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農業國的工業化之路

農業國的工業化之路

對一個農業大國來說,依靠什麼來進行工業化呢?如何處理農業與工業之間的互動關係?這些問題在理論尚不完備、社會力量渙散的情形下,註定是一個摸索的過程。1945年張培剛完成博士論文《農業與工業化》(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力求從理論上探求農業國工業化的可能性。回顧新中國的經濟發展史,從發展經濟學理論到中國的實踐,本書對我們理解中國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方式。本文將在此基礎上進行「農業與工業動態演進性的分析」。

資本、土地、勞動、制度、創新、技術......這些都構成了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為了更好的進行普遍性研究,暫時假定「社會制度是給定的」,或者指出「對社會制度不予考慮」,將目光轉向諸核心要素:資本、土地、勞動。何為工業化?為何發生以及如何發生?工業化對於農業意味著什麼呢?農業與工業之間的互動是怎樣進行的?這些都值得在理論上進行探究。

為了滿足工業化進展,食糧、原料、勞動力構成了其基本的來源。幾千年以來的中國,戶籍制度限定了人口流動,職業的流動極少,因而糧食增長是人口自然增長的函數[1]。為了提供更多的糧食供給滿足人口增長的需求,「粗放耕作(更多的土地)、集約耕作(在同一土地上,投下更多的勞動)[2]、自外輸入(區域間的貿易)」,此三者是最常見的方式。但對農業產量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技術。事實上,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核心動力也來源於農業技術的提高,勞動工具的優化。不僅僅反映在人口增長的需求上,技術在決定經濟活動的區位及其消費方式上有著關鍵性影響。「任何國家,在產業革命發生以前,食糧是工業、商業及其他各種經濟活動確定區位的主要因素」。以前人口的聚集以及經濟活動主要以糧食為主,「蘇湖熟,天下足」這句話便證明農業糧食生產的區位性和重要性。工業化之後,「糧食資源也仍然很重要,只是由於技術變化及其所引起的經濟重新定向,使得其他資源佔據支配地位而掩蓋了糧食資源在定位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已。」原料,在工業化過程中佔據了更重要的地位,「要得到一個生產過程的各個連續階段,促使任何生產階段的區位,要不就定於原料的來源地,要不就定於消費點(市場),而不會定於任何中間地點」。在這個過程中,技術變化使工業重定區位,不再是依據糧食。在古代中國,糧食品種隨著中外貿易的深入而有所擴大,人們在外來糧食作物上的技術有了新的突破。糧食消費品種及其結構有了大的轉變,為人口增長提供了重要的多元化保證。

勞動力,作為聯結農業與工業之間的關鍵要素,其數量、規模、遷移直接影響到了工業發展的成本、價格甚至產業的興衰。在農業國在進行工業化的過程中,農業勞動人口——農民——進行轉移並為工業進行了長期勞動供給。這一點在上世紀80年代以來農業勞動力湧入城市進行城鎮化建設中可以觀察得到。龐大的勞動力群體,低廉的勞動力價格,較為自由的人口遷徙,巨大的工業市場需求......這些都是中國近四十年經濟發展奇蹟的必要條件。這種勞動力的遷徙有多種:基於地區性移動,產業之間的移動、季節性移動等等。這些移動的原因有多種,關鍵在於遷入地是否達到一種「適當人口量」。所謂「適當人口量就是當其他因素(包括土地、生產技術、資本及組織)的數量一定時,能生產「最多產品」的人口量」。一旦勞動力過剩,勞動報酬降低,則會導致勞動力再次遷徙。再比如季節性農忙時期,年輕勞動力會暫時回家進行農忙,結束後再返回,這便是季節性移動。食糧、原料、勞動力作為重要的因素,隨著工業化的不斷深入,使得這些要素的價值已經不同於以往的農業社會。資本技術的深層次利用,改變他們之間原有的內在聯繫,生成一種新的符合工業化的形態。

那麼我們可以由此總結出工業化的特徵來重新定義:「工業化(Industrialization)可以被定義為一些列基要生產函數連續發生變化的過程。」「基要的」生產函數變化能引起並決定其他生產函數的變化。這個過程也可以說是「擴大利用」資本和「加深利用」資本利用的過程。那這個過程又是如何進行的呢?

自英國工業革命以來,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進行了同樣的變革。在總結這些國家的發展經驗上,為後發國家的經濟發展產業革命提供了借鑒素材。作者在本書中解釋工業化的過程,用了四種基本經驗:

1.人口——數量、組成及地理分布

2.資源或物力——種類、數量及地理分布

3.社會制度——人的和物的生產要素所有權分配

4.生產技術——著重於發明的應用,至於科學、教育及社會組織的種種情況,則未包括在目前的討論範圍內

5.企業創新管理才能——改變生產函數或應用新的生產函數,也就是改變生產要素的組合或應用新的生產要素組合。

這五種因素,前兩者屬於限制因素,後三者屬於發動因素。由於社會制度是給定的,暫不做討論。

(張培剛)

在上述的討論中,我們細緻的討論中說明,工業化以前,糧食資源是決定人口定居方式及經濟活動區位的主要限制因素,工業化以後,煤等資源代替了糧食的重要性。一方面是擁有豐富的資源,另一方面是對有利資源的組合消解了糧食地位。但龐大的中國人口要想在有限的資源中提高人均生活水平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地大物博終究抵不上龐大的人口總量,人均佔有極低。工業化的進展加速了資源的利用,與此同時工業化初期「人口的增加一定較平常迅速」在此限制基礎上,要想加速工業化進程,加速資本的利用,就必須考慮在生產技術和企業創新管理才能有更多發揮的餘地。「很明顯追求最大利潤的動機與追求最大滿足的動機相連結,就形成合理的「經濟人」,並且構成經濟理論中一條最基本的假設。但是企業創建精神更為廣泛,因為在「為利潤而經營企業以外」,它還包括最重要的「為企業本身的發展而經營企業」的精神或志願」。有了這種企業家精神,在競爭中刺激生產技術的不斷提升,各種發明將明顯有助於節省勞動,提高效率。[3]。技術與企業家精神互相影響。

有了上述工業化發展的要素,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工業化是如何開始以及完成的速度如何。將工業化開始的類型分為兩種,一種為政府發動的革命性的,一種為個人發動的演進性的。這兩種比較鮮明的案例分別是蘇聯和英國。在《農業與工業化》中,作者的研究主要現定於第二種,及強調生產技術和企業家精神在演進性的工業化過程中扮演者怎樣的作用。在工業化過程中,通過資本品與消費品生產的關係,來說明工業化的三個進程

1.消費品佔優勢

2.資本品工業的相對增加

3.消費品工業與資本品工業平衡,而有資本品工業漸佔優越地位的趨勢

在這樣的分類中,雖然是限定於演進性工業化過程,但隨著工業化的深入,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也是工業化發展的關鍵要素。我還是以中國為例,新中國的經濟發展的70年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前30年,一個是改革開放四十年。在前三十年時期,以政府為主導的工業化首先側重於重工業,與傳統資本主義國家始於紡織業等消費品行業不一樣,政府通過行政命令手段降低工業成本,通過犧牲農業來進行工業化資本原始積累。這種制度安排使得工業化速度提高,技術成本降低,能夠在短短几十年建立起一個完備的工業化體系。當改革開放之後,隨著市場交易的擴大,消費品需求與日俱增。投資,消費和出口在整個經濟體系中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加深資本利用的基礎上,增加消費品的生產,擴大利用資本的範圍,同時放開國際間的貿易,是的工業化發展的速率大大提升。「如果外資能得到有效的投放和利用,而無損於本國的政治獨立和國內經濟前途,則其利用實屬得策,將能大大提高工業化的速度。」在資本品和消費品生產的關係上,可以窺得工業化發展的進展過程及其速度,也為我們理解經濟發展的內在邏輯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方向。

討論了農業和工業化各自的特點,更深一步討論:工業化對農業意味著什麼。最直接的在於生產方式上。在傳統的農作方式上,面朝黃土背朝天,完全依靠人力畜力和簡單的工具進行農業耕作,除了在水利灌溉、勞動工具等基礎上做一些調整,並未實質性觸動生產方式的變革。而工業化的實質性變化在於:「以工業有相當程度的發展為前提條件,使得現代的農業得以繼續運行,歸根結底就必須依賴工業的各個部門提供機器、肥料、動力、儲藏設備及運輸工具」。農業不再是一個居於主要地位的經濟部門,它被納入到了整個工業經濟體系中,作為工業化分工鏈條上的一個環節。生產技術的革新不僅改變了農業在整個經濟活動中的地位,也改變了農業內部土地、資本和勞動的內在關係。而這個過程就在於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的資本化。農業資本化的變革在於成本構成的變動。「農場與工業經營單位的區別,不僅在於農場必須將生產結構紮根於土地之上,而且還要將生產組織圍繞著家庭勞動的供應情況來進行。」提高資本相對於土地和勞動的要素比例,與農業機械化相輔相成,構成了工業化之後農業變革的基本方向。

農業機械化如何才能產生呢?「一般說來,機器應用程度的變化,與農產品價格及勞動力價格的變化,是同一方向的,而與及其本身的價格變化,則是相反方向。」機器與人力勞動之間的替代關係是相互促進的。要想讓機器應用推廣,農業勞動力稀少且成本高昂,這一過程對於美國和中國是完全不同的境況。美國是地廣人稀,且人口流動性大,第三產業佔比遠遠大於第一產業;而中國是地少人多,土地碎片化嚴重,人們長期被困在土地上,人口流動性也是隨著經濟的發展開始逐漸擴大。因而要想具備「兩個最重要的必要條件,才可以將機器引入農業,那就是:農產品的價格要保持較高,勞動力要稀少昂貴」,那顯然對比中就能看出孰優孰劣。對於價格,由於涉及到相關的政治經濟制度問題,由市場決定還是政府定價,雖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但能夠理解的是:政府的指導定價比市場自由交易定價來的更為的複雜,也會直接影響到農業機械化的運用。農業機械化的運用,提高每畝的生產力和單位勞動力的生產力,要求對農業用地規模化的經營,土地需要集中合併,同時也提高了農業運輸、儲藏的能力。這些農業機械化的條件提高了農業傳統生產力,更重要的是,它將改變農業在整個經濟運行過程中的生產關係。直到今天,中國在實現農業規模化經營,機械化生產上還有待提高。

那農業在整個經濟運行過程中的生產關係是怎樣被改變的呢?這種生產關係意指所謂農業與其他經濟活動諸部門的相對重要性。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不斷深入,農業在整個經濟活動中所佔的比重逐漸降低,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在於:恩格爾法則與基本心理法則。「恩格爾法」則是說當家庭支出增加時,其中用於糧食的比例將降低。「基本心理法則」是說通常和平均而言,人們當收入增加時,有增加其消費的趨向,不過消費增加不如收入增加之甚。除了收入,農業從業人口也在急劇下降。農業人口轉移至其他工業部門。這些變動只能是相對於工業而言的降低,在絕對數上,由於機械化,運輸能力的提升,農業生產還是在不斷的處於擴張中。

在本文的分析中,只是涉及到了整個工業化的主幹,對於更多細節部分仍是我們探究的對象。農民在整個工業化市場經濟的鏈條中,作為買者和賣者都不是價格的決定者,確實價格的承受者,這種不平等的市場地位深受工業化的影響;勞動力從農業轉向工業,勞動力價格決定了勞動者的收入,農民在這場工業化中能夠收穫到什麼呢?收入的提高,家庭生活結構發生變化,可是如果有一天當農民在城市中被機器代替之時,他們的出路又在何方呢?工業化帶來的後果並不能僅僅局限於經濟發展這個單一性指標中進行衡量,這個社會的變革即使很抽象,卻也在每個具體的勞動力生存狀態上展現出來。

在本文中值得說明的是,作者基於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工業化的歷史考察上,以其作為案例來進行工業化理論與實踐的分析,以此提出普遍的抽象的理論來指導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是具有極高的實際價值。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分析新中國經濟史的過程中,我們欽佩與該書理論預測的精準度,在很多方面歷史的演進與該理論是具有高度重合的,同時也明晰,在假定的給定社會制度中,又對經濟史提出來新的分析要求。正是作者強調的演進性的動態分析,使得超出本書的範疇之外有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值得探究。工業化所走過的每一步,都將會超出我們的想像。

注釋:

[1]《農業與工業化》中將此作為一種假設,假設沒有發生人口轉移

[2]黃宗智在《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中指出,該種方式是以犧牲邊際效益來提高產量。在人民公社時期,在土地既定的情況下,單位面積的土地上婦女作為勞動力以此來獲取相對應的工分。產量上有所增長,但勞動的邊際效益降低,導致「有增長無發展」。

[3]「在本書中,關於生產技術的變化及其對工業和農業的影響的討論,將集中於節省勞動的發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稷下會飲 的精彩文章:

探索另一種路徑—讀《寂靜的春天》

TAG:稷下會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