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習之道》專註&發散,大腦使用手冊

《學習之道》專註&發散,大腦使用手冊

雯雨霏

對於學習,也許我們之前理解得都太膚淺了。我們以為我們會學習,但事實上,也許我們並不太會。因為學習是要科學用腦的,我們如果不了解大腦喜歡怎樣去接收,那怎麼去運用大腦去學習呢?這看起來顯而易見,但也許我們並沒有深刻意識到。

不了解的後果,就是做了很多無用功,並且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學習之道》,似乎就是為此而生的,科學學習的方法究竟是什麼。書中一開篇就確定地告訴我們,「我們的大腦潛力無窮,卻沒有配備使用手冊,而本書就是這樣一本使用說明。」

「每個人都能提升學習能力。」

我們需要首先對自己有信心,通過正確的方式,是可以有提升的。很多事情也許只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因為從未嘗試過,所以也不知道原來是有方法可以做到的。不過在面對新事物的時候,難免會懷疑,不過這樣一種不輕易照單全收,帶有質疑精神的態度倒是值得肯定的。

「自21世紀初以來,神經學家就已經對大腦中兩種思維網路模式間的互相切換取得了研究上的長足進步,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和更加放鬆的休息狀態。」這裡說的兩種不同的狀態,分別就是「專註模式」和「發散模式」。

仔細回想一下,大腦確實會有不同的模式進行切換。專註時,我們能夠像小朋友玩玩具那樣,全身心投入,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打擾到,這就像「手電筒發出的光,打開開關,富有穿透力的光柱就打在了你關注的目標上」,「它是利用理性、連貫、分解的途徑直接解決問題的一種模式」;發散時,會有很多點子冒出來,有時候不知怎麼靈感就會源源不斷冒出來,「鬆弛狀態讓大腦的不同區域得到相互聯絡的機會,並反饋給我們寶貴的靈感」。但不要以為,這兩種模式可以各自獨立存在,其實「專註模式生成了初步思路之後,發散模式的靈感才源源湧現」。

當了解了這一點之後,我們似乎開始對大腦更熟悉了些。因為其實回想一下,就會發現自己學習時的狀態,不會一直保持專註,因為專註有一定的時間限制,況且,我們需要放鬆的發散狀態幫助我們去調節。因為在發散狀態,就像從一個點離開升起,轉而接觸到更多的點,這些點之間似乎因為放鬆的狀態開始互相交流起來,就像頭腦風暴,進而各種靈感產生。

深入一點去想,為什麼我們人類要有這兩種思考模式?書中講到,「答案可能深藏於生物演化之中」。因為不光是人類,動物生存,就需要同時具備這兩種能力。在自然界中,獲得食物需要專註思維,而在獲得食物的同時,又需要警惕是否有敵方靠近。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任務,最好的處理方式是什麼呢?「當然是把它們區分對待。它可以讓一個大腦半球集中注意力啄取食物,另一個則集中注意力在巡視周圍環境的危險上。當兩個大腦半球傾向於分別完成各自不同類型的任務時,生存下去的機會就更大了。」於是,在這樣的生物演化中,我們具備了這樣兩種思維的能力,來幫助我們處理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

知道,然後理解,當知道最初形成的原因時,似乎更加能夠理解。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也許自身的狀態就是處於專註模式的,因為想要弄清楚到底是什麼在科學幫助大腦提高學習力,當帶著這個問題去探究時,無疑人是專註的。「只要我們有意識地處於集中狀態下,發散模式就是被屏蔽的。」而學習中的困惑總是不可避免的,當對一個問題想了又想百思不得其解時,也許適時的放鬆切換到發散模式,就是必要的。通過小睡或散步這樣簡單又能迅速讓整個身體和大腦放鬆的方式,很多問題的解決方式也許就會自己冒出來,也許這就是所謂的靈感乍現。

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跨越思維定式的方式,可以不用鑽牛角尖,可以選擇去小睡一會,或者出去散個步,可以選擇讓自己放鬆下來,因為為什麼不呢?我們的思維,容易形成定式,很多限制是自己給自己的,大腦未必就喜歡那樣子,反而如果很放鬆,大腦會更喜歡那樣的方式,因為專註需要大量的腦力支持,所以就會需要很好地休息,當大腦充滿活力時,會更有動力去解決問題,因為也能更專註。

萬事萬物,原本也許就是相互聯繫的,了解大腦更多,了解學習之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ynthia的叮噹 的精彩文章:

TAG:Cynthia的叮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