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的春節味道:花椒麻,大蒜辣,白居易先干為敬!

唐朝的春節味道:花椒麻,大蒜辣,白居易先干為敬!

筮仕無中秩,歸耕有外臣。

  人歌小歲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徑,風光動四鄰。

  願得長如此,年年物候新。

  這首《元日述懷》的作者是唐朝一位基層官吏盧照鄰,雖「仕無中秩」,然而在新春時節回到家鄉田園,看到人們歡歌笑語、飲酒度節,禁不住祝願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詩中所言「小歲酒」,學者或以為是屠蘇酒,其實不然,應為花椒酒。

  東漢崔寔《四民月令》有言:「過臘一日,謂之小歲,拜賀君親,進椒酒,從小起。後世率於正月一日,以盤進椒,飲酒則撮置酒中,號椒盤焉。」

  這句話很有意思,在唐詩中多有體現。

  過年飲花椒酒的習俗,唐時依然濃郁。比如杜甫客居長安,在族弟杜位宅中過年守歲,「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杜位宅守歲》)。

親友圍坐火爐旁,座上擺放一盤花椒,飲酒時放一點在杯中,互相賀歲,是為「進椒酒」。而這句話里的「從小起」,指的是從最年少的人開始飲,白居易就曾經感嘆,「歲酒先拈辭不得,被君推作少年人」(《歲假內命酒贈周判官、蕭協律》)。

  這次是白居易年少先飲,有一年卻是別人先「白」而飲。那是大唐元和年間的一個春節,白居易去拜訪老朋友劉禹錫,劉被貶官連州刺史,連州遠在廣東,當時算是「遠惡軍州」。劉禹錫見到老友春節來訪,欣喜若狂,寫下《元日樂天見過因舉酒為賀》:「漸入有年數,喜逢新歲來。震方天籟動,寅位帝車回。門巷掃殘雪,林園驚早梅。與君同甲子,壽酒讓先杯。」雖然在過年的時候,依然不能回鄉,但還是「喜逢新歲」,門前掃雪,恭候故人,雖是同歲,但我小了幾天,所以這杯歲酒,就讓我先干為敬啦。如此曠達,不愧「詩豪」之譽。

  然而,更多人還是因為過年不能回家感到憂傷。

  比如大曆年間的一個春節,江蘇人戴叔倫在江西出差,住在旅館裡過年,百無聊賴,在牆壁上題詩:「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除夜宿石頭驛》)

  其中「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真是道盡遊子不能回家過年之苦。

 元和年間,蘄州刺史呂元膺就遇到過這樣一件事,那也是一個除夕之夜,他在官府里過年,偶然動念,視察州牢,一個囚犯上言:「父母在,明日歲旦不得省,為恨。」呂元膺動了惻隱之心,就把他們都放回家過年了,要求年後務必返獄。吏曰「不可」,呂答曰:「吾以信待人,人豈我違?」果然囚犯如期而至。「自是群盜感愧,悉避境去。」

  這個有溫度的故事,似乎也流露了唐朝人對於普天團圓的憧憬與祝願。

  唐朝人過年,也要燃放爆竹,「新曆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女子要畫梅花妝,「梅花點額顏色新」,兒童則要換上新衣服,「兒童炫綵衣」。大年初一,還要各家各戶拜年,謂之「傳座」。

  對了,唐朝人拜年,還要帶上一份「禮物」——「春盤」。

  杜甫流落西川之時,還在追憶長安春盤的味道。「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縴手送青絲。」

  聽起來是不是很美味?

  其實口味略重。

  春盤又叫「五辛盤」,也是古已有之。晉代《風土記》中說:「元日造五辛盤,五辛所以發五臟氣,即蔥、蒜、韭菜、芸苔、胡荽是也。」就是把大蔥、大蒜、韭菜、油菜、香菜弄個拼盤,古人認為這些食材可以祛除五臟六腑的陳腐之氣。

  所以新春佳節,互相饋贈春盤,祛除一年濁氣,成為唐人新春風尚。

  大詩人白居易身居高官之後,過年時擺家宴,吃的也是尋常春盤,「弟妹妻孥小侄甥,嬌痴弄我助歡情。歲盞後推藍尾酒,春盤先勸膠牙餳。」(《歲日家宴戲示弟侄等兼呈張侍御二十八丈殷判官二十三兄》),一家人圍坐一室、其樂融融的景象,足以慰藉一年風塵。

  可惜,小小的春盤,到了宋代便開始奢靡。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記載,宋朝皇宮新年,所制春盤「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值萬錢」。

  回望大唐,不由吟誦本文開頭的那句詩:「願得長如此,年年物候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百家號「歷史有妖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講座︱鏡詩證史:解讀白居易的鏡中人生
「詩魔」白居易詩詞15首,每一首都出千古名句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