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今年春節怎麼過?老家的年才像是真的 漂泊八千里也要趕回去

今年春節怎麼過?老家的年才像是真的 漂泊八千里也要趕回去

每逢春節來臨,遊子歸心似箭,恨不能一步撲向故鄉,享受熱熱鬧鬧的喜慶、團團圓圓的天倫。但也有一部分人因為種種原因而獨自客居他鄉,在世人眼中,一個人的春節就是「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怎一個愁字了得。」其實一個人的春節依然很精彩,這絕不是「卻道天涼好個秋」的做作和矯情。

老家在冀東南的平原上。平原上的村莊,密布散落,一去二三里而已。春節乃當地農村最盛大的節日,至今依然,或者說是中國人最熱鬧的傳統節日了。農村過去叫春冬兩閑,有時間操辦。從進入臘月開始,就開始逐漸有年味兒了。

中國各地差不多。臘月廿三,小年兒,吃餃子;臘月廿四,寫大字,貼福字,寫春聯。小時候貼福字或有,貼春聯的不太多,因為會寫毛筆字兒人都不多了,特殊年代的歷史原因。臘月廿五,掃塵土;臘月廿六,燉大肉,把年前從集市上割的肉燉出來,家家飄香。

再就是趕集買點兒蔬菜、花生、瓜子、柿餅子、點心匣子,買點兒韭菜包餃子用。偶爾買兩條魚,有時是鯉魚有時是帶魚,大平原上的人,由於過去生活條件所限,對吃魚不太在行。再給大人孩子買件新衣服、鞋子。再買幾掛小鞭,買幾把大雷子,齊活兒!在過年前幾天,要蒸好乾糧,一般要夠吃到初六七以後吧。包括饅頭、上供用的棗花兒、絲糕、黃面窩窩等,要蒸好幾鍋。

大年三十,要熬肉菜。多多的稀爛肥肉,最好醬一下,山藥粉條兒、凍豆腐、豬血塊兒,熬一大鍋。放點兒臘八醋,味道好極了,雖然普通,但真的好吃得不得了。

三十晚上,要請家堂。就是把家中故去的祖宗、老人請回家一起過個團圓年。我家不大講究這個,我爸到衚衕口,甚至是大門口就給請回來了——不過我家在村邊兒。家堂,在家裡的象徵意義就是一張圖,叫家譜族兒。上面是類似天子七廟的那種神主牌位兒,不過不放神牌兒,是在一張圖上,分別用格子表明自家枝脈淵源關係的脈絡圖。如我家的最上面一個位置是寫的祖張××(為親者尊者諱),下一行是他的四個兒子,十二世長××,次××,三子××,四子××。我家只記錄我們這一脈,從十二世直到我爺爺第十八世——這上面只填故去的男性。家譜族有用紙做的,有用布做的。這個家堂掛好後,要在前面擺上兩雙筷子,擺上幾盤供品,如瓜子、花生、糖果、蛋糕之類的。還要擺兩個棗山——粘連在一起的棗花兒。再擺一個香爐——上香時也有規矩,神三鬼四,即指香的根數奇偶有別。過年吃好吃的肉菜啦餃子啦,也要給老祖宗端上一碗。

農村的信仰真是很奇特,基本反映了中國人的信仰現狀。一個家庭中,老人會迷信些。除了自家祖宗外——這是祖先崇拜了——還要供奉天地爺,在堂屋門口東側。在灶間大鍋後面的牆上,要供奉灶王爺,這個極富生活氣息的小神不得了,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啊。家裡的家長里短他都記著呢,如果說壞話或者記花帳,咱可受不了。

三十晚上,有守歲的習慣。過了十二點,就到初一了。家家戶戶開始生火煮餃子上供了。當地有個習俗,叫搶供,意思就是誰家上供早了,誰家有福。好多人就在爐子上燒開水等著,一到點兒就下餃子,上供。上供時,要給各個神位端上餃子,老人開始給各個神位點香,燒紙禱告。反正就是過年了,回家吧。保佑一家大人孩子來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順順噹噹的云云。燒完紙後,男人們便被差去放炮,孩子們也跟著湊熱鬧去了。一時間,村中各家各戶、四野鄰村炮聲隆隆。從十二點一直能放到天亮不止。

年就這樣開始過了。拜年其實真得是個很好的事兒,不在乎磕那幾個頭,即使在一個村兒里,由於各家各戶平時各忙各的,來往也不是很多,尤其是住得遠的。還有一些人如我之類,每年大概只有過年才能回家,也是見見鄉親們的意思。還有些親戚也是平時走動比較稀的,藉此由頭兒能會個面。我每年大概要磕一百多個頭吧,幾乎要跑滿村兒,家裡留個老人接待,來了拜年的人,要迎一下,準備好煙糖招待下。並告訴自家孩子,誰誰來咱家了,你們去人家家裡了沒有?老家講究個來往,人家來了,咱一定要去到,別缺了禮數。

初一一般是在本村拜年。中午時分,就各自回家吃餃子了。初二給姥姥家拜年,初三走姑家,初四去給岳父岳母拜年。原來有句話叫初五不拜母。後來引申到一般不大去拜年,也有不講究這個的。一般人家初六結束基本就拜完年了。

生活要有儀式感,這話真的不假,故鄉的春節即為儀式感極強的一個節日,自小就深深烙印在我們那兒所有人的骨子裡,哪管在外漂泊八千里,春節還是要拚命趕回去。

畢竟,老家的年才像是真的。

註:本文系僑報獨家策劃專題【今年春節怎麼過】系列之四,敬請持續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僑報網 的精彩文章:

抓非移 特朗普盯上便利店
Mac、Windows和Chrome用戶如何應對晶元漏洞危機?

TAG:美國僑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