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想你,你會耳朵癢還是打噴嚏?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當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死亡。
第二次,當你下葬,人們穿著黑衣出席你的葬禮,他們宣告你在這個社會上不復存在,你悄然離去。
第三次死亡,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於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個世界都將不再和你有關。
—— 大衛*伊格曼《生命的清單》
因為一些事錯過了電影院觀看,於是,在網播上映當晚就趁熱刷了這個電影。
大半夜看鬼片的事兒我也是經常做的,非常是我大水瓶好奇心使然的風格。
在沒有看電影前,我想大概就跟《殭屍新娘》那樣吧,骷髏的死亡世界和活人世界的碰撞,也提前刷了些微博,沒有去看劇透,心裡便嘀咕能感人到哪裡去?當初去電影院回來的朋友都說感動得不行,不是恐怖的兒童鬼片,就算不用思考地看,也會內心很觸動,非常推薦。
對皮克斯和迪斯尼印象比較深覺得很棒的電影應該是《飛屋環遊記》吧,也是溫暖到不行,也許能堅持到最後的人屈指可數,所以這股子倔強才顯得難能可貴。《飛屋環遊記》偏愛情點,《尋夢環遊記》這部就更體現親情點。愛情、親情永遠是感人的老梗了,我總在想,做個多情的人是否是好事呢,我記得曾經有個人跟我說「看似的花心多情是因為內心是深情」,雖然我很不認同,但是,漸漸發現我們都是一路人。
我是抱著會被感動的戒心開始看的,可能起點期待高了?因此一貫的幽默,笑笑而已,以至於我看了整一小時都沒有任何淚點,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淚點太高。就在一小時零八分的時候,那段grand grand grandfather回憶,瞬間淚如雨下,抽泣不已,那些話觸動到了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就像每個人都年輕過,但未必每個人都老過吧。
我也看過爸爸、姑姑伯伯和叔叔們小時候的大合照,也總是不耐煩地聽著他們講著小時候爺爺奶奶會做的事情,以前會不懂,慢慢知道了這種記得就是一種懷念。我也會想想以後對我的孫子孫女說著他們曾外公的事兒,也許曾經某一瞬間我「恨」他,但是我終究知道是因為內心我連自己都說服不了,怎麼去堅定呢。然而人生嘛,有這些經歷才算是沒有白來一遭啊。
人的成長可能真的是一下子的,身邊的人讓我發現,人在某個年齡後會變老得特別快,但那是自然規律,無法可逆,而且有些人當你見過一次後,你真的不知道下一次是否還能再見了,每當朋友跟我說XX逝世,我總是會晃神地沉默,一遍一遍地確認這種離別的感受。
年輕時候,我們要出去闖,想要去拼搏,想要愛情至上,真愛無敵,但是,現在覺得能陪在父母身邊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為了愛情而把任何人從父母身邊奪走,都是很殘忍的事情,不管曾經還是現在,我都說不出這樣的話。以前父母會說,找個本地的吧,近點,找個門當戶對的吧,處理問題也容易點,新時代崇尚自由的我們嗤之以鼻,在被生活狠狠扇了巴掌後,才長記性領悟沒有條件的婚姻脆弱得根本不需要外力就會瓦解。
以前會覺得對最親的人說「我不愛你」、「我討厭你」就是最大的傷害,因為一直認為它是「我愛你」的反義詞,直到現在我才明白,愛的反義詞應該是「遺忘」,不再被記得才是真的扎心。
我們總是信誓旦旦說不忘記,然而想起的頻率可能會越來也少,有時候忘記了很久,卻突然毫無徵兆會夢見那個曾經很熟悉的人的時候,才發現真的是很久沒有想起TA了。當你清醒時候,思維會左右判斷,思考「恨」、「原涼」、「愛」或是「失望」的情緒,讓人分不清楚內心真實該如何面對。在夢裡,卻發現再見故人,卻是那句「好久不見」,就算只是看著沒有交流,內心竟然如此安逸。醒來後雖然記得,但這些記憶並不會影響到生活,會繼續該幹什麼幹什麼。
我總覺得家人的力量是最紮實的,從小到大,每當我感覺我處理不來的局面就會本能地找爸爸,因為那種在背後的安全感,哪怕長大成家,只要父母在,便是安心。
以前我總認為父母有什麼可以不放心的呢,我們足夠成熟,甚至能力強於他們了,為什麼總擔心我們會不好呢。
當你有小孩之後,就會理解了,是真的,哪怕看到孩子好,還是會擔心是不是不足夠好,會不放心看不見的時候有沒有受委屈,是真的想使出渾身解數把最好的都給他們。
前不久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話「為什麼中年男人會感覺很累,因為每天一睜眼發現所有人都要依靠他,而他卻沒人可以依靠」,忽然讓我想到奶奶去世的時候,爸爸一個大男人說的一句話「我這輩子,再也沒有媽媽了」。
忽然發現,爸爸也是會脆弱的。
《尋夢環遊記》,一首歌的記憶彌足珍貴,就算忘了所有,也不會忘了愛你,是家人吧。
寫在情人節,我覺得親情和愛情同樣珍貴。
電影值得去看吧,算是給自己內心一個釋放。
GIF
Happy Valentine"s Day!
(圖片來自網路,文字均為原創)
TAG:CaramelMacchia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