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內心的價值:淺談攝影的核心
本期編輯:創新工作室信息組負責人:高二(1)班 黃正樂同學
我買相機到現在不足一年,嚴格來說實在不算什麼「大佬」,但是回看這一段時間,回看當初拿起相機照下的第一張照片,這幾個月的時間裡,我的技術確確實實提高了,攝影也的的確確改變了我許多。在這個數碼的時代,攝影實在是一個非常大眾的愛好,它容易到只要花一部手機的價錢買一台入門相機甚至只用一部手機,再加幾個月的練習就能拍出空間和朋友圈裡騙贊最多的圖。但是「好看」真的就是攝影最重要的核心嗎?我覺得未必,很明顯,審美可以說關係到人的生活背景,興趣愛好,以及文化背景。現在拍出來好看的照片,也許在未來就變得一文不值了。
2006年的人像攝影
非常典型的例子(並無任何貶低之意),當初優秀的「好看」的糖水片,如今並不能被許多人欣賞。
然而,不論你的選擇如何,不論時代如何變遷,也不論攝影和後期技術如何發展,照片裡面所包含的觀念和對觀眾的提問永遠會在不同時期的觀眾身上引起思考或共鳴,而每個時代的觀眾都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對其產生新的理解。速成的攝影師,缺的可能不是技術,而是審美。審美不一定是與生俱來的某種天賦,而更多是在後天形成的對「優」「劣」的一種評價系統。對某一領域了解越全面,那麼這個人對該領域的審美水平也會相應的更高。可能我們很難要求每個人都精通各個領域的創作,但是一個具有一定審美水平的攝影師,也就有了一套全面的評價體系,也會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也會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技術,該怎麼學。那麼再重複那句老話: 技術決定下限, 審美決定上限。
技術可以有限地提升照片的效果,但是審美決定了照片的高度。首先,我們需要認識自己。 不管用什麼方式創作,攝影師永遠是在講「自己的故事」,攝影和許多其他形式的藝術一樣,創作過程往往是一個自我認識和發掘的過程。嘗試著問自己「你是個什麼樣的人?」「你現階段的困難是什麼?」「你有什麼希望?」「你有什麼樣的疑惑?「你的照片想表達什麼?」「你的照片表達了這個世界的什麼?」
「你的照片想表達什麼?」「你的照片表達了這個世界的什麼?」
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可以作為你創作的基調和情緒,你也可以通過拍攝來尋找答案或提出疑問。我同樣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會嘗試將我對生活環境的態度代入作品。千萬不要拘泥於自己喜歡的那幾張照片、幾種風格,廣泛閱讀和瀏覽才能提升你對攝影的認識。思考和自我提問是最好的學習和欣賞作品的方法。
千萬不要拘泥於自己喜歡的那幾張照片、幾種風格,廣泛閱讀和瀏覽才能提升你對攝影的認識。思考和自我提問是最好的學習和欣賞作品的方法。」
也可以將類似的風格、題材以及創作手法的作品歸類比較,這樣也會有新的收穫。對上面的問題,心裡給自己一個答案就好,我也不想用我的理解來誤導大家。但是建議大家在看到其他優質作品的時候,也和自己玩一玩這個自問自答的遊戲。
我同樣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會嘗試將我對生活環境的態度代入作品。
可能一開始,你會覺得提問和回答都很困難,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練習,相信你會將這些過程變成條件反射,欣賞水平也就相應地提高了。至少,看了這麼多好照片和壞照片之後,我們的發問不再是「妹子好看與否?」「拍攝參數多少?」「後期怎麼調色?」這樣的問題了。而是想找出一張照片背後的價值與內涵。
當你的積累足夠多的時候,你就逐漸能夠將經常拍攝的題材或者內容賦予意義。正是這樣的作品才能直擊心靈,生命力也更強。人物好看與否,畫面明亮與否等等這些流行元素對它來說並不重要,潮流也無法動搖它的價值。這個價值不僅僅是照片的,也是攝影師的價值。在我看來,其實就是在觀察故事的過程中,通過預測,去尋找故事的爆發點,用一定表現手法去記錄下來。
攝影與寫作同樣是一門創作,莫言說:「我就是個講故事的人」,「用照片講些故事」也是每位攝影師最核心的價值。能否在自己的照片之中講好自己的故事,是每一位攝影人水平高低的差異。在練習的過程中必定是枯燥的,就如同作家寫作一般,但願每位追夢人都可以堅持到底,找到並傳達出自己的價值。
在我看來,其實就是在觀察故事的過程中,通過預測,去尋找故事的爆發點,用一定表現手法去記錄下來。
黃正樂同學部分攝影作品: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