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談談貼春聯,那是淵源遠流長的幸福

談談貼春聯,那是淵源遠流長的幸福

談談貼春聯,那是淵源遠流長的幸福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每家每戶都會慶祝一番。有些民族還會搞一些活動來歡度新春佳節,比如舞龍舞獅、說書唱戲、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

在這裡,我僅說說春聯的風俗。先從春聯的起因,慢慢說起。

小編自拍於家中

一到年關,大人小孩都忙乎開了,備年貨、掃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也樂乎!貼春聯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或自己動手或請人代勞,把一年的收穫和來年的希望都寫進這小小的春聯里。各位童鞋們,說起春聯,還有一個故事呢!春聯,起源於桃符,它最早出現在周代,是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門板。據說,桃木有鎮鬼、驅邪的功能。因為世上的惡鬼都畏懼「神荼」、「鬱壘」二神,所以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 驅鬼辟邪 。後來,人們索性在桃木板上刻上兩位神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驅惡。這種桃板就稱為「桃符」。在五代十國時期,開始有人在桃符上寫字。一次,蜀國的君主孟昶在除夕之夜令學士在桃符板上寫字,因看不清學士們所寫的內容,孟昶索性自己書寫「年年約餘慶,嘉年號長春」。由此產生了中國第一副春聯 。

圖片來自網路

對聯 分上下聯,不能隨意貼。每年都有許多人貼錯。那麼怎樣貼才是正確的呢?這裡要弄清二個問題,一是分清上下聯,二是上下聯的位置。簡單介紹如下:

上聯的末尾的字應該是「仄」聲,既現代漢語的「三聲」或「四聲」。「仄」聲給人的感覺是話還沒有說完。下聯的末尾的字應該是「平」聲,既現代漢語的「一聲」或「二聲」。「平」聲給人的感覺是話已說完。如下面這幅對聯:

生意興隆通四海

財源茂盛達三江

海」是三聲,本句應做上聯(首聯),「江」是一聲,本句做下聯(末聯)。

貼對聯時,要把上句貼在右側,因為過去的書是豎排的,都是從右側讀起。

在小編的記憶中,大約在一九八八年前後的一個春節,各家各戶的大門上如雨後春筍般得貼滿了祈福迎春的對聯。感覺一剎之間,春聯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喜歡的我手舞足蹈。從小就喜歡咬文嚼字的我,就挨家挨戶跑著讀各家門上張貼的春聯,有特別優美、寓意深刻的對子,我就動筆記下來,我很喜歡這些春聯,在這些春聯中折射出中華民族的古典燦爛文化,古文講究對仗、對應,為便於學習,我還特意到新華書店買了一本《中華對聯大全》,至今珍貴收藏。

圖片來自網路

說了這麼多關於春聯的話題,真正理解春聯含義的同時,我們也感受到隨著時空境遷,春聯從內容到形式也在悄無聲息地變化,在那紅紅的紙面上的字跡流淌著滌盪人心胸的情懷與歲月感傷,那是種淵源流長的一種幸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桃 的精彩文章:

平昌冬奧會臨津閣和平之鐘穿越古歷史 青龍白虎故事再來講述
廣寒宮不寂寞,地宮上也不寂寥,祝福大地上的痴情怨女都脫單吧!

TAG:楊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