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蝸居」到「廣廈」,遼寧人的住房越來越敞亮

從「蝸居」到「廣廈」,遼寧人的住房越來越敞亮

遼報君說

過年是中國人闔家團圓的日子,而一套舒服、敞亮的房子承載著這一切。

從「蝸居」到「廣廈」,改革開放40年,遼寧人的住房條件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人喜圓安居夢。

今天,《望年·新圖景》就帶你一起走進87歲史桂珍老人的家,透過她家住房的變遷,窺見遼寧城鄉住房改善的巨大變化。

史桂珍屬猴,虛歲87歲。老伴兒去世後,她一個人住在瀋陽市瀋河區方家欄路一處大型花園小區里,房子是大女兒買的,兩室兩廳,寬敞明亮,住得很舒心。

「要說住房的變化,我最有發言權。」改革開放後,史桂珍搬了三次家,她說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越住越敞亮,越住越亮堂,越住心情越舒暢。你看我家這飯廳,挺寬敞吧,大年三十兒11口人一起吃年夜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14平方米的房子里住了七口人

史桂珍平時最喜歡在小區里散步,小區毗鄰渾河,空氣清新,「到了夏天,花都開了,我看不比中山公園、南湖公園差」,她笑著說。

「我老家在鞍山市台安縣鄉下,小時候家裡很窮,只有一間茅草房。我還記得過春節時,一家人擠在炕上,別說吃餃子了,連件像樣的棉襖都沒有。」新中國成立後,史桂珍跟丈夫崔振成一起搬到了縣城,住在一間只有4平方米的土坯房裡。1957年,崔振成調到瀋陽市郵電局(今瀋陽市郵政管理局)工作,一家人住進了位於大西菜行的「郵電大院」。

「郵電大院」由六排平房組成,住著大約60戶、300多口人。「我們全家在『郵電大院』住了10年,三女兒和四女兒都是在那兒出生的。婆婆也跟著我們一起過。14平方米的房子里,住了七口人。」史桂珍說,那時候是「進門就上炕」「吃飯沒地兒擺桌子」,一排平房的七八戶人家共用一間廁所,雖然每家有自己的小廚房,「可那廚房不透亮,黑漆漆地進去就得點燈」。

史桂珍的大女兒說,她印象最深的房子是皇姑區岐山路的一個小套間,「因為是樓房,剛搬進去的時候,我們姐妹幾個興奮極了」。那是1967年,瀋陽市郵電局蓋的宿舍樓,因為一家三代同堂,崔振成分到了有兩個卧室的套間,雖然仍是四戶人家用一個廁所,但比起「郵電大院」的房子,這個套間寬敞了許多,一家人也不用睡在一鋪大炕上了。

住房制度改革讓百姓成了受益者

上世紀80年代末,史桂珍又搬家了。

退休後,史桂珍和崔振成兩個人住在老房子里。當年還算不錯的居住條件,已經漸漸落後了。一下雨就會滲水的屋頂,遍布著黑斑;公共廁所,越來越不方便;逢年過節,孩子們回來,多兩個人進廚房做飯都轉不開身。史桂珍說,老伴兒的單位考慮實際情況,通過換房幫助他們改善了住房條件。新房子在中街附近,雖然面積和老房子差不多,但有獨立衛生間、南北陽台,廚房也敞亮多了,很適合老兩口住。

當時已經快60歲的史桂珍以為,這個房子會是她和老伴兒養老的地方,「挺知足,感覺啥都有,我覺得那已經是做夢才能住上的房子了。」史桂珍關心國家大事,但和許多普通老百姓一樣,她對經濟政策的變化不是特別了解,就是覺得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住了幾十年公家房的史桂珍,剛聽說可以個人買房的時候,感到很驚訝。「1999年,我大女兒和大女婿買了一套商品房,120多平方米,可大了!他們孝順,說讓我們老兩口也改善一下條件,勸我們搬到他們過去住的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她爸一開始捨不得走,後來禁不住勸,就同意了。」住房制度改革,讓史桂珍成了受益者。

史桂珍說:「那套兩室一廳的房子,大女兒也買了產權,讓我們安心住。說老實話,雖然是同一套房子,但是過去是公家的,每月交房租,現在是自己的,住起來的感覺確實不一樣。」這種不一樣的感覺體現在方方面面,史桂珍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心裡更踏實了,「我記得,老伴兒當時跟大女婿說,你們這代人比我們幸福,只要努力工作,多賺錢,就能買自己喜歡的房子,不僅有卧室,還有書房。我們那時候,七口人住的地方還沒有你們一個房間大。」

在大房子里安度晚年

年紀越大,越怕孤單。

2006年老伴兒過世後,史桂珍一個人搬到了現在住的大房子里。房子大了,孤單的時候也多了,她總盼著孩子們多來看看自己。「今年除夕,我讓三個女兒都來,三家人都來,一起陪我過年三十兒。」

2000年後,城市裡的花園小區越來越多,老百姓的需求從盼著有房住發展到不僅要住大房子,還要有好環境、好服務。2005年,大女兒和大女婿為老兩口買了一處新居,90多平方米,二樓,戶型方正、通透,客廳的窗戶正對著小區里的景觀,大家都覺得很滿意。遺憾的是,2006年,還沒來得及搬家,崔振成就過世了。

史桂珍是1948年入黨的老黨員,覺悟高、有擔當。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我從十幾歲開始就跟著黨走,對黨的感情很深。我親眼看著咱們國家越來越好,咱們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我們老夥伴們一起聊天的時候,沒有不知足的,因為咱們都過過苦日子,知道今天這樣的日子多麼來之不易。」

從「蝸居」到「廣廈」

過年是中國人闔家團圓的日子,而一套舒服、敞亮的房子承載著這一切。本報邀請遼寧省社會科學院低碳發展研究所所長畢德利講講這些年住房的變化。

記者:改革開放這40年來,老百姓的住房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請您簡要介紹一下這些變化。

畢德利:改革開放後,每10年城裡老百姓的住房都有不同的變化。

從1978年到1988年,我們有個關鍵詞叫作單位公有住房。那時人們住的都是單位公有住房,常常是三代人擠在一間屋裡,每個月要按面積交房租,一間房的房租大概是幾塊錢。

從1988年到1998年,住房改革的關鍵詞是「動遷」。「統一管理,統一分配,以租養房」的福利分房制度日益成為壓在政府肩上的沉重負擔。為了改變「房荒」的現狀,城市住房開始私有化,公有住房出售,老百姓可以按照房子的面積以及工齡把公房的產權買下來。

從1998年到2008年,是城市住房發展最快的10年。這10年間,房地產商逐漸品牌化,城市的進步離不開房地產的發展。隨著收入的不斷增加,更多的人有財力去購買商品房,住房條件越來越好。

從2008年到2018年,是政府抑制房價過快增長的10年。這10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抑制房價的過快增長。對於買不起房的工薪階層,政府也推出了經濟適用房作為保障性住房,確保居者有其屋。

記者:農村和城市的住房建設是否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道路?

畢德利:與城市相比,農村解決住房幾乎都靠農民自己。農民住房條件的變化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一般而言,城市近郊的農村住房條件改善較多,但在一些偏遠山村,農民的住房條件改變不大。

記者:農村住房具體有哪些方面的改善?

畢德利:首先,從土房到磚瓦房,住房的質量改善了很多。其次,農村陰暗的小房子變為敞亮的大房子,農民的住房面積變大了。第三,從居住的舒適度來看,不少家庭都用上了太陽能熱水器,改善了生活條件。現在,我們去農村調查會發現有些農村住房安裝了暖氣、衛生系統,還有利用沼氣實現了人居生活綠色循環的模式,成為學習的典型。但總體來說,與城市相比,農村住房在暖氣、燃氣、衛生等諸多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來源:遼寧日報

新媒體編輯:楊東

「寧新平」是誰?本報剛剛推出的兩篇重磅評論為啥火爆輿論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遼寧日報 的精彩文章:

春運購票再迎高峰,專家稱搶票軟體不靠譜
「國寶」的魅力:天時地利人和

TAG:遼寧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