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除夕:團圓和美,吉祥如意

除夕:團圓和美,吉祥如意

歡/樂/過/除/夕

chu

xi

除夕的簡介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也是中國人非常重要的一個傳統文化節日。

chu

xi

除夕的風俗

說到除夕,其實有很多的習俗,今天我們就盤點常見的幾種,同大家一起溫習知識,品味傳統——

年夜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麵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魚這道菜不能吃完,因為在漢語中「魚」和「余」同音,有「年年有餘」的吉祥意思。華南則多有雞、燒肉、髮菜、蚝豉等,因為「髮菜蚝豉」與「發財好市」諧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飯必有魚,豐盛湯鍋。

按照老禮,除夕夜傳統的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年宴的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如果是請客,首席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則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餘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動手,大家都不能動手。

祭祖

在我國很多地方,祭祀祖先是除夕的一件大事。這一天,民眾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子孫們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農村還會在家中焚燒紙錢。

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肴,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後,人們才開始享用。

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燃爆竹

中國漢族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守歲

除夕夜守歲也是一項流傳久遠的習俗,早在西晉《風土記》中就有明確記載:「終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歲。」傳說守歲是為了防止一種獨角獸的侵害,而這種獨角獸最怕火光、紅色和聲響,所以人們就在除夕夜穿紅衣、點紅燈、貼紅紙、放煙花炮竹,焚香祈禱,徹夜不眠,也就有了「守歲」習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高燒銀燭,暢飲松醪,坐以達旦,名曰守歲,以兆延年。」

許多地方也稱除夕夜叫「吉祥夜」。在這個晚上,無論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說吉祥話,不可說晦氣話、髒話和不敬之語,否則一年都要倒霉。因此,歡歡喜喜、和和氣氣、團團圓圓,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題。

包餃子

大年三十包餃子是中國的傳統,大年三十這天一定要吃餃子,所以家家戶戶都會早起包餃子,在眾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隻帶有花生或其他果仁的,甚至一枚小小的錢幣,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

掛燈籠

大年三十的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在家門前掛上紅彤彤的燈籠,意味著益壽延年,香火不斷。

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奶奶的卧房,一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

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係的民俗活動。

貼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漢族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看春晚

全家團圓最少不了的就是收看每年一次的春節晚會,全家老小聚集在電視前收看春節晚會,這種喜樂融融的氛圍可是任何節日都難以比擬的。

年夜飯再大魚大肉,千遍一律。

也還是會坐下來好好吃。

沒聊兩句又開始嘮叨起來的爸媽,

在今晚總是分外的親切。

手機里發送來的各種祝福文字、表情、紅包,

今天也總是有耐心一個個帶著笑回復,

春晚再多槽點,

你還是忍不住和全中國的網友,

一起歡樂地吐槽,

在十年不變的「歡樂今宵」歌聲中倒數……

這些,或許都是我們的「年俗」,

而在我們的年俗里,

藏著的,

正是中國年的味道,

也是中國文化和中國傳統的味道。

給大家拜年啦!

祝您——

春節快樂

團團圓圓

和和美美

幸福安康

萬事如意

閱讀公社綜合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謝維和:學會從傳統文化中尋找精髓
當「周末運動員」 女白領滑雪手臂骨折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