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樓夢》調包計猜想

《紅樓夢》調包計猜想

《紅樓夢》調包計猜想

高鶚續《紅樓夢》第九十六回說的是「 瞞消息鳳姐設奇謀 泄機關顰兒迷本性」。是說為實現寶釵嫁寶玉之目的,王熙鳳出了一計,這就是著名的「調包計」。「調包計」是續紅樓的一大關節, 相比而言算得上是續書中很精彩的一筆。但「調包計」有還是沒有?有的話誰主調包、又調誰的包應該更為合理呢?

如按前八十回的線索仔細捋下來,這樣的調包計應該不可能發生,有四點可以說明:一是有悖鳳姐風格,二是有違賈母心意,三是不符寶釵為人,四是不合整部文風。

有悖鳳姐風格。王熙鳳雖然做過多樁壞事,身負三條半人命,還有一個未能殺成的張華,但她行事頗注枝末細節,盡可周全。此計說是「瞞消息」,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到頭來誰也瞞不了,倒像是三個女人在那裡掩耳盜鈴,是一場相當拙劣的表演。以王熙鳳素常的潑辣精明,不至於如此低能。比如邢夫人幫賈赦說娶鴛鴦,這事可謂相當棘手,事關賈母的生活起居,鴛鴦的婚姻態度,自己公婆的生活選擇等等。但待邢夫人推到她這兒,她卻前前後後處理得滴水不漏,輕鬆玩弄邢夫人於股掌之上,把自己脫了個乾淨。這一段寫得很有趣,讀這一段,對王熙鳳是個什麼樣的人,怎麼處理事可以說一清二楚。反正於她無益的她決不會沾在身上,而又會讓人覺得她盡了力,無可指責。從現在的「調包計」看,被瞞的定然不高興,娶過來的也未必全領情,尤其寶玉更是神崩心碎。而王熙鳳不過是仰仗姑母王夫人代領行政事,將來支撐賈府的是寶玉,執政的則是寶二奶奶。正如她的丫頭豐兒所說,「將來還是要回到那邊去的」。她與賈璉跟公婆關係本就一般,這邊如再得罪,以後的日子該怎麼過?她不會不給自己留後路。小廝興兒識得很明白,「或有好事,她就不等別人去說,她先抓尖兒。或有不好的事,或她自己錯了,她就一縮頭,推到別人身上去,她還在旁邊撥火兒。」也就是說,這麼大的事,如不是賈母、王夫人、薛姨媽這三人董事會一致決定,她斷然不敢出這餿點子。問題是,這三人意見真的一致嗎?

有違賈母心意。王夫人不喜黛玉,這是定了的。將寶釵嫁寶玉,薛姨媽也定然沒有意見。問題出在賈母這兒,賈母也真是這麼想嗎?

賈母一生榮華富貴,極喜熱鬧,看似沉溺無為,其實對大事從不糊塗。寶黛之情她看在眼裡,心知肚明。先是說「不是冤家不聚頭」,又以給寶釵過15歲生日的形式對寶釵出閣施加壓力,又在王夫人、薛姨媽、王熙鳳急於促二寶婚成的情況下,藉助清虛觀打醮亮明觀點,「這孩子命里不該早娶,等再大一點兒再定吧……不管她根基富貴,只要模樣配得上就好」。這些話想來都很有針對性。賈母到大觀園裡曾有過一番巡視,在寶釵處看到把繡房整得跟冰窖一樣,十分不閱,甚至椒煩感。特別是薛寶琴到後,熱心尋問有人家沒有,故意以琴壓釵。以此等等,說明賈母作過權衡,但未把寶釵作為首要人選。

不符寶釵為人。薛寶釵雖然「隨分從時」,大度平和,但並不代表她生性軟弱,一如迎春一般。相反,其內心極有心計,非常要強。第三十回寶玉失言說「怪不得他們拿姐姐比楊妃,原也富態些」,就為這句玩笑話,寶釵勃然大怒,冷笑了兩聲說:「我倒像楊妃,只是沒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楊國忠的!」並趁便厲聲罵了一個小丫頭出氣。那時候女孩子成婚算是一生中最大的事情了,婚禮辦得差一點點可能都是一生的遺憾,如今面對調包一聲不吭嫁過去,頂著別人的名頭,且不說以後怎麼面對大大小小親戚奴婢,單從其性格上講,心裡未必舒服,甚或欣然接受。

不合整部文風。從前八十回手筆看,所有情節皆出乎自然,平凡之事亦可細膩委婉、一波三折,像此等大事,寫來更是波瀾起伏,撼人心魄,不會太過牽強附會,生硬追求人為的戲劇衝突效果。賈府是一個「鐘鳴鼎食」的大家族,雖然其日常運轉掌控在幾個女眷手裡,但其行事理道卻並不失大概。在賈珠早亡,寶二爺實際已是賈大爺、賈府又面臨風摧雨驟的情形下,不太可能把一場嚴肅的婚禮,當作兒戲。黛玉雖有咳癆之症,嬌喘之態,多愁善感,整日里以淚洗面,感嘆「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刀劍嚴相逼」,但也不至於在二寶大婚之夜玉殞香消。

我於是有一些猜想。我以為,如果調包計果真成立,決不是賈母、王夫人、王熙鳳三人密謀,以釵換黛,瞞騙寶玉。而是在探春遠嫁,賈母或因身體原因漸失掌控力的情況下,王夫人、薛姨媽見有機可乘,便想瞞過賈母。上報時名曰娶黛,私底下實則娶釵。要這麼做,最合適的出面人便是王熙鳳。姐妹倆如很果決,王熙鳳可能也不得不執行。可以設想,待大禮過後,賈母欲見新人時,怎麼辦?王熙鳳便只能強黛玉以新娘之身相見。而黛玉來到賈母面前,只能一言不發,淚如雨下。黛玉心酸無比,心事卻無處可訴,賈母卻只當外孫女孝順,心疼自己的病體。那麼,黛玉自賈母處回時,一路肯定悵然,無顏再生,行至凹晶館處停歇,面對一面湖水,頓生去意。這也正應了中秋夜在此與湘雲的聯句: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由此,捅漏了調包計的也不會是傻大姐,本來調包計由她捅漏就講不通,而是她無心無肺四處轉悠,首先發現了黛玉之亡。由此,黛玉去得突然,便也不是黛玉焚稿斷痴情,而是隨後寶玉收拾黛玉遺物時,焚稿祭奠,痴憶昔情。

寶玉祭晴雯的《芙蓉女兒誄》,大家基本一致的意見應是祭黛玉的,因斷於八十回,作者便將此提前了。那麼,如此理順後,將《芙蓉女兒誄》移至寶玉焚稿祭奠之時,卻也正好。

您還可以繼續關注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虛構茶館 的精彩文章:

TAG:虛構茶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