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吳軍:未來五年內,中國會發生經濟危機嗎?

吳軍:未來五年內,中國會發生經濟危機嗎?

來源:人民郵電出版社

在人工智慧、區塊鏈以及各種技術成為大家討論熱點的今天,時代在以超出你我想像的速度快步向前。2018年已經過去兩個多月,接下來的發展趨勢究竟如何,未來究竟在哪?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吳軍博士在得到APP專欄《谷歌方法論》的一篇文章,看看他的2018年度計劃,以及他對未來五年中國的發展趨勢的預測,希望能給你帶來啟發。

吳軍博士的2018年計劃

今天要和你分享一下我在2018年的打算。

第一件事,要完成2017年該做而沒有做的事情。

下圍棋的人都知道,下棋要先下大場,也就是那些一步走下來,圍地效率最高的地方。但是比大場更重要的是急所,也就是如果不走那步棋,自己的棋就要死了。

對我來講,2017年應該完成卻因為某種原因留下了的事情就是急所,要優先完成,包括這樣幾項內容:

1. 把該完成、該出版的書先出版了。 包括《數學之美》的英文版,《矽谷來信》精選出的第二本書(暫定名《生活》),科技史的書。如果有可能,我會出版一本關於大、中學生教育的書,以及一本介紹美國法律的書。另外,如果有時間,我會開始寫一本計算機的書籍。

2. 把幾個該投資的投資項目完成, 其中大部分投資對象是我所熟知的朋友和之前已經投資的公司,這樣也算是對朋友的一個交代。

3. 去非洲或者南極一趟。

第二件事,就是要把《谷歌方法論》完成了, 人必須重諾,答應的事情是不可推卸的責任。

第三件事情就是繼續做減法了。

在接下來的一年裡,我要進一步專註,具體的想法是:

1. 辭去一些職務。 很多職務是名義的,佔用時間其實不多,但是多少有些責任和義務。因此,辭去那些職務,其實就是卸掉責任和義務。

2. 帶一個徒弟, 從我手中接過和投資相關的一些事情。一些事情是無法推脫掉的,但是可以培養新人來做。凡事不可能事必躬親,諸葛亮的一個悲劇就在於此。曹操之後,曹魏和東吳都後繼有人,而巴蜀在人才上卻捉襟見肘。

做完減法並不是要退休,而是為了做第四件事,其實也就是我在2018年之後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即回歸學術界

有人可能會問,我從學術界到工業界,再到投資領域,為什麼轉一圈又回到學術界呢?

其實這不是我第一次回到學術界,早在二十多年前,我做了幾年生意後又回到學校搞研究了。當然,我現在的年齡和過去的經歷不適合親手做學術了(雖然一些研究所希望我這麼做),更多地是和教授們合作。

至於我為什麼選擇這個時間作這個軌跡的改變,主要有三個原因。

1.今天又遇到了幾十年來難得的人工智慧研究機遇,而這是我的本行。2008年金融危機時郭台銘先生的一番話對我過去的幾年幫助很大,他講他原本打算不久就退休了,但是2008年金融危機來了,他覺得反而是一個大的機會,不能錯過,便打消了退休的念頭。

從此,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人要主動做事情,把握時機。今天,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各種產業的大機會就在眼前,我們不應該錯過。

2. 在過去的幾年裡,我給麻省理工學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著名大學做顧問,參與學術討論,逐漸恢復了和學術界比較密切的關係,因此有了一些合作的資源。

3. 通過這些年來對創業公司的投資,基本上了解了當下什麼技術比較成熟,能轉換成產品,而哪些研究是當下需要的,應該加大投入開展。

從我考慮這件事的方式,你或許發現我其實一直是在找一個能夠發揮我特長的切入點,進入新的領域。 雖然我不能確信這次我能走多遠,但是這可能是比較省力的方式。

談了我這麼多事情,或許談談世界大的環境,對大家更有參考價值。我一直認為,人最大的命運是時代決定的,那麼我們接下來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呢

其實大部分時候,我們對自己所處的時代很難準確地作出判斷,但是會用一些比較確信的信息消除對未來了解上的不確定因素,爭取比別人做得好一些。

吳軍博士對未來五年的預判

對於接下來的五年,我有這樣幾點判斷,供你參考:

1.全世界不確定的因素基本消除了, 也就是說不太會出現幾年前那麼多黑天鵝事件了。這倒不是說世界不再動蕩,而是說大家對動蕩有預期,不確定因素消除了。

從2015年底到2017年中的大約兩年的時間裡,世界上發生了很多預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巴黎的恐怖襲擊,英國脫歐,義大利修憲失敗,當然還有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並隨後退出了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等等。

人類其實對壞消息的承受力,比對不確定事情的承受力要好一些,在過去的兩年里,大家對未來感到迷茫,而現在看來,壞也壞不到哪兒去了。雖然世界依然動蕩,但我們出國小心點就好。雖然世界各地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但是生意好像還要做,等等。

在這樣比較確定的環境下,發展就是主旋律,不需要疑神疑鬼,而需要踏踏實實做事情

2.中國會穩定發展,變得更富有而且更加宜居。 我曾經講過,在過去的30年里,唱衰中國,擔心中國經濟崩潰的人最後都是輸家,被我們的時代拋棄了。今後中國還會有20年左右平穩的發展,這對大部分人來講已經足夠了

特別提醒你要注意的是, 在和平時期,世界經濟是此消彼長的,歐洲失去的機會,其實都到了中國。 而在接下來的五年,中國公司會更積極地參與全球化,這給很多人提供了更多發展空間

大家不妨想這樣一件事情,在30多年前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成百上千的小企業從中國各地如雨後春筍般發展壯大,走向全國,這帶來了多少機會。今天的情況類似,這是中國優質的企業走向世界的時候。

3.五年內中國和人工智慧相關產業 (包括大數據的應用,智能製造,智能監控) 的產值至少會和今天的互聯網相當, 這對很多人來講又都是機會。有人可能會說,我這樣估計是否會太樂觀了,因為今天的人工智慧都是泡沫。

這種擔心並非沒有道理,因為確實有無數公司,特別是三無公司(無技術、無資金、無人才)拿人工智慧說事,但是擠掉那些水分,看看乾貨,也確實不少。我們不妨看一個在感覺上市場並不是很大的應用。

在中國,僅公安部門安裝的攝像頭就有300萬個,這些設備目前只有錄像和攝像功能,今天這些攝像頭都必須換成能識別人臉,甚至能識別行為的智能攝像頭,而這件事情已經開始了。目前智能攝像頭的價格是每個一萬元左右,大家可以算一筆賬,這個很小領域的市場有多大。

而公安部門安裝的攝像頭只不過是中國民間,包括各單位、醫院、學校、生活小區等場所安裝的6000萬個攝像頭中的很小一部分,後者也都需要逐步升級。而智能攝像頭,又只不過是智能城市很小的一部分。

20多年前,中國開始了信息化,全國的城市和產業有了一次大升級,在接下來的5年里,會開始新一輪的大升級,這個市場規模大家很容易估算出來。如果你再考慮到中國公司有能力參與國際化,到世界一些國家承接工程,這個市場規模還要大。

4.五年內,你會看到街上有一些固定線路的無人駕駛汽車行駛, 而很多汽車都會增加輔助駕駛功能,和今天的特斯拉一樣。今天,如果單從技術上講,自動駕駛的水平遠比人的平均水平高。使用無人駕駛,更多的問題是在技術之外的。

去年底,Google的無人駕駛汽車(以獨立的Waymo公司運營)已經在美國正式開始商業運營了。去年12月份,深圳市已經開始測試有輔助駕駛功能的公交車了。

5.需要隨時準備著短暫的經濟危機的到來

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世界經濟已經持續發展了近10年。在歷史上,每過8-10年左右的時間,就會有一次規模不小的經濟危機出現。

我到美國21年,已經經歷了兩次大的經濟危機,2000年互聯網泡沫崩潰和2008年金融危機,比我早到美國幾年的人還多經歷了一次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經濟衰退。

對於很多美國人來講,已經對經濟危機感到習以為常,多少有點風險防範意識,危機到來時,就如同生場病一樣,調動一下身體的免疫系統,然後就扛過去了。

但是,生活在當下中國的人,因為享受到了40年持續的經濟增長,對此毫無感覺,很多人做事情時缺乏風險防範意識。比如有的人負債很多,利用槓桿投資房市和股市,就是缺乏風險防範的行為。

講預防危機,和講長期繁榮並不矛盾,只是我們在任何時候,都需要有防範風險的意識。 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Google的創始人佩奇當時在全公司的大會上問CFO,假如我們接下來一分錢的收入都沒有了,公司的現金能維持多久?CFO告訴他,能維持好幾年,這便是具有風險意識。

做到這一點,在經濟蕭條的年份,我們能生存得很好,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間,我們能比別人發展更快,時間一長,我們就拉開了和周圍人的距離。

因此,我不妨用這樣三句話概括一下今後五年的做事原則:步子要比別人邁得大一些,落腳要比別人穩一些,對前途的信心要比別人堅定一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宜信財富 的精彩文章:

谷歌,我能看出你對中國市場hin認真

TAG:宜信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