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00天讀與寫」∣張俊英:靜待花開——讀《孩子你慢慢來》有感

「100天讀與寫」∣張俊英:靜待花開——讀《孩子你慢慢來》有感

教師讀書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讀書,是關乎拔節、關乎成長的累積。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有大量閱讀的積澱,需要有諸多反思的提點,還需要有化筆為犁的總結提升……帶著問題去讀,展開有讀有思的雙翼,將所讀之書與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緊密結合,歸納出所讀之書的精華,建立起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連接體系,此謂讀書。

2018新年第一天,工作室正式啟動「100天讀與寫」挑戰活動,記錄有好書陪伴的日子。成長路上,我們與您同讀共享!

——工作室

靜待花開

——讀龍應台《孩子你慢慢來》有感

麻斜街中心小學 張俊英

龍應台的「人生三書」,我是倒著看的,從《目送》的人到中年,孩子單飛、父母老去的悵惘中體會中年人的徘徊;《親愛的安德烈》中體會孩子日益成長,母親為了走進孩子內心,通信與他談政治、制度、聊他喜歡的、想探討的,作為一位母親可謂用心良苦;然後看《孩子你慢慢來》,一位母親的驕傲、自豪、細膩地記錄著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讓人忍俊不禁,同時也感慨萬千。透過一本本凝聚著她在生命中不同時刻不同心態的書,一點一滴地觸碰到,她豐富細膩的內涵。

龍應台說,「我在寫《野火集》時,也在寫另一本書《孩子,你慢慢來》,這兩本書,一本像刀劍,一本像溫柔的羽毛,可是它們的核心東西是,對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的深切的愛,還是一樣的東西。

從龍應台看著孩子會說第一句話的欣喜若狂,到孩子生活的點點滴滴,許多事都讓人看了後心生溫暖、忍俊不禁,歡笑之餘也讓我檢討我自己。

一、彎下腰來,學會傾聽

龍應台帶著孩子出去認識宇宙,上幼兒園路上,風景無數,看白雲、香菇、青蛙、車.....都是母親和孩子的對話,童言稚語,無限溫馨;龍應台應付孩子的提問時,孩子的認真執著;佩服龍應台彎下腰來,認真傾聽孩子的聲音,對孩子有耐心的啟發。當我看著書,一幅幅母親與孩子相處的畫面猶如攝影機不斷地在腦海播放,我會下意識地停下來,回憶某小朋友小時候的點點滴滴,他出生的時候、學走路的時候、牙牙學語的時候,原來我們之間也有那麼多美好的回憶。一直都下意識地覺得孩子真的還小,彷彿還是記憶中那時時刻刻要擁抱著、嬌嬌嫩嫩的小嬰兒,可是一轉眼他就長大了。那些牙牙學語的時候,孩子的手指所到之處,大人口乾舌燥的講解;講故事時,他執著某一個故事,大人反覆地重複,孩子說話時一張口就是故事中語言的狂喜......才想起原來他也是這麼可愛。只是長大後對他有太多的期待,總覺得不滿意,在挑剔中迷失了自己,總是催促著他「快、快、快」,生怕他跟不上別人的節奏,忽略了路邊最迷人的風景,也失去了教育孩子的初衷是讓他快樂地成長。作為家長學會的是彎下腰來,學會傾聽,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也許是我最迫切要學的,總以為給孩子的是我儘可能給他的最好的,我要做的其實就是要反省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態,多看到孩子的好。

二、做一名開明的父母

龍應台說:「因為是第一個孩子,曾經獨佔父母的愛和整個世界而後又被迫學習分享,安安的人生態度是緊張的、易怒的、敏感的;也因為是老大,他是個成熟而有主見的人,帶領著小的。而飛飛,既然不曾嘗試過獨佔的滋味,一生下來就得和別人分享一切,他遂有個「隨你給我什麼」的好脾氣;他輕鬆、快樂,四肢發達而頭腦簡單,他沒有老大的包袱。他因此更輕易得到別人的愛,別人大量的愛又使他更輕鬆、快樂、隨意、簡單。這就是命運。「 孩子多的家庭,媽媽對幾個孩子的愛若不能平分,讓其中一方覺得不公平,感到被冷落、忽視甚至遺忘,其稚嫩的內心必然充滿了疑惑和憤怒。如果你能深入到這個孩子的表情和內心,作為媽媽,定會覺得心酸吧! 可是龍應台處理得很好,朋友來探望剛出生的飛飛,都會額外叮囑帶一份來給安安;孩子因為害怕是失去媽媽的關注時,媽媽做的是緊緊把孩子擁抱在懷裡,告訴他沒有誰能代替他在媽媽心中的地位;小小的飛飛,會護著調皮剪破弟弟衣服讓弟弟披著爛布條而被揍的哥哥安安.....林林總總,都是生活的氣息,讓人看了在會心一笑的同時,也學會思考怎麼處理孩子的情緒,關注孩子的成長,給他堅定的安慰。二胎放開後,成為極其關注的話題,廣州一教育局趁著東風詢問三年級的孩子「你對生二胎怎麼看?」,各種答案讓我們瘋狂圍觀、轉發的同時,也讓我們思考,如何處理小霸王般成長的小孩和年齡相距較大的二胎間的相處,這本書無疑給了我們很大的指引。

龍應台懷著飛飛的時候,產檢,安安要進來看,醫生徵得龍應台的同意,安安參與了媽媽產檢的過程;飛飛和安安、龍應台一起洗澡,飛飛指著媽媽的左邊乳房問:「媽媽,這是什麼?」媽媽回答:」是奶奶。「飛飛指著另一邊說:」這是爺爺。「小朋友指著自己的胸口說;」飛飛也有爺爺和奶奶, 嗯,比較小。」童言稚語,讓人忍俊不禁。保守的中國人,很少對孩子進行正面的性教育,對於孩子詢問的從哪裡來的問題,我們都會搪塞他是垃圾堆撿來的、咯吱窩出來的。迴避了問題,卻解決不了問題,這幾年有孩子頻頻遭遇不幸,甚至女大學生遇害層出不窮,這也和學校、家長這方面教育的教育不到位有很大的關係。

龍應台這個媽媽擁有獨特細膩的理解力,也有著近乎完美的執行力。在其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作為旁觀者,我驚訝地發覺,原來這對母子之間可以無話不談,許多私密的問題都被或嚴肅或活潑地提出和解決。我相信,其中必蘊含了最大程度的溝通和理解,最廣角度的親密和融合,最強力度的愛意和希冀。彼此之間一切的畫面無不暗示著這樣的心語:很愛很愛你。 做一個開明的父母不容易,做一個有辦法的開明父母更不容易。

「孩子你慢慢來」,在父母眼裡我們永遠是孩子,換言之,任何時候只要我們的父母還在,當我們不如意的時候,這樣一句由媽媽說出的輕柔的話語,會帶著恆溫的熱情伴我們走出黑暗。我們能做的就是,全力報答並自發地把這種恩澤傳至下一代。

「孩子你慢慢來」,我喜歡這個名字,因為它親切,因為它柔軟,因為它沉靜。在今天,當我們說出讓孩子慢慢來的時候,心情是複雜的,一方面,在許多成人眼中自然而然的事情,對於孩子來說,卻需要時間,我們不能焦急,更無法代勞,我們只能慢慢等待,這是生命的過程;另一方面,置身這個崇尚速度的年代,我們生怕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落在同齡人的後面,留下永久的遺憾,這是社會的法則,我們依然無法躲避, 放下我們的焦慮,在扯著孩子疾馳的路上,緩一緩腳步讓孩子看看路邊的風景,多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放下手中的事、手機,安靜守望,靜待花開,給孩子更多的陪伴、安慰,是我學著做的。

堅持是一種信仰,專註是一種態度!

歡迎分享本平台文章,轉載請保留出處

感謝您閱讀本文,請點贊支持宋廣玲教師工作室(生態語文工作室)和本文作者。祝君天天愉悅,沐浴在溫暖幸福的光景中!

編輯:張俊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玲生態語文 的精彩文章:

「100天讀與寫」∣潘丹琪:我想做孩子的好媽媽和好老師——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有感

TAG:廣玲生態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