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納粹德國不入侵瑞典的原因竟然是這個,你絕對想不到!

納粹德國不入侵瑞典的原因竟然是這個,你絕對想不到!

為什麼德國決定放棄對瑞典的入侵:

1)缺乏戰略價值

德國已經控制了丹麥,挪威,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並對芬蘭,即瑞典周邊的所有國家表示「同情」。

沒有理由用寶貴的資源和人力來征服一個對德國沒有直接威脅的國家。瑞典是一個中立的國家,因此對盟國的使用有限。

它最大的價值在於盟軍和軸心國政府之間的外交官和過境通訊。瑞典與瑞士是戰爭雙方外交官可以會面和談判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

2)瑞典很難佔領

在鍛煉期間的瑞典士兵

你知道挪威是德國佔領下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嗎?成千上萬的德國軍隊駐紮在挪威,每八名挪威士兵就有一名德國士兵。現在想像一下,需要多少軍隊才能佔領瑞典?

雖然瑞典的軍隊與德國相比是小而且過時的,但瑞典的地形使其適用於游擊戰。瑞典是歐洲第四大國家,也是斯堪的納維亞最大的國家。它是歐洲人口最稀少的國家之一,其中大部分仍然是農村,道路和鐵路很少。這將導致德國人力資源的大量流失,使這些地區得到充分的巡邏和控制。

毫無疑問,德國人主要集中在佔領東部和南部沿海的主要城市和港口,而瑞典的北部和西部則是廣闊的山區和森林地區,是黨派群體對德國基地進行突襲的理想之地。

3)瑞典已經是一個間接的盟友

瑞典與芬蘭是一個與德國「共同交戰」的國家。除了共同的六百年的歷史,兩國之間有著密切的文化和政治關係。儘管瑞典在冬季戰爭期間無法派遣武裝力量援助芬蘭,但中立態度使得瑞典政府能夠向鄰國派遣援助和志願者。

大約12,000名外國志願者與芬蘭軍隊一起在冬季戰爭中服役。到目前為止,瑞典人已成為這些志願者的主體,超過8,000人在積極作戰。

瑞典志願者和芬蘭軍隊一起。請注意德國提供的標準M1935頭盔

德國的入侵將給他們在斯堪的納維亞的地位造成嚴重後果。芬蘭要麼是出於感激之情而支持瑞典,要麼是首當其衝逃離德國入侵的難民(例如猶太人)。芬蘭是蘇聯的緩衝區,所以德國不會阻礙芬蘭的戰爭努力和他們的親密盟友瑞典。

4)瑞典是一個重要的貿易夥伴

1938年,德國開採了千萬噸鐵礦石。瑞典挖掘了900萬,而德國的外國來源只能生產300萬。瑞典單獨能夠生產三倍於德國外國供應商的鐵礦石,這對德國工業至關重要。德國海軍最高統帥Erich Raeder海軍上將表示,如果沒有瑞典的鐵礦供應,他們的軍隊將永遠無法取得成功。

由於地雷位於偏遠的北部地區,德國人很難獲得,更不用說為他們辯護。瑞典軍方本可以輕易地摧毀地雷,使整個德國的入侵都沒有實際意義。

在戰爭開始時,瑞典與德國和英國簽署了一項聯合貿易協定,允許瑞典與任何國家繼續進行貿易。但是,瑞典的貨物必須通過德國和英國的封鎖。貨物運往德國的貨機也是英國潛艇的目標。丘吉爾甚至考慮用武力阻止瑞典對德國的出口。儘管盟軍同情瑞典的中立態度,但他們通常認為瑞典是伴隨納粹同情的。丘吉爾對瑞典的中立態度(在他的眼中是懦弱)的蔑視是公開的知識。

結果,瑞典和英國的貿易減少了70%。為了保持經濟活力,瑞典別無選擇,只能與其最大的工業鄰國進行貿易。其產品中有37%出口到德國。

赫爾曼·戈林與古斯塔夫五世國王和他的孫子古斯塔夫·阿道夫王子在柏林。國王的妻子巴登維多利亞和古斯塔夫的妻子西比拉公主都是德國貴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生一史 的精彩文章:

宋江武不比武松林沖,文不比吳用盧俊義,何以成為梁山老大?
大誤震驚!三國劉備並沒有三顧茅廬,而是諸葛亮自己送上門!

TAG:一生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