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發者日誌04-五厘米

開發者日誌04-五厘米

首先糾正下上期的一個錯誤,上期提到了美國的MW(全稱Metal Morn)品牌,細心的讀者幫我指出了「WM」這個錯誤,在此更正一下。

本期要談的套路是上期我提到的一個派別:國外以Torqbar元祖指尖陀螺為首的「小體積、簡約風格」的這批產品,其實很能找到一些共性:50mm左右、形體簡約、產品線單一、高端材料定製等等,本期及後面幾期我來分項說一說這幾個特點。本期就先詳細說一下50mm的特點。

記得老鐵匠跟我說過一個他的產品理念,「EDC產品最適合的長度最好控制在五厘米左右」。當時聽他說這個理念的時候,我看著手上的「聖劍」指尖陀螺,沒有發現什麼不妥。老鐵匠自家設計的「輻射」、跟麥基合作的「mini騎士」、「聖騎士」、跟Niko合作的「守衛」、「噪音」都是這個理念。之前我也不明白老鐵匠為什麼要堅持「五厘米」,直到我在感恩節的時候趁著折扣購入了一款Torqbar和Rotablade(正是這個時候我才開始接觸除CKF之外的國外產品);後來陸續也買了Zerofeud mini、Full Throttle Original、Pose.blade、還有海淘在途的Venom、預售的Reaper Machine等等,這些產品都幾乎把長度控制在50mm左右。除Toqbar、Zerofeud mini都幾乎達到56mm,其餘的基本不大於50mm。這些產品到手之後我感受到老鐵匠告訴我的設計理念確實有點意思。

五厘米,在中國人的手上算是很小的陀螺設計了,更別說歐美人的手掌,但是既然歐美人做產品都選擇在這個長度範圍,自然有他們的意圖。以Rotablade為例,它的官網數據恰恰就是50mm,在手中的常規玩法,正好就是中指滿滿扣住陀螺的邊角牢牢發力;而放大到60mm及以上,陀螺就可能要用到無名指和中指一起發力了,這樣帶來的問題就是中指發力點可能不是最合適的,當然不是所有超過60mm的產品都不好發力,其實只要在設計上調整一下發力點也可以達到很好的手感,只是可能在50mm左右利用邊緣作為發力點也同時兼顧到了小巧的特色,更符合EDC便攜的特性。

那麼本期內容就到這裡,下期來說說形體簡約這個套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物宅志 的精彩文章:

TAG:博物宅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