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鵬:揭秘四百年前被人遺忘的「抗日戰爭」
原標題:張海鵬:揭秘四百年前被人遺忘的「抗日戰爭」
作者:張海鵬,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兼歷史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曾任中國史學會副會長、會長。季我努學社演講嘉賓。
據日本史學家井上清教授的分期,日本古代史在新石器時代和彌生時代(金石並用時代),正當中國秦漢時期。又過了六七百年,到了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就是中國的唐朝。公元四世紀以後,日本通過朝鮮,接觸了中國文化。
日本彌生時代想像圖
井上清指出:「日本社會就是這樣恰如嬰兒追求母乳般地貪婪地吸收了朝鮮和中國的先進文明,於是從野蠻階段,不久進入了文明階段。」(引自井上清著,天津歷史研究所譯:《日本歷史》上冊,第20頁,天津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日本「倭奴」國王接受了東漢皇帝頒發的「漢委奴國王」金印。
尤其在奈良時代,日本多次派出遣唐使率領大量留學生到長安、洛陽留學,吸收了中國文化中的許多東西,從文字、儒學、佛學、法律制度、行政體制、文學、廟宇建築乃至京城設計各方面,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基礎。8世紀初日本最早的歷史書《日本書紀》就是用漢文書寫的。
「漢倭奴國王」金印
近代以前一千幾百年間,中日關係總體上是好的,日本知識界把中國看做老師。
但是到了16世紀末期,明朝萬曆年間,豐臣秀吉以武力統一了日本全國後,他的野心膨脹起來。作為日本的關白(相當於宰相),他想要征服琉球、台灣、菲律賓,還要征服朝鮮和中國,甚至提出要把北京作為日本的首都。(引自豐臣秀吉:《二十五條覺書》,引自水野明:《日本侵略中國思想的驗證》,《抗日戰爭研究》,1995年第1期)他說過,他要把日本交給他的弟弟秀長管理,他自己輔佐天皇坐鎮北京,把大唐作為天皇的直轄領土。這是日本政治家最早的擴張主義的主張和野心。
豐臣秀吉戎裝畫像
1597年,豐臣秀吉再次侵朝,次年(萬曆二十六年)明朝軍隊應邀入朝,和朝鮮軍隊一起打敗了入侵日軍,豐臣秀吉死於朝鮮,佔領朝鮮的圖謀未能成功。但豐臣的這種主張一直為德川幕府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所繼承。德川幕府時期的一些思想家都鼓吹佔領中國,提出建立「大日本帝國」。這是近代以來所謂「大日本帝國」最早的說法。
《張海鵬史學文論精選集第二卷》
編輯:南京師範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雷曉凡
※汪偽政府里群魔亂舞,這些漢奸們怎麼分配權力?
※「盧溝橋事變」前蔣介石對日本什麼態度?打完仗再求和 背後原因很無奈
TAG:軍官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