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家是居士修行道場

家是居士修行道場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

出家人修行有寺廟,在家修行的居士,重要的是在家修行,家就是道場。六祖大師說「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修行一樣。我們看古往今來許多大居士、大士(就是大菩薩),他們都是在家庭修行的;佛教很多菩薩瓔珞莊嚴、長發披肩,可以看出他們也是在家修行的。不管是為眾生、為自己修行,都需要先把家庭調理好,要對自己苛求,對家人不要苛求。在家庭中盡到責任義務,然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子帥以善,孰敢不善?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一人仁,一家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個風氣的形成,都是自我躬行實踐,然後蔚然成風的。

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常有許多挫折、拂逆的事,家就是我們人生休歇、補給的避風港;不論你犯什麼錯誤,在家庭中都能得到同情、包容;當我們信心動搖、意志消退的時候,家給我們適當的鼓勵,給我們再奮鬥的勇氣。但是也有很不幸的家庭,報上報導的「鑰匙兒童」,有父母養,卻沒有父母管教,有問題去問老師。還有夫妻失和、貌合神離的……,這樣的家庭無法修行,這叫冤家、魔障。為了不使家庭變成魔窟,首先就要改變自己,拿別人當鏡子,努力改變自己。有些人在家裡不是罵孩子就是教訓太太,或者出現代溝,說自己父母親太落後,這都是不正確的。當你看到了親人的缺點,自己不要去犯,而不是去管它們。

修行人最大的錯誤,就是想改變別人,總想把別人轉變得很符合他的標準,這是錯誤、是自私、是暴君思想、是阿修羅的心態,不是修道人應該有的。你要想在家庭建立道場,不是改變別人,而是先要改變自己;自己變好了,家庭自然會變好。快則半年,慢也不會超過兩年,就能見到效果。

一般人追求權勢,追求物質享受,那是偏執。其實人的最大需要,一個是真理智的寄託,一個是真情感的發揮。如果這兩樣不能滿足,再多的物質,也因慾壑難填,而不能填補生命的空虛。

假如夫妻常常吵架,晴時多雲偶陣雨,小孩半夜會做惡夢、會哭;他本來可以成為聖賢豪傑的,結果從小被摧殘得心靈破碎、人格分裂,為了適應大人,變得虛偽、說謊……,做父母的應該推脫不掉這個責任。說到「家是培育聖賢豪傑的溫床」,並非要你溺愛孩子,因為溫室里雖然可以培養出四時不謝之花,但是培養不出棟樑之材。我們應該不斷鼓勵、充實孩子的勇氣,養成孩子面對現實、不逃避現實的人格,這樣,家就是我們的道場。

常說「夫妻是緣,兒女是債」,又說「五百年才修得同船渡」。這無非都是要我們珍惜因緣,我想能夠結為夫妻是緣,不管是好緣或惡 緣,這一世遇上了,就得珍惜這份「姻」緣。再說,佛教講因果,講「欲知今世果,前生做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我們也都相信好因必得好果,惡因必感惡果。

過去生中結好緣的,今生相遇得好緣,是最好不過的事,但在享受這份善緣的同時,若能加上感恩惜緣的心,時時感恩,鼓勵對方和自己學佛一起修 行,這將會帶給自己和家人無限法喜。若不幸遇到惡緣,兩人經常惡言相向,晨昏比賽誰的「怒目金剛」凶時,也不要氣餒,俗話說「冤家宜解不宜結」,我們也應 該高興、感恩。人人都知道「欠債總是要還」的道理!躲得過今生,未來際就不一定能躲得過了!

歡喜甘願是還;怨天尤人、自艾自憐也是還。同樣是還,結果卻不同。前者有一份感恩,一份懺悔,一份甘心情願和一份勇於面對的心,在承受苦果 的同時,有一份承擔和一股了卻舊債(業)不再造惡緣的決心,有了這股覺知,在承受當中就不以為苦。這樣,橫陳其間的惡因緣,自然能消除得無影無蹤!後者就不一樣了,在不甘不願的前提之下,往往把錯全歸他人,怨天恨地,在「受」苦果的同時,非但沒消融前世所結的惡因緣,還把這世的苦果也加上去,等於被割破的 傷口,傷口就快結疤之際,又在傷處撒鹽,在傷痕處再划上一刀,這樣只有加深傷口的裂痕,使傷口惡化,無事無補。由此看來,面臨惡緣,正是我們修行,也是考驗我們的最好機緣,此正是佛教講的「逆增上緣」。

印光大師:處處可修行 家庭即是道場

勸人念佛修行,固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母祖妣,皆當勸之。倘不能於家庭委曲方便,令吾親屬,同得不思議即生了脫之益。便為捨本逐末,利疏而不計利親。其可乎哉沒。

不必另擇一所,即家庭便是道場。以父母兄弟妻子朋友親戚,盡作法眷。自行化他,口勸身率,使其同歸凈域,盡出苦輪。可謂戴發高僧,居家佛子矣。

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聖罔念而作狂,狂克念而成聖。有何難易之可論於其間哉。予謂謝友,為學莫善此際。有父母可以盡孝,有兄弟可以盡弟,有兒女可以教訓,有詩書可以取法,正合夫子居家為政之道。此時不學,真是時過難學矣。

縱令文章蓋世,官居一品,終是一窮微極妙之藝人,非適時力學之儒士也。因聞佛語,遂持長齋,可知宿因深厚。廢棄前功,意欲出家,可知道眼昏朦。如來說法,恆順眾生。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外盡人倫,內消情慮,使複本有真心,是名為佛弟子,豈在兩根頭髮上論也。況貴鄉僻居深山,知法者少。

高明者以語言不通之故,皆不至其地。仗此好心,竭力學道。孝弟修而閭里感化。齋戒立而殺盜潛消。研究凈土經論,則知出苦之要道。受持安士全書,則知淑世之良謨。以凈土法門諭親,以凈土法門教子,及諸親識。正以生死事大,深宜痛恤我後。不必另擇一所,即家庭便是道場。以父母兄弟妻子朋友親戚,盡作法眷。自行化他,口勸身率,使其同歸凈域,盡出苦輪。可謂戴發高僧,居家佛子矣。

聲明:五台山文殊道場 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南無阿彌陀佛

五台山文殊道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台山文殊道場 的精彩文章:

在這薄情的世界,願你能被深情以待!
忍氣吞聲不是真修行

TAG:五台山文殊道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