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祖母綠獨有的「蝴蝶翅效應」,到底是什麼?

祖母綠獨有的「蝴蝶翅效應」,到底是什麼?

祖母綠作為世界五大寶石之一,憑藉那一抹深邃的綠,俘獲了世人的心。而相信很多祖母綠愛好者都常聽說過「蝴蝶翅效應」這個詞,那麼它到底是什麼?和祖母綠有什麼關係呢?

別急,且聽小南慢慢說來~

「蝴蝶翅效應」(又稱「油滴效應」)一詞是用來形容產自哥倫比亞祖母綠,這種效應僅發生在哥倫比亞祖母綠上,包括姆佐、La Pita、Coscuez 和 Penas Blancas 礦區出產的祖母綠。

擁有蝴蝶翅效應的祖母綠,在西班牙語里被稱為Mariposa,即蝴蝶。由於地質原因,祖母綠生長時生長緩慢且斷斷續續,因此出現晶體層層疊疊的現象,看起來就像蝴蝶的翅膀一樣,呈現絲絨的質感,就像克什米爾藍寶石的天鵝絨效應。

擁有蝴蝶翅膀效應的祖母綠,外觀上看起來綠得更加柔軟,透而不悶,就像燈光下反射出柔和光彩的綠色絲絨,或者貼切地形容這種擁有蝴蝶翅效應的祖母綠顏色為「絲絨綠(Velvet Green)」。「蝴蝶翅效應」非常罕見,通常只在頂級祖母綠中觀察到。

「蝴蝶翅效應」最早由E.J. Gübelin在1944年冬季《寶石與寶石學》刊登的文章中提出,當時E.J. Gübelin將蝴蝶翅效應,歸因為祖母綠內部的方解石包裹體,「大量的方解石包裹體(可能是出現在礦物沉澱生長過程中)使得一些絕美而高貴的哥倫比亞祖母綠出現了輕微油滴現象」。而後John I. Koivula證實方解石包裹體可能對「蝴蝶翅效應」沒有影響。

值的一提的是有些水熱法合成祖母綠在顯微鏡下的表現有些類似「蝴蝶翅效應」,因此要十分注意。

鏡下的「蝴蝶翅效應」

水熱法合成祖母綠內部的水波紋結構

鏡下的「蝴蝶翅效應」

合成祖母綠的鏡下特徵

除了「蝴蝶翅效應」,還有一詞叫做「仿蝴蝶翅效應」,是指在某些祖母綠內部存在大範圍半透明的兩相及三相包裹體,使得祖母綠顯現「蝴蝶翅效應」假象,因此稱之為「仿蝴蝶翅效應」。

如下圖祖母綠的鏡下照片,其顯示了數百個小型氣液兩相包體,有些可能是二氧化碳氣泡,有些可能為固體晶體包體,因此影響顏色傳輸到眼睛的方式,使其有一種「絲絨般的感覺」 ,因此被稱為「仿蝴蝶翅效應」。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祖母綠內部的癒合裂隙,癒合裂隙的存在可能會弱化祖母綠的顏色使其呈現「仿蝴蝶翅效應」。

祖母綠內部大量的兩相及三相包體

同一顆祖母綠在暗域下的狀態和亮域下的「仿蝴蝶翅效應」

免責:本平台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圖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平台使用的非原創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繫,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本平台聯繫,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採取相應措施,以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等你來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石指南 的精彩文章:

Boucheron推出Hiver Impérial系列新作 靈感源於俄國的冰雪極地
Pop Collection出新作 設計風格延續大膽充滿想像力

TAG:寶石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