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之戰後的魏王,為何不信蘇代「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
公元前273年,趙、魏進攻韓國華陽(鄭州南),韓國力不從心,便向秦國求救。秦軍出其不意,大破趙魏聯軍,秦軍斬首魏軍13萬人,淹死趙軍2萬人。1、陳筮智激秦相魏冉
趙、魏圍攻韓國華陽的時候,韓國就向秦國告急,秦王不救。韓國相國就拜託陳筮入秦,「事急矣,願公雖病,為一宿之行。」
陳筮見到魏冉時,卻說韓國情況不危急。魏冉生氣的說:「為什麼?」陳筮說,如果韓國真的危急了,就會改變立場投靠別的國家,所以韓國不危急。魏冉聽後,馬上改變主意,決定發兵援救韓國。
2、秦軍日行百里
秦軍採取出其不意的戰術,突然出現在華陽的戰場上,大大的出乎趙魏聯軍的意料。秦軍趁聯軍不備時發動進攻,大敗趙魏聯軍。
此戰,秦軍八日行軍800里,平均日行軍100里,確實出乎所有人意料,堪稱古代戰爭經典戰役。
3、蘇代「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
華陽之戰後,秦軍乘勝攻取了魏國的卷縣、蔡陽、長社,趙國的觀津。
魏國段乾子請割南陽地以和,蘇代曰:「魏地盡矣!夫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魏王卻說,雖然你說是對的,但是事情已經執行,不能更改了。
華陽之戰三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76年,魏王封無忌為信陵君。趙國長平之戰後尚且還能與秦、燕對抗數年。此時的魏國,不乏能人志士,卻主動割地,確實可悲!有一種價值投資認為:投資就是投人。管理層是否優秀,是一家企業重要的指標。魏王不優秀,不用賢臣,不聽蘇代,割地辱國,滅亡也正常。
※此人歷任三代秦王,於秦國他功在千秋,最後卻落得異鄉而亡
※如果晉國不分裂能統一全國嗎
TAG: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