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夜連雙歲,一歲年紀一歲心;五更分二年,守住時光與平安

一夜連雙歲,一歲年紀一歲心;五更分二年,守住時光與平安

除夕:一歲年紀一歲心

農曆臘月三十,俗稱「大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後一天。

這一天的晚上就是「大年夜」,又被稱為「除夕」。

除夕是舊年的尾,又與農曆正月初一,即新年的第一天,首尾相連。

清代紀曉嵐曾經在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想出了一個上聯,「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但是他苦思冥想,也沒有找到合適的下聯,直到除夕晚上,想到明天是新年,頓時有了靈感,隨口吟出了下聯,「今夜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所以古人說除夕是「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是一個人長一歲的界點(指虛歲)。

一歲年齡一歲人,一歲年紀一歲心。

人生天地間,來去隨心,去留隨意,無論你是來者,還是去者,都是匆匆過客。

古訓說:「黃金易得,韶光難留。」

誰也沒有倒轉時光、拂柳成蔭的力量,我們只能學會平靜,揮手流年,並安之若素。

人生苦短,歲月讓我們長大變老,但也成就了我們豐盈的人生。

且敬往事一杯酒,願無歲月可回頭。

佛經上說:「有心皆苦,無心乃樂。」

世上本無事,萬般此心生。

守歲:守住時光與平安

兒歌說:「大年三十熬一宿。」

守歲,就是在除夕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的一年到來的習俗,也稱「熬年」「熬百歲」。

守住時光

不同的人「守」的含義不同:上了年紀的人守歲,是「辭舊歲」,為的是守住即將過去一年中的最後時光,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一方面是對新的一年的期盼,另一方面是為了和父母長輩一起守住時光,為父母長輩延年益壽。

守歲,是對將要逝去的舊歲的留戀,也是對將要到來的新年的殷切希望!

人不可能打敗時間,但是可以合理使用時間,我們應該抓住屬於自己的時間,從而使我們的生命不至於虛度。

馮驥才說:「守歲其實是看守住屬於自己的時間與生命,表達著我們的生命情感。」

每個人的人生際遇不同,有人跑得快,卻阻礙重重,起了個大早,只趕了個晚集;有人行得慢,走走停停,卻總有機緣搭上順風車,後來居上。

所以,守住時光,關鍵的是「合乎時宜」,認清自己,順應天道,什麼時候做什麼事,都應該有個自知之明。

守住時光,人生就沒有真正的缺失,是你的,歲月終究都會補償給你,該遇見的總會遇見,該重逢的必將重逢!

守住平安

除夕,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合家團圓、盡享天倫,這體現了我們對家的情感,對平安的渴求。

過年擺供品,蘋果一大盤是少不了的,寓意就是「平平安安」。

平安是世界上最喜悅的事,團圓是一個家的平安。

人在世上的平安,不是什麼事也不發生,而是他和世界有了良好的互動。

守住平安,就是要敬畏、感恩、知命、惜福。

歲月清淺,生命無常,留在自己身邊的,永遠是最適合自己的;我不是最好的,是最好的選擇了我。

生活不會總如意,凡事不能都順心,苦而不言,喜而不語!

守護傳統

如今的我們,不得不面對「年」味越來越淡的現實:

清掃庭院有家政服務,春聯年畫有批量生產,爆竹不再放,煙花不再點,祭祖成了走過場,守歲成了搓麻將,團圓飯成了玩手機,壓歲錢成了搶紅包。

過年不再是「過年」,只是假期。

年輕人已經疏遠了傳統節日,傳統淡化,民俗凋零。

這也不能怨年輕人,如果從小沒有節日記憶,節日和他們的感情、生活希望不能聯繫在一起,他們怎麼會對傳統有感情呢?

傳統是我們的精神家園,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文化基因。

守護傳統,需要我們有真正的文化自覺,需要傳統文化體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拆掉老火車站,拆掉古村落,把600座城市按照一個模子造出來,這是文化的無知、文化的災難!

留得住綠水青山,才能系得住鄉愁。守護傳統,我們才有未來!

本文系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真正聰明的人順天時,相地利,安人和
上等人怕老婆,中等人敬老婆,下等人打老婆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