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泡芙小姐》口碑票房撲街是張歆藝意料之內的嗎?

《泡芙小姐》口碑票房撲街是張歆藝意料之內的嗎?

為了給自己執導的第一部電影做宣傳,張歆藝前不久登上了《吐槽大會》做嘉賓,深水君還記得龐博調侃她的一句話,「非常厲害,把自己演爛片的錢賺來支援人家好電影(紀錄片電影《二十二》)。」沒想到這句話卻一語成讖,《泡芙小姐》上映三天,票房走勢一路標低,截止到11日上午,累積票房剛滿1000萬,豆瓣評分3.7,爛片所具備的條件幾乎全都滿足了。

如果說別的爛片拍出來是為了賺錢,但深水君卻覺得張歆藝拍爛片的初衷有點可愛。從作品的選擇,到她親自操刀拍攝,從業多年的張歆藝心裡應該明白這部片子不會有太好的收益,那麼她為什麼還願意去拍呢?大概就是為了圓自己的少女心和導演夢吧。

《泡芙小姐》本是優酷出品的原創動畫系列劇,每一集都是由一個獨立的小故事構成,每集11分鐘,共104集,分為8季。坦白說這部劇的製作並不精良,大約是劇組為了節約成本,頭幾季大多採用的是動畫人物和實景結合的方式,儘管如此,這部劇在當時還是引起了很大轟動,引得不少網友熱追,原因就在於其內容和內容引發的話題十分有吸引力。這部劇的構思很像美劇《慾望都市》,每集一個和都市女性相關的話題,圍繞話題展開故事,主人公泡芙小姐會在每集的結尾處對這一話題做出自己的總結思考,也正是這些總結思考變成了網友們爭相引用的金句。

嚴格來說,《泡芙小姐》是國內第一部真正引用了美劇制播模式的系列劇,該劇拍攝、製作、播出、營銷等環節同步進行,並根據網友的反饋實時調整劇情走向,是一次突破性的成功嘗試。

這樣一部要人氣有人氣,要內容有內容的IP怎麼翻拍成了電影就如此不受待見呢?這還要從兩方面說起。

首先是電影本身和IP原著之間的改編關係尷尬。儘管電影《泡芙小姐》在宣發的時候並沒有大張旗鼓地主打IP改編這個點,但無論是電影的名字,張歆藝在影片中的髮型,還是電影極力想要塑造的童話感,知道的人一眼便能看出,這部電影是個IP梗。那麼問題就來了,劇集《泡芙小姐》並沒有一個通篇完整的故事,而是以單元劇的形式通過一個個小故事展現泡芙小姐的人物性格和對都市女性世界觀、愛情觀的思考。基於原著本身的碎片化形式,這部電影在改編的時候採用「拿來主義」顯然是行不通的。這也解釋了為何很多看過《泡芙小姐》系列劇的觀眾會對於這部改編的電影狠狠diss。因為電影和原著之間只是借用了個名字和噱頭,故事和敘事風格幾乎毫無關聯。

其次,就是張歆藝首次作為導演功力明顯欠火候。美劇《慾望都市》雖然也是單元劇的形式但其改編的電影還比較成功。其一,《慾望都市》的觀眾基礎更為紮實和廣泛,一部劇延續了很多年,多了份陪伴觀眾成長的情分;其二《慾望都市》兩部電影在改編的時候很討巧,其人物架構延續了電視劇中的原班人馬,故事也是銜接著劇集中沒有交待完的結局,比如電影中會對Mr. Big 和主人公Carrie間的愛情有所交待,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超長劇場版的番外。

而電影《泡芙小姐》的失敗之處就恰恰在於張歆藝對於故事的改編功力明顯不足。影片中既沒有延續劇集中泡芙小姐的高冷且可愛的人物性格,電影中的泡芙小姐雖然也可愛但多少有點二,另外電影也沒有對於劇集中泡芙小姐留下的一些感情遺憾進行回應和補充,更要命的是,其電影整體的剪輯方式偏偏還借鑒了劇集版段落式的布局,導致很多觀眾看得眼花繚亂、完全跟不上節奏。

儘管二姐憑藉著自己多年在娛樂圈積攢下的好人緣邀請到了一眾明星好友,包括蔣欣、張靜初、包貝爾等,這些人的突破式演技也算可圈可點,但無奈,再豪華的明星客串陣容缺少了好故事做依託也都是徒勞。這就好比,觀眾花錢去看一場演唱會,主咖唱得不咋地,但是請來的駐唱嘉賓唱了一兩首串燒還不錯,這種情況觀眾肯定不會覺得能值回票價啊。

其實,和那些打著跨界做導演、找個現成本子讓當紅小鮮肉一主演就賺錢的「前輩」們相比,張歆藝的這部電影真的是盡心了,最起碼深水君能在這部電影里感受到她那濃濃的少女心和努力想要成為導演的執著,換句話說這部電影就是態度足夠但能力差太多。

演而優則導在娛樂圈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雖然失敗(口碑失敗)的居多但也不乏徐崢、陳思成這樣的成功案例。但深水君想說的是,做演員和做導演畢竟是兩個崗位,哪怕真想轉換角色也沒有什麼不可以,但能不能這些想做導演的演員們不要試圖一步登天,或許先從副導演做起,多學多看,打好了基本功再出手也為時不晚啊。

本文來自影視深水,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新零售開啟變革 這次阿里用大數據改變行業
美食+美酒的場景消費,能否塑造鮮明的文化符號?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