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布魯克林有棵樹

布魯克林有棵樹

作者:貝蒂 史密斯

「活著,奮鬥著,愛著我們的生活,愛著生活饋贈的一切悲歡,那就是一種實現。生活的充實常在,人人皆可獲得。」

小說始於1912年布魯克林一個寧靜的夏天,終於1918年秋天

弗蘭西的11歲到17歲

主人公諾蘭一家:愛幻想的小女孩弗蘭西,弟弟尼雷,

堅強的清潔工媽媽凱蒂,愛酗酒卻又善良的歌唱侍者爸爸約翰尼

這個家庭雖然貧窮卻過得有尊嚴

「生活並不公平,可是總能應付過去」

媽媽一直在用她的生活智慧和堅韌的性格為子女以身作則

爸爸傳遞著他性格里的浪漫與善良

這對父母教會子女愛生活,以及愛他人的能力

認清現實&保有想像力

本書開篇就觸動到我了

簡直有點可怕

弗蘭西有個愛琢磨人觀察人愛幻想愛思考的習慣

跟我是一樣的

弗蘭西在麵包店觀察老人然後任由自己的思緒一路發展下去

我一個人置身人群中的時候經常是這個套路

弗蘭西最後想到所有人都會變成老人心生恐懼才將思緒停止回到現實

她把這件事講給媽媽

媽媽這麼說:「人老了並不是多大的悲劇。除非世界上就他這麼一個老人,那樣的話,人老就是悲劇。可是他還有別的老人陪他。老年人並不是不開心。我們想要的東西,他們不想了。他們只想要暖和,想有口軟軟的東西吃,然後在一起回憶往事。所以啊,你也別傻了。我們遲早都要老,誰都逃不過。還是儘快去適應這個現實吧。

11歲就開始知道要面對現實了

不過我更早一點,哈哈

那時我不知道我們都會老,可我知道人都會死

知道現實無可奈何,有些東西儘管不可替代可失去就是失去

生活還要繼續

凱蒂的母親瑪麗也是思想上很優秀的女性

她兩有段對話我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這是很重要的

不光要認清現實,即便知道現實如此,還得保有想像美好的能力——

「孩子們得有想像力,想像力是無價的。孩子得有一個隱秘的世界,裡頭住著從來不存在的東西。她得相信,這很重要。她先得相信這些不屬於人世的東西。這樣一來,等世道艱難了,孩子們就可以回去,住到想像裡頭。我都這一把年紀了,還覺得有很必要回顧聖徒的生活,回顧過去發生的各種神跡奇事。有了這些想像,以後日子不好過,也不會鑽牛角尖困在日子裡頭。

「孩子們會長大,自己明白事理,那時候發現我撒謊了,會很失望的。」

「這就是開悟啊。自個兒開悟這不是好事嗎?首先全心相信,後來又不相信,這也是好事。這樣七情六慾變得更飽滿,更綿長,跟著一起長呢。等她長成了女人,要是有人對她不好,讓她失望,她都經歷過失望了,這樣也就不會經不起事了。教孩子的時候,別忘了苦難也是好事。苦難磨鍊人哪,讓人性格飽滿起來。

我們既要在內心裡保留一塊純真浪漫相信美好之地

又要在成長過程中增強面對現實堅強下去自我照顧的能力

心裡有了那麼一塊地方就能抵消生活中千萬次的小困苦

像是有了一處避風港

所謂「人類正是由於想像力,才活得不那麼困頓。」

只有自己經歷一些事,發現一些真相,才能領悟的更深刻,才能成長為新的自己

死亡是否存在

人如果有了想像力,死亡也就賦予了不同的含義

死亡不再是現實意義上的死了就死了,什麼都消失不見不留痕迹

文中還有個情節

約翰尼死後凱蒂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

他生前經常去光顧的酒館老闆突然出現在諾蘭一家的面前

提出要弗蘭西和尼雷到他店裡打工賺錢補貼家用

老闆的出現是因著其對約翰尼的思念

他經常聽約翰尼談起自己的家人

在他的腦海里那是充滿愛與理解的一家人

是他所想擁有的理想家人

外婆瑪麗說這就是約翰尼的靈魂顯靈幫助了他們一家

「凱蒂說約翰尼過去經常和這個酒吧老闆聊天。所有這些年的談話當中,約翰尼將他自己的點點滴滴留給這個人了。所以凱蒂求自己的男人來幫忙,約翰尼在這個人身上的點點滴滴就匯聚起來了。是這酒吧老闆靈魂里的約翰尼聽到了凱蒂的求告,特地來幫忙呢。」

這番話在愛思考的弗蘭西心中又種下了怎樣的種子呢?

"如果瑪麗外婆的話沒錯,那麼實際上人都不會死。爸爸不在了,可是他還以很多方式活著。他活在尼雷身上。尼雷長得和他一個樣。他也因為和媽媽相處很久,活在媽媽身上。他還活在他自己的媽媽身上,是他的媽媽給了他生命,而且她仍健在。或許有一天,我也會有個兒子,就和爸爸一個樣,有爸爸身上所有的優點,卻不喝酒。這個兒子會有他的兒子。實際上,死亡或許並不真正存在。"

學會理解他人

弗蘭西上學後漸漸發現民主國家的人也分三六九等

而自己正處在社會的最底層

以至於因為這個原因在學校要忍受老師的臉色

去打預防針的時候甚至受到了醫生和曾經出身貧寒的護士的羞辱

書中提到人們對待自己的貧困背景通常有兩個做法

「一個通過自身艱苦奮鬥走出了社會底層的人,通常有兩個選擇。脫離當初環境後,他可以忘本;他也可以在超出這個環境之後,永不忘記自己的出身,對殘酷拼搏中不幸落下來的人充滿同情,充滿理解。」

護士顯然忘本了

沒有人希望自己貧困,但是貧困未必一無是處

窮人應該更加理解窮人

而不是互相嘲笑挖苦

同理

有共性的人至少應該相互理解

例如敏感的人也應該理解同樣敏感的人

我是這麼理解

因為有一樣的共性

所以更容易去理解對方的行為做法

而不是覺得此人的行為表現明顯就去加以嘲諷

在這點上我應該檢討自己

書中還有個情節爸爸約翰尼和弗蘭西在街邊遇到風塵女調情

約翰尼婉拒後弗蘭西問爸爸那位女士不是不壞女人

爸爸這樣回答:「世上哪有那麼多壞人。有很多人只是運氣不好罷了。」

爸爸在別人眼裡有時是個酗酒的人

在那個年代,酗酒的人也不是好人

正如約翰尼唱的歌詞一樣

待人如己的好日子(指的是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便去怎樣對待別人)

想讓別人理解自己是因為運氣不好生活不如意首先應該如此理解他人

謊言&代價

弗蘭西為了上自己理想的學校跟爸爸一起對校長謊稱他們住在該校附近的街區並使用了假地址,為此她付出的代價是每天上學必須走過四十八個街區,吃午飯的時間只有5分鐘。

關於這次撒謊,爸爸是這樣解釋的「……做點壞事,是為了更大的好事。」「就像一個能幫人的謊言。做了這錯事,你得加倍學好才能彌補啊上學了千萬別做壞事,不要缺課,不要遲到。」

而轉到了新的學校之後,弗蘭西看到了在她生下來所接觸的世界之外的別的世界,別的世界也並非遙不可及。雖然比之前上學辛苦,但她意識到想要好事情降臨到自己身上就要有所付出才是正常的!

到了感恩節的時候

老師在教室問有沒有人要剩下的南瓜餅

弗蘭西又為了這個餅撒了一個精心編造的謊

舉手直接承認想要就等於在同學們面前放棄自尊心承認自己的貧窮

於是她撒謊說要把餅帶走送給更貧困的人並編造細節,謊越扯越大

弗蘭西痛恨自己並向老師承認撒謊

老師和顏悅色地跟她解釋了謊言和故事的區別。人們說謊是因羞愧或怯懦。而故事則是現實的提煉。只是你講故事的時候並不是按照實際情況來講,而是按照你想像中的理想來講。

「你知道,弗蘭西,或許有人會說你說的這些都是可怕的謊言,因為你說的這些不符合人們心目當中的事實。以後,遇事你跟人講的時候,要如實敘述,可是寫的時候,你可以寫成你理想中的樣子。說話說實話,寫故事靠想像。這樣,你就不會將二者混為一談了。」

在老師這樣的引導下,弗蘭西算是找到了寫作的突破口。

弗蘭西第三次撒謊

是在聖誕節那一周

為了得到一個叫瑪麗的布娃娃

她謊稱自己叫瑪麗 弗蘭西 諾蘭

為此她付出了放棄自尊的代價

撒了這個謊以後她的內心一直煎熬,得不到救贖

直到她決定要在受堅信禮的時候將瑪麗這個名字作為中間名

這之後她的內心終於好過一點

她知道撒謊應該付出代價並應該承受這代價,也會儘力去做彌補

零散的生存之道

我把剩下的零散觀點整理到這一類

結尾

用弗蘭西錢包里的詩以及她對上帝的祈禱結尾,都是我喜歡~

我衰老,也年輕

我愚蠢,也睿智

對他人我漠視,又不失關心

母性與父性,共集一身

我是孩子,也是大人

我粗俗,也有文雅

「親愛的上帝啊,」她祈禱,「讓我生命的每個小時、每一分鐘都過得充充實實吧。讓我喜,讓我憂,讓我冷,讓我暖,讓我餓……讓我飽。,衣衫襤褸也好,光鮮也好。讓我真誠也好,狡詐也好。誠實也好,說謊也好。讓人敬仰也好,罪大惡極也好。無論如何,讓我的每一分鐘都充實、蒙福。當我睡覺的時候,也讓我一直做著夢,不讓我虛度人生的每一分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OUOLIVEO 的精彩文章:

TAG:YOUOLIVE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