷

00:00/03:16

孫桂芳(阿紫作坊):逸之先生,時隔一年,又與您見面了。一年來,一直關注著您的動向。看到您在2017年受邀參加各種文化活動,而且,不斷有作品參展,想必這一年收穫頗豐吧?

陳玉蓮(逸之):今年活動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在這裡只想著重提一下由河南省美協主辦的第十六屆花鳥畫展,以及鄭州市委宣傳部、鄭州市文聯、鄭州市婦聯主辦的《翰墨基石一一鄭州書畫家贊禮》書畫展,尤其要提的是《翰墨基石一一鄭州書畫家贊禮》書畫展。此次參展的都是這座城市改革開放初期湧現出的一批書畫家的作品。這些書畫家大都高齡,有的近百歲,年齡最小的也在六十幾歲。老畫家們不僅在書畫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還為這座城市培養了一大批省內外,甚至全國知名的年輕書畫人材,為我們國家文化隊伍的建設,作出了貢獻。

翰墨育人行路遠,桃李不言自成溪。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離不開老藝術家的傳幫帶。 我也有幸選入其中,這是對我15年的繪畫教學的一種肯定。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年逾古稀,體會到力不從心的感覺,但不忘初心、永不懈怠。所以,只要是能給社會帶來積極影響的文化活動,我都會全力以赴,帶著我的作品去參加。

孫桂芳(阿紫作坊):我知道您是以花鳥見長。可我看到在您參展的作品中,以「荷」為素材的作品比較多。許多讀者對您的作品「荷」系列,也是情有獨鍾。自古以來,荷,就是中國文人一直追捧的水墨素材之一。能談談您創作「荷」系列的感想嗎?

陳玉蓮(逸之):荷花凌波玉立,風姿綽約,嬌美絕倫;而且,品質高潔,出污泥而不染。荷花的美,荷花的氣質,深深吸引我、感染我。每年荷花季,我都會帶學生荷塘寫生。陽光下,荷塘里的荷亭亭玉立,恰似古人所云:映日荷花別樣紅。假日里,兒子也時常驅車帶我到郊外荷塘遊玩。有時碰上雨天,沒有遊人,近百畝荷塘格外幽靜,時有禽鳥棲息,給寂靜的荷塘增添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一陣清風吹過,田田荷葉如波浪翻卷,那情景又讓人想起「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古詩。那一時刻,感覺自己整個身心都融進了荷的世界裡。那幅《生機》作品正是由此而生。

孫桂芳(阿紫作坊):畫荷容易,但要想表現出荷的靈逸、荷的禪意,表達出荷「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質,卻並非易事。由此及彼,中國水墨藝術中的山水花鳥人物,無不是借用自然的造化,寄託著作者的思想情感。

陳玉蓮(逸之):你說的對。中國畫是寫意的藝術,筆墨、氣韻,表達的都是創作者對生命的感悟。而且,中國水墨是有源頭可尋的。歷代寫意荷的,我喜歡八大、齊白石、張大千的作品。「八大」畫荷,純水墨為之,簡潔空靈,章法奇特、筆墨精粹。看似冷逸的荷,蘊含著濃烈的生命意識和孤傲的個性,引人深思回味。我的作品《夏日的風》,便可尋到「八大」特徵。在探索和創作荷的過程中,我試圖將現代審美理念和個性追求,融入傳統的水墨之中,力求用各種形式,如:荷的初蕊、荷的盛放,晚秋的殘荷,將荷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質呈現出來。

孫桂芳(阿紫作坊):可以說,您的「荷」系列作品,已經構築起屬於您的繪畫語言。

陳玉蓮(逸之):可能因為我的名字與荷有關,所以,在繪畫素材中,我最喜畫荷。畫荷、觀荷、讀荷、寫荷,日久天長,荷的形貌,生長規律,了熟於心。創作首先就是要將選擇的素材瞭然於心,「立萬像於胸懷」。因為,一幅作品首先映入人們眼帘的是構圖。構圖,也稱氣勢。構圖的形式感,體現出作品的意境、氣象,以及個人風格。我在構圖時,大多採用大開大闔、大疏大密布局;大疏之中有小密,大密之中有小疏,疏密相間,聚散有致。注重構圖的同時,我也注重點、線、面的有機組合。點線面體現的是畫家的藝術筆跡形態,筆斷意不斷,筆意相連,充分體現出水墨之氣的淋漓與氤氳幻化的藝術效果,使畫面盡顯靈致。

孫桂芳(阿紫作坊):畫荷、觀荷、讀荷、寫荷。荷,似乎成了您生命、尤其是藝術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其中有什麼情結,能跟我們講講嗎?

陳玉蓮(逸之):玉蓮這個名字是奶奶給起的。奶奶希望我出落得像荷花一樣,亭亭玉立。奶奶常跟我講,人的一生都是在鋪路,鋪的路一輩子可能不走,但需要走時不能沒有路。奶奶的話影響了我的一生。我這一生做人做事,都在以奶奶的話,以荷的品質為準繩,來要求自己。

孫桂芳(逸之):奶奶的話真是至理名言。在與您的幾次對話中,我已經深深感受到了。父親被打成右派,您放下鍾愛的繪畫進工廠做工,無論人生經歷怎樣的大起大伏,您對此都沒有抱怨過。所有的際遇,無論好的壞的,您都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接納,踏踏實實地行走在人生的路上。或許正是因為您具有如此陽光而又堅定的信念,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我聽說,您是放棄了已經經營得紅紅火火的企業,重新拾起您一生鍾愛的繪畫。您對繪畫的熱愛,對藝術的執著,真可謂痴心不改。學畫有成之後,您又開始從事書畫教學工作,將自己的所學傳遞給下一代。這一次次看似華麗的轉身,您其實都是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艱辛。

陳玉蓮(逸之):我們都知道,花有花語。我最愛的荷花的花語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香遠益清。」還有說,荷花的花語是信仰。荷花在開花的同時,果實已具備。荷花這種獨具的成長方式,其實是在為我們揭示了一條寓意深遠的人生哲理。正是因為荷花給我的啟示,我認為一個人所經歷的,都可以成為人生的財富。父親被打成右派,身陷囹圄,使我不得不放棄畫畫進工廠做工。這些不幸卻成了我的磨刀石,磨鍊著我的意志。父親平反出獄後,並沒有抱怨命運不公,而是全身心投入書畫創作中。父親是以生命在燃燒,對藝術的追求孜孜不倦。父親是我人生的座標。為了繼承父親的事業,人到中年,我再次拿起畫筆。在繪畫中,水墨的交融,點、線、面的組合,毛筆與紙的摩擦若即若離,有節奏、有質感的線條,都讓我從中悟到了大道至簡的道理。這些人生感悟,鑄就了我現在的生命狀態,雖已逾古稀,生命的激情卻依然蓬勃向上。我曾經寫過一首詩來表達我對生命的感悟:「彎下謙謙身姿,一半朝向水中,一半浮在水面,拋灑一抹陽光,傾翻一池燦爛。」

孫桂芳(逸之):以澄明心境聆聽生命之音,再把生命和激清注入筆端,尋求一種大道至簡之理。

陳玉蓮(逸之):生命就是這樣,當你每向前邁進一步,雖然有磨難,但也有無限的驚喜在等待著你。2017年3月,由河南報業集團《大河美術》主辦的《三月的女子一一河南十大才女畫展》,我名列榜首。這麼多的榮譽賦予給我,我只有心存感恩,只有加倍努力,才能回報把榮譽賦予給我的人們。

孫桂芳(逸之):其實所有的榮譽,都是靠您辛苦付出獲得的。您不僅常年堅持不輟地繪畫,還常年堅持不輟地寫作。您的散文詩,您的書法,您的繪畫,可以說相得益彰。

陳玉蓮(逸之):一幅好的作品不僅要有水與墨碰撞的酣暢淋漓,還要有詩的意境,書法線條的疾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詩書畫一體。當詩書畫完全交融成一體時,作品才有骨、有血、有肉,有了鮮活的生命力。

孫桂芳(阿紫作坊):縱觀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詩書畫總是分不開的。中國文人習慣於把自己的家國情懷,賦予筆墨形態之中。「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也因此,中國的水墨藝術,才能歷經幾千年的歲月,流傳至今。今天,與您的交談雖然短暫,但在您的身上,我同樣看到了這種情懷。這種情懷感染著我,我相信,不僅感染著我,同樣也感染著讀過這篇訪談的朋友!在此,我代表所有喜歡您作品的朋友,祝您的藝術生命再創輝煌!

藝術簡歷: 陳玉蓮,字逸之,號半朵悠蓮。鄭州市人,1946年生,大學學歷。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婦女書法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人民書畫院副院長,中州大學特聘教授,鄭州市書畫研究院副院長。

2001年作品《東籬燦金》獲中國美術報「金秋之韻」全國書畫大賽一等獎。2004年作品《秋塘幽趣》入選河南省美術作品展。2004年書法作品入選全國第五屆楹聯篆刻書法展。2005年書法作品入圍全國第四屆正書展。2005年書法作品入選全國第四屆婦女書法篆刻展。2007年書法作品入選首屆全國老年書法作品展。2007年主編「藝術狂人」陳虹飛作品精選。2010年由滎陽市政府主辦的《慈善滎陽陳虹飛陳玉蓮父女書畫展》在滎陽書畫院展出。二人十幅書畫作品捐贈滎陽慈善機關。2011年由中國新聞雜誌社出版《人民書畫家陳玉蓮畫集》。2012年由河南人民書畫院主辦的陳虹飛陳玉蓮父女書畫展,在河南博物院展出。畫作《沙暖睡鴛鴦》、《隸書冊頁》,被該院收藏。

近年來,書法繪畫作品在國內外大展中獲獎並結集成冊,數篇散文、詩歌在國內多家報刊雜誌上發表,書畫作品多次被《美術報》、《書法導報》、《鄭州晚報》、《中國河南幹部網》、《河南日報大河藝術網》、《中國書法網》、《中華女子書畫網》、《中原魂藝術網》、《中國社會新聞網河南頻道》、《鳳凰網》等媒體、網站刊登,本人曾先後接受河南電視台、鄭州電視台、河南日報、河南經濟報、等多家省內媒體專訪。

阿紫作坊:

行走於大地之上的背包客。尋找美,發現美,記錄美。

文化訪談專欄撰稿人:曾獨家專訪韓美林,畫家艾軒、王沂東、晏陽、陳玉蓮、仟紅、李振軍(一真)、李瑞峰、北水,

書法家王家新、趙俊生、王傑民、劉嘯、

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任林舉、軍旅作家王曼玲、作家張金鳳,吉建芳、

詩人冷冰、姚瑤、張真等數十位文化名人。

一帶一路專欄:以行走的方式,用文化回顧古老的絲綢之路上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紫作坊 的精彩文章:

閑日不閑賞大千

TAG:阿紫作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