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一炮把洪秀全骨灰轟上天 不是因為仇恨 而是一場影帝級表演
1864年7月19日,曾國藩的湘軍攻破太平天國「首都」南京(當時叫天京),湘軍「見人即殺,見屋即燒」,但是「卻沒挖出天國寶藏」——這是曾國藩兄弟給清廷的報告里說的,至於挖沒挖出來,挖出了多少,除了曾國藩兄弟,誰也不知道,到今天也是一個歷史謎案。但是太平天國最後一位重量級人物、忠王李秀成是落到曾國藩手裡了,在寫下了數萬字的「供述」後被殺。
曾國藩「上繳」給朝廷的「供狀」沒有提到「天國寶藏」,但是既然李秀成已經「竹筒倒豆子」全部供出了自己的經歷和太平天國的歷史,不可能隻字不提財政問題。而且曾國藩也沒有按照慣例將李秀成押往京城「太廟獻俘」,而是自作主張匆匆殺掉了,給人留下了「殺人滅口」的把柄。清廷言官很是興奮了一陣,準備擼起袖子彈劾掉這個暴發戶,但是曾國藩知趣地「裁撤湘軍」,慈禧等人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有再追問「天國寶藏」的下落。
言官們之所以閉嘴,是因為慈禧認為「曾國藩很忠誠」,殺掉陳秀成不是為了滅口,而是出於「義憤」,因為曾國藩這個「影帝」已經表現出了他對洪秀全的「不共戴天之仇」。
曾國藩進南京,除了挖地三尺找寶藏,還下了一道命令:「戮屍,舉烈火而焚之!」這道命令的對象是已經死去兩個月的洪秀全。於是洪秀全被從墓地挖了出來,用刀砍斧剁烈火焚燒之後,曾國藩(一說為曾國荃)還下令把洪秀全骨灰拌上火藥,裝入幾顆炮彈里,然後分批發射——這是要讓洪秀全灰飛煙滅,而且骨灰也不能湊到一塊。
洪秀全固然做了很多錯事和壞事,但是作為曾國藩十一年的老對手,還打得曾國藩兩次戰敗自殺(未遂),出於「英雄惜英雄」或者「惺惺相惜」,曾國藩似乎不該對已經死去的洪秀全這樣過分。以至於連老天爺都看不過去了,史料記載,曾國藩開棺戮屍的時候,原本晴空萬里的南京城,忽然狂風驟起,暴雨傾盆,一直下了一個小時(半個時辰)才停止。
那麼曾國藩為什麼表現得如此痛恨洪秀全呢?要說單單說仇恨似乎也解釋不通——兩軍陣前槍炮無眼,而且是站在不同陣營,殺個你死我活是雙方的本分。而以「儒將」自居的曾國藩,是懂得「戰場無私仇」的道理的。敵對雙方可以打生打死,但是一方戰敗或者投降,戰鬥結束,那甚至是可以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復盤」一下戰鬥過程,討論一下雙方勝敗原因的。
但是就連清朝人自己寫的史料,也證實曾國藩兄弟的做法實在是歇斯底里。曾國荃面對已經「投降(真假暫且不論)」的李秀成,「置刀錐於前,欲細割之……叱勇割其臂股」。甚至還親自動手,「短衣握錐,獨身走出,遍刺以錐,血流如注」。 這明顯是「嚴刑拷問」的節奏。這時候洪秀全已經死掉了,太平天國也基本滅亡了,再「拷問」李秀成,要問的事情也就只剩下一件了。
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出,曾國藩一炮把洪秀全骨灰轟上天,應該不全是為了仇恨;曾國荃凌虐李秀成,自然也不全是為了仇恨。按照慣例,勝利者都是比較「大度」的,飽讀詩書的曾國藩如此失態,原因大致應該有三個。
首先,這是為了向朝廷里那些滿清貴胄「表決心」——對反叛者我們兄弟時毫不手軟,所以我們絕對不會有「不臣之心」。因為這時候朝廷里已經有了曾國藩「擁兵自重」甚至「割地稱王」的流言,據說任江浙巡撫的左宗棠派親信給曾國藩送來一封密信:「神所憑依,將在德矣。鼎之輕重,似可問焉!」暗示可以支持曾國藩推翻腐朽的清廷。這封信的真偽暫且存疑,但是曾國藩當時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那是真的。曾家兄弟這樣對待洪秀全和李秀成等人,無疑是要表明一個態度:我已經自斷退路,絕不會跟太平軍余部合作反清。
第二個原因可能就是惱羞成怒——我們兄弟腦袋別在褲腰上,費盡千辛萬苦才打下南京城,但是實現偵查得知的數千萬兩「天國庫銀」就這麼人家安蒸發了。狗咬尿脬空歡喜一場,這憤怒是可想而知的。
至於第三個原因,那就是殺人滅口了——他們已經得到了「天國寶藏」,所有的知情人必須幹掉,特別是那個「什麼都招了」的李秀成,萬一他到京城說我們兄弟得到了多少財寶,我們可就長一千張嘴也說不清了——不管曾氏兄弟拿沒拿到財寶,在朝廷、特別是「政敵」眼裡,「李秀成說有那就一定有」。所以不管劉秀成是真投降還是假投降,都不可能活著走出南京。而為了表明曾國藩殺掉李秀成是出於「忠心義憤」,那麼必然要對洪秀全做出一些更過分的事情,於是「一炮把洪秀全轟上天」,也就順理成章了。
清朝要是有奧斯卡金像獎,那麼慈禧是欠曾國藩一座小金人的,因為曾氏兄弟這番表演,那絕對是「影帝」水準的……
※宋江為啥一心想招安?他和武松的賞金能買二十個進士八十個通判 難怪蔡京高俅要弄死他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后面還應該有一句 此三國勇將因此一生不受重用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