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警惕|開心熱鬧的春節,不要透支了孩子的安全感

警惕|開心熱鬧的春節,不要透支了孩子的安全感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一起科學育兒




今天文章有錄音哦~





過年,免不了親戚朋友聚會,有的父母還要帶著孩子回老家。雖說這些,都是讓人開心的事,但有時我們卻容易忽視了這些變化對於孩子情緒的衝擊。變化了居住環境,打亂了原本的生活作息,見到很多很多陌生的人來表達熱情,這些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可能不是感到開心,也許會覺得撲面而來的不適應。




避免情感忽視,透支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就好比一個銀行賬戶,當他們感到愛、感到被理解時,就是在往裡面存錢。

安全感滿滿的孩子,情緒會更加穩定,會更容易配合。

一直很喜歡小D幼兒園的園長說的一句話,「孩子亂髮脾氣,其實是他們在和我們溝通自己沒得到愛或者自己某方面技能不行」。



春節走親訪友,看似父母一直陪伴著孩子。但常常行程很滿,父母容易出現顧此失彼。也許就是打亂了她的生活作息;也許就是出門時間來不及了,你強行打斷她正在玩的積木;也許就是其他親戚隨口「評論」了她一句,

常常都是這些我們認為「這麼小的孩子無所謂」的細節,卻變成了透支孩子安全感賬戶的行為,要知道孩子是最敏感細膩的。




如果這些信號我們沒有及時留意,就相當於沒有及時存錢,很容易出現賬戶赤字的狀態,孩子自然就會更加黏人,亂髮脾氣,好像換了一個人一樣。







事前說明,事後回顧



春節聽著是放假,但對很多人來說,卻是異常繁忙。走馬燈似的一個又一個親戚要見,還有很多同學朋友聚會。再忙碌,記得每天早餐時,

和孩子彙報一下今天的行程。




3歲前的孩子,每次描述最多只說三件事,並且盡量說細,

「首先,我們吃早飯,然後,我們穿衣穿鞋;最後,我們出門坐車」。這段話的本來意思是,「我們今天上午去姑姑家」。但3歲前的孩子面對變化的處理能力不會那麼強,她無法從「我現在正在吃飯,待會我想玩積木」可以直接跳到「待會和父母一起去姑姑家」,這兩者之間隔著「千山萬水」。




這個小細節特別關鍵,常常遇到很多父母很委屈,告訴我,我有提前告知啊,但是就是一出門就要在家玩耍,或者直接拒絕出門,最後都是大鬧一場收場,結果就是兩敗俱傷,父母覺得累,孩子也覺得沒被尊重。

根本原因就在於,你說的方式不對。



之後,我們可以在路上繼續進行這樣的「三件事」,告訴孩子,接下來我們要做什麼。按照這樣的方式,一點一點地給孩子預熱。




美國大部分學前班都會用這樣的小技巧,比如,首先「我們用粉筆寫字,然後我們玩橡皮泥」。





每晚找一個適合你們家庭節奏的時刻,和孩子回顧當天發生的事情。像我們家每晚給小D洗澡時,我們就會回顧。

這樣的回顧不僅在強化孩子的記憶能力,「

我們今天早上去幹嘛了啊?」;

同時也能幫助孩子梳理自己的日常,讓孩子有掌控感。



孩子最怕的就是無助感,

而對孩子來說最大的無助就是覺得「我被生活推著走」。當我們可以

提前告知,事後回顧

,我們就是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對自己生活還是有控制的,

有控制的孩子安全感會更強。








玩耍中「療愈」



春節聚會,孩子之間難免會出現一些摩擦,有時大人不經意間的一句話也會給孩子帶來影響。很多父母當場解決了,就覺得事情過去了,總是覺得,「孩子這麼小,還不懂沒關係的」。




但其實你自己想想,去年春節也許大舅舅隨口對你的評價,你都有可能記一年,有時還會左右我們的情緒。那對於心智尚未發育成熟的孩子來說,這些影響是不可低估的。而且正因為孩子還無法很好表達,我們更加無法得知這樣的影響會有多大。




除了聚會時父母要學會保護自己的孩子,

更重要的是回家後幫助孩子消化這些情緒。

兒童心理學裡有一個方法叫「玩耍療愈」,對於受過心靈創傷的孩子很有幫助。我們不用這麼專業,但可以借鑒一下這個理念,這也是我經常在家和小D做的,可以非常好地幫助她梳理負面情緒。




非常簡單,就是

利用一些玩具來進行情景再現。

孩子的記憶是視覺記憶為主,通過情景再現,

可以更好地讓孩子回想起當時的情況

。而同時,孩子都是愛玩的,玩是他們最喜歡也是最熟悉的形式。

通過玩,他們可以學會把一些負面情緒表達出來,學會真正的宣洩和放下。








舉個例子,比如聚會時,大人讓孩子們進行表演(常規逗娃節目啊),小D害羞不肯演,而表姐家的孩子落落大方地唱了一首歌。於是,所有的親戚都誇表姐家的孩子,也許自己的外公外婆還會說小D沒見過市面。這樣的情景,看上去也許不如孩子之間打人什麼的有衝擊性,但是對一個孩子心靈的衝擊其實是很大的。




這時,我回家後就可以拿出小D的兩個娃娃A和B,「你們要給我們表演節目,唱歌跳舞吧」。A娃娃馬上說,「好啊,我要表演唱歌」。 於是,A娃娃唱了一首歌,唱完大家都在鼓掌,「唱的好棒哦,真厲害」。




這時,B娃娃悄悄地躲到了媽媽的大腿後面,「B娃娃,你怎麼啦?哦,你不想表演是嗎?不表演,沒關係的,我們有權利說不」。

讓小D去抱抱B娃娃

,告訴娃娃,

「沒事的,不用擔心」

。然後我會繼續對B娃娃說,「大家喜歡你們,所以想看你們學到了什麼新本領。

但即使不表演,大家也會繼續喜歡你的」。




通過以上的例子,你可以看到,

不僅是情景再現,更加關鍵的是通過對娃娃說的話,來把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的意思傳達,

「不表演,沒關係的」;「即使不表演,大家也會繼續喜歡你」。這些才能給孩子一個「定心丸」。




以上只是一個例子,大家可以根據不同場景靈活運用。

對於表達還不是很成熟的孩子(比如像小D這樣3歲前的),

通常需要我們家長做主導,然後適當引導孩子參與。




對於3歲後的孩子,

完全可以讓她扮演一個角色,和父母進行「扮家家」,當孩子願意說出來,我們的「療愈」目的也就達到了。







保留一個特別時刻





早出晚歸的拜年活動,再忙都要記得保留一個和孩子之間的特別時刻,

這不僅是親子之間的小情趣,也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情感鏈接。

愛讀書的孩子,每天都保留一個親子讀書時間;愛玩積木的孩子,每天都抽出20分鐘,陪著孩子搭積木並推倒。




這些事,寫出來都特別小,甚至每個父母都會覺得,再忙這些時間總會有吧。但是我們常常就會高估了自己,

春節就是一個「很多緊急卻不重要的事」的放大鏡,常常讓我們忘記了那些「重要卻不緊急的事」,比如高質量陪伴。







三個小提醒,希望大家可以重視起過年時寶貝的情緒。即使再小的孩子,她都會有情緒(對於小月齡的寶寶,我們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做個簡化版)。並不是天天陪著,和孩子形影不離,孩子就能感受到愛和安全感。

最關鍵的是,我們需要「看到」孩子,看到他們的情緒,真正懂他們的需求。




春節,千萬記得不要讓孩子的安全感賬戶出現赤字哦!




推薦閱讀



點擊標題直接閱讀

 




1、安全感





  • 看不見摸不著,到底怎樣才說明孩子的安全感足夠了?



  • 孩子不會自己玩,這是缺少安全感的表現嗎?三步驟解決這個問題



  • 據說過早送孩子入托會影響安全感,那到底幾歲合適呢?




2、孩子社交




  • 我的孩子不是內向沒出息,他只是慢熱了一點而已



  • 玩具被搶,我的寶寶被「欺負」了怎麼辦?



  • 寶寶打人,你管的不對才是大問題


大J,坐標紐約,曾經知名外企經理,現全職媽媽,分享在美國學到的育兒知識,沒有理論翻譯,只有在兒醫指導下的實踐心得和運用企業帶人智慧的聰明育兒方法。暢銷書《跟美國兒科醫生學育兒》、《跟美國幼兒園老師學早教》的作者,微信公眾號:

大J小D





我已經寫了800多篇原創文章了,想看更多歷史文章,歡迎點擊下方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J小D 的精彩文章:

動手與規則學習,全球最大玩具展上的積木和桌游
逛全世界最大的玩具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大J小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