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深愛你,但兩句話就能讓你掉「坑裡」的人
過年回家,親人們很久不見,頭三天還可以親親熱熱、和睦相處,三天過後,各自都漸漸露出自己真實的嘴臉,親人之間也免不了針尖對麥芒。
而所有親人中,威力最大,一兩句話就能把你打回原形、直接掉到坑裡的那個人,一定是我們自己的父母。
回家第二天,我和媽媽一起吃早餐。媽媽先吃完,在一邊看我吃,看著看著,低下頭,輕嘆一聲:「哎!沒有長好!」
從我大學畢業離開家,每次回家,這都是她必說的一句話。我跟她開了句玩笑:我如今年近五十,知道自己是長相一天不如一天的啦。
緊接著,媽媽又嘆了一聲:「你現在沒有收入了吧?」那嘆息里,有著七分擔心三分埋怨,「信息量」還真大!
我突然感覺回到家的輕鬆愉快,消失了。
我辭職了,媽媽不能接受。看著衰老的母親為自己擔心著急,我的心裡,從辭職以來第一次泛起了一些愧疚。
我選擇做自己喜歡的心理諮詢,而且剛剛過去的這一個月,我工作得相當愉快。儘管一邊工作、一邊碼字,還要為自己的收入上心,完全沒有以前那份工作輕鬆穩定,但這份工作讓我體會到更多的成就感、更多的喜悅。
但這一切,抵消不了媽媽的擔憂。她生活的時代,物質匱乏,局勢動蕩。媽媽感覺生活充滿艱辛,她是一個很沒有安全感的人,我知道我無法勸慰她,讓她寬心。
媽媽的嘆息聲讓我產生了煩惱。吃完早餐,我的心,漸漸沉重起來。
1、身體的自動反應模式
在我家裡,媽媽就是那個兩句話能輕鬆讓我掉進「坑」里的人。
誰叫她是我媽呢!她是這個世界上,最最知道自己女兒情感特點的人。
而我,從內心到身體,都已經熟悉了與她的相處模式:「媽媽難過,就是我沒有做好!」這個我從小就熟悉的自我判斷,已經熟悉到不經過理性分析的程度,變成我只要接受到媽媽難過的信息,身體就直接進入「我不好」的自動愧疚反應模式中。
我小時候,她脾氣不好,經常發脾氣、打孩子。我成年之後,她不再發脾氣,改成擔心嘆氣了。相較而言,我更害怕媽媽嘆氣,她一嘆,我的身板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妥妥地蔫了。
所以,每當媽媽要為我擔心嘆氣的時候,我都會沒好氣地打斷她,不想讓她 「泄我的氣」。
早餐時,毫無防範的,我又中招了。
但這一次我有點不同,自動反應模式一開啟,我就清楚地知道自己掉到愧疚的「坑裡」,也知道自己一時半會兒還爬不出來。因為我的身體太習慣這種反應了,我得對它有耐心,陪著它,讓它慢慢明白:「媽媽難過是媽媽自己的事情」與「我不好」之間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
所以,這一次我有能力停止身體習以為常的自動反應模式,採取一個更好的回應方式:我安靜地觀察自己的身體感受,對內在的「愧疚」之情不再那麼抗拒,也不想再找其他辦法去逃避。
我對內在產生的情緒,比以前能更輕鬆地接納。
好吧,既然媽媽的嘆息聲,勾起了我的「愧疚」,那就耐心地和自己的「愧疚」待一會兒,與自己的身體感受待在一起吧。現在的我,發現自己竟然帶著幾分熱情、幾分好奇,與自己在一起。
2、怎樣才能從自動反應的「坑」里爬出來
《當下的力量》的作者艾克哈特?托利曾經說過,「如果你認為自己已經開悟了,就回家和父母住一星期看看。」
開悟的人與父母相處都還有難度,更何況我,還有著不少小性子呢。
而且,我發現這種自動反應模式在很多人身上都發生過。這其間的道理,精神分析理論也可以解釋清楚,我在父母即「世界」中分析過。
年假回家,我們一面高興與親人的團聚,一面焦慮與父母、親戚相處久了,會多生煩惱。
我們會在心裡發一萬次誓願要好好孝敬年邁的雙親,可是一聽到他們反反覆復嘮叨、抱怨,我們就會言語態度不好。事後,又諸多愧疚。
所以,每逢大假與父母、親戚相處,會成為我們的困擾。
怎樣能夠在年邁的父母身邊盡孝,又能夠保護自己,不被父母的擔憂、抱怨帶到「坑」里呢?
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有兩個觀念很重要,朋友們試試看:
(1)分清楚自己與父母的邊界
由於中國人的傳統養育方式,不注意尊重孩子的「自我」邊界,父母經常會忽視、甚至僭越孩子的邊界,造成一個現象:在中國的大家庭,親人們相互之間其實是不清楚、不知道各自的邊界,更無從談尊重他人的邊界了。
如果我們自小就沒有很清晰的邊界意識,在成人之後就很容易干涉父母、親人(也包括自己子女)的事情。
因此,一個簡單的判斷,可以幫助我們尊重到親人的感受,那就是:凡是屬於他人自己的事情,我們不要干涉、不要做主,如果他人不需要幫助,我們最好不要提供自以為是的幫助。
比如說,我老媽,她習慣在她所到之處關窗關門,她說怕風。她房間的窗戶更是從不打開,為了給她通風,我總會不聽她的阻止,給她打開窗戶,還要反覆給她講通風透氣的好處。每次回家,為這件小事都得惹她生氣。
這一次回家,我沒再跟她彆扭窗戶的事,她不願意開,就算了。一輩子都這樣習慣了,她自己舒服就行了。
那是她自己的生活,我不能擅自替她做主。每個人都有很強的自主意識,儘管她是我最親的人,因為癱瘓,需要我照顧她的生活起居,但我也不能因此僭越了她的自主權利。
凱蒂告訴我們分清楚三件事很重要:自己的事、他人的事、上帝的事。這三件事對於不熟悉上帝的我們,可以這麼解釋:自己的事自己做主,他人的事他人做主,上帝的事就是我們誰都無法左右的事,只能順其自然。
(2)覺察清楚自己的情緒
在親人之間分清邊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親人之間的生活距離近,很容易發生衝突,會產生複雜的情緒糾纏。
首先,我們得先對自己的感受、情緒,覺知清楚,才能更加理解自己,進而理解父母、親人。
還是以替我母親開窗戶的小事為例。放棄這件小事,對於兒女來說不是一件小事,我們會有很多擔心:長期不開窗,空氣不好——空氣不好,媽媽身體會不好,會感冒、會咳嗽、會引發各種來毛病…….
這樣焦慮下去,開窗戶就不是一件小事。是事關母親大人生死的大事。所以,我一回到家,就會不自覺地關注老媽的窗戶。
看清楚自己的焦慮,我才能放下開窗透氣的衝動。我知道我真正想要看到的是:媽媽的健康快樂。
可事實是:老媽關著窗戶,也過了80多年,她自己感覺挺好,我不過是庸人自擾罷了。
或許老媽因為身體虛弱的原因,就是對風很敏感,或許因為其他心理原因,她不喜歡開窗戶。
我可能不清楚老媽的感受,但我可以尊重她的決定。
與那個很容易讓你掉到「坑」里的親人相處時,我們首先要覺察到自己的自動反應模式,只有覺察到它才有可能停止自己的自動反應。其次,儘力做到,尊重彼此的邊界,覺察自己的情緒,選擇用更好的方式回應父母、親人。
這麼做很難,需要我們花時間反覆練習,可能還會遭受挫敗。
但這麼做的好處有一個,那就是:你會發現那個曾經讓你無數次掉到情緒的深坑裡的人,其實是深深地愛著你,你和他(她),深深相愛。
陪你一起覺察
與你一起出發
金玲 在這裡
等待你的到來
※鄉黨們!快來圍觀了!蘋果凍害的趣事!
※波克捕魚怎麼賺錢 賺錢技巧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