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釣魚台的故事

釣魚台的故事

劉家坪鄉李家崗村民小組境內的酉水河段,有一個名叫廟東潭的地方。此處因河道沿山拐了個灣,湍急的河水流入一段百餘米的潭中,水流隨即變得很深,顏色也成了碧綠。在河潭的中段,有一處凸起的巨大岩石,像一扇石門一樣從河沿直伸河中。岩石的頂部略高於河床,中段的斜坡有幾處平面比較規正,適合於人們閑坐遊玩。

據傳,80餘年前,賀龍在率領紅二軍團進駐劉家坪鄉,把指揮部設在了龍堰峪之後,一有空閑,就曾在這廟東潭的岩石上來釣過魚。

當地人都知道,廟東潭的魚多,這是因為,這一片潭水很深很平穩,這片水域往上六十餘里通往酉水源頭雙泉水庫,往下二十餘里通往桑植縣城與澧水會合。沿途酉水的水質都優良乾淨,兩岸的河床以往沒有污染,河中天然生長著各種各樣的野生魚類,著名的娃娃魚也很多。而廟東潭一帶,又以鯉魚、鯽魚、額骨魚、桂魚、甲魚等最為常見。賀龍平時喜愛吃魚,釣魚,到劉家坪修整期間,他就常常利用空隙時間到廟東潭來釣魚。

賀龍釣魚時,常穿一身便衣,一個人單獨坐在岩石上垂釣,神情很專註。他的釣竿是一根山竹做的,長約七八尺,不長也不短。釣竿上裝著引線盒。引線很長。魚餌是臨時挖的蚯蚓。魚鉤不大,但很尖利。引線帶著釣餌拋向水面後,他的眼睛就直看著河面,一動也不動。他釣魚時,不喜歡別人來打攪。他的警衛也是便衣打扮,並在附近護衛著,一般人根本覺察不出。

在廟東潭釣魚,賀龍收穫很多,有時一天能釣十多條,而且每條魚都足有半斤重以上,有的重大十多斤。賀龍不喜歡釣小魚,而喜歡釣大魚。為了釣大魚,他會仔細查看水面,仔細上足餌料,仔細等待機會。當大魚咬鉤之後,他會耐心的與其周旋,直到磨盡大魚的體力、精力,以致最後再無力反抗而奄奄一息時,才從容收桿,把大魚釣上岸來。

在劉家坪修整期間,賀龍在廟東潭釣魚的事,一直被當地人傳為美談。賀龍離開劉家坪後,在長征路上,也時常釣過魚。他釣的這些魚,不僅為改善部隊伙食營養出了一份力,更為幫助一些老弱病殘傷員恢復體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賀龍會釣魚,還把釣大魚的技巧用到了殺敵的戰場上。劉家坪的一位老人幽默地說,自從兩把菜刀起義拖隊伍之後,賀龍率部打仗制勝的一條路子,就是會不斷地釣大魚。他開始是北伐,釣軍閥的大魚;南昌起義之後,是釣老蔣的大魚;抗戰期間,是釣倭寇的大魚;解放戰爭時期,再釣老蔣的大魚。賀龍一生,在戰場都能化險為夷,勝仗打得很多,這多虧了他釣魚技術的高超運用。這位老人說的話,我覺得有點意思,在此特記之。

雙溪橋的紅色郵局

在我小時候的印象里,雙溪橋是一個有很長河街的集市小鎮。這小鎮上住的人多,每逢趕集的日子,四面八方的人都會來此聚集交易,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行,那個熱鬧自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雙溪橋河街的中心地段,曾有一處木屋建築橫跨街道兩邊,為來往的行人避風遮雨。而背河臨街的一方木屋,有一組半人高的長方形櫃檯很引人注目。這處櫃檯即是老紅軍鍾典三創辦的地下交通聯絡點——郵政代辦所。櫃檯的斜對面街上,另有一處臨街兩間門面的木屋,那即是我外公外婆的家。我外婆姓陳,是瑞塔鋪鄉潮水河人。外公姓鍾,與鍾典三是同族叔伯兄弟。我小時候去外婆家,常聽老人念叨與鍾典三的交往經歷,說是鍾典三曾答允我外婆,要帶我姐姐去北京上學讀書的,但後來鍾典三自己出了事,我姐就沒能去京城了。可惜,那時我對這個沒見過面的親族名人並不感興趣。現據百度提供的劉家坪鄉王林濤的資料介紹,我才了解到,大約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鍾典三就跟隨賀龍革命,一直從事地下聯絡工作。最初,鍾典三在官地坪與谷志大、谷躍武等人以開『大祥庄』雜貨店為掩護,幫助紅軍籌集物資,保護紅軍家屬和傷兵員。那時得到官地坪團防谷岸橋的保護。後來,鍾典三在雙溪橋鐘相臣家又設立了郵政代辦所。繼續做地下交通聯絡工作,為紅軍傳送信件。經他動員,鍾氏親族中未成年孩子鍾義灼、鍾以江、鍾以德等當過秘密小交通員。其中鍾義灼為紅軍和游擊隊當通信員達10年之久。紅軍長征後,鍾典三留在地方,以郵政代辦所為掩護,千方百計保護紅軍家屬,並幫助一些養好傷的紅軍歸了隊。

1936年,鍾典三親自將一批紅軍家屬安全送到陝西富平縣,出色完成了黨交給的任務,隨後,在賀龍領導下,他即投入抗日戰爭,並先後在紅軍後勤部門工作,出任過在延安設立的南昌公司經理。對保證八路軍的後勤供給和地方機關、商業部門的資金聯合及當時邊區的經濟發展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1946年,鍾典三調任一二師獨立四旅供給部部長,11月,獨四旅與三五九旅會師呂梁地區,組成晉綏軍區二縱隊,他任呂梁軍區貿易公司副經理。

1949年2月,根據中央軍委統一全軍編製及部隊番號的命令,晉綏軍區二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獨四旅改稱第四師,鍾典三任師後勤部長,不久,升任軍後勤部副部長,為二軍解放隴東,擊退胡宗南、馬步芳、馬鴻逵反撲和大軍挺進大西北以及西北野戰軍南下西南、進新疆積極籌備糧草,做出了重要貢獻。是年冬,鍾典三調任西北軍區駐北京辦事處主任。

1952年,鍾典三回家鄉探親,因給死去的老人做道場,竟被人告發立場有問題而受到隔離審查。1956年,他從部隊轉業到地方,出任中國科學院房產處處長,1984年4月離休。1986年,組織上為他平反,恢複名譽,並享受到副軍級待遇。1993年4月25日,享年89歲的鐘典三在北京病逝。

縱觀鍾典三的一生,其功勛是卓著的,由此他榮獲過八一獎章、二級解放勳章和三級獨立自由勳章。同時,我們也可看出,鍾典三的一生又是曲折的,他在晚年受到委屈打擊,但是他沒有因此而消極生活,仍是坦然面對命運的考驗。至今,在他的家鄉雙溪橋,人們談到他創辦的紅色郵政所,都還在懷念他為革命做出的不朽貢獻。(李康學作品選,原載《張家界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不是他越愛越少 而是你越要越多
《如果是兩條平行線,那麼儘早分手吧》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