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耕讀傳家走正道

耕讀傳家走正道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萬丈高樓始於基,家風是個人和家族成長的地基。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潤物無聲地影響孩子的心靈。在這個關於愛的特別日子,我們將陸續推出「家風」系列文章,與您一起共話家風故事,共享美與愛的溫度。

第一篇,與您分享Mr.Bright的家族家風故事。

全文共2700字,閱讀約需5分鐘。

1

西方民族以個人為本位,東方民族以宗族為本位。宗族作為中國社會的重要組織形式,就其有利的一端說,不僅凝聚著血緣親情,提供著互助共利,建構著心靈歸屬,行使著教化功能,還傳承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我出生於鄉野之中,是中國西南烏蒙山裡普通宗族人家的後代。正是宗族的教化,不斷激發我民族意識的覺醒,給予我奮發拼搏的力量,促使我完成了對人生價值從個體到集體的認同,對中華文明從血脈到文脈的皈依。

我的祖先是清朝推行「改土歸流」結束後,嘉慶年從江西吉安府泰和縣到雲貴一界開辦銀廠的商人。後來他用銀兩向當地彝族土司楊官寨購得土地十餘處,供子孫耕讀繁衍,最終形成今天數百家人的宗族。所購之地即為今日的梁家坪子,或稱梁家村。在官寨祖地還有族人為防蠻夷匪盜,在山頂構築的營盤兩座,據傳最早家中有四十八口人也未分家。土地後來不斷分給子孫,到我爺爺這一代小時候還是吃租子長大。新中國成立後隨社會而起伏,到如今各興百家之業。

這是我們家有歷代祖墳、碑文、族田、遺迹和族老口述可以相互印證的基本族史。

彝良縣梁氏宗親境內分布圖及清明祭祖大會

2

我的家族雖然地處西南,但傳承的仍是中華耕讀傳家的儒家思想。那種修身齊家、光大門庭、賓士天下、永世流芳的期許,從祖宗的名諱就不難看出。且將我前六世祖先名諱恭列如下:尚才公(遠祖)、發倫公(太祖)、榮鳳公(烈祖)、登傑公(天祖)、永忠公(高祖)、宗齊公(曾祖),其姓名背後體現的是祖先對道德理想的自覺和人生價值的追求。

我曾祖父宗齊公自名「治洲」,樂善好施,善於交際,早年在族中頗有聲望。我族字派中有「武陣玉將相,方能治國州」一句,即為他召集族人擬定的。但他後來開大煙館、吸鴉片煙、取軍閥遺孀做小老婆,以致兒子反叛離家、家境敗落不堪、解放後經受改造的人生經歷頗似一場幻劇。他的兒子,也就是我的爺爺,曾經寫過一部自傳體小說《江濤淚痕》記述那段家史,作為對子孫的警示,可惜此書最終沒有拿去出版,而是在曾祖母墓前焚毀了,各中內情不足為外人道。

我追憶此一段往事時,常覺得這種家族的興衰恰如近代中國的興衰,我一家的興衰亦是一個民族興衰的縮影。

1940年曾祖父寄給弟弟的照片

3

我的家族自1975年開始正式成立族委會管理宗族事務。族委會的功能主要是祭祀祖先、修繕祖墳、修譜收族、幫扶困難、興學助學、調解糾紛和教化族人。

祭祀祖先是一個宗族最神聖的事情,族裡的規矩是每年小祭,五年大祭。小祭由各家自行安排,大祭則聚眾百人,敲鑼打鼓、殺豬上供、宣讀祭文、跪拜磕頭、族老訓示和族委講話,頗具一番教化功能。

修繕祖墳是敬祖尊宗的具體表現,我族單在梁坪官寨老祖墳地就有上了年頭的大包墳數十座,至今保護完好。我曾和父親到雲貴邊界上去實地拜謁九世祖尚才公的墓地,可謂:四向拱而地脈隆,八山迎而風水盛;日月凝而山光紫,蘭芷香而德行厚。

修譜收族是族委會的基本職責,族中最早的譜書歷經滄桑早已遺毀,後來流傳的譜書是族老在1990年憑記憶重寫的孤本,最新的則是族委會2010年重修,並實現了全市境內的家族統一。

如今幫扶困難之事年年減少,興學助學之事年年增加,調解糾紛之事幾近於無,實為家族興旺的景象,則不詳舉。

1990年族老憑記憶重寫的老譜書

2010年拍攝的祖墳地部分墓地掠影

4

一個宗族的家風族規,常常集中地體現著這個宗族的精神氣質。

族裡現行的祖訓、家風和族規系1995年的家族祭祖大會公布。據聞,當時社會治安和風氣一度很差,多數族人對「家族團結,有難幫襯」,「整頓字輩,整頓家風」的願望益增。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族委會委託我的爺爺著手新族譜字輩、族規、家風的撰寫工作,最終在原譜的基礎上修訂「祖遺家訓」,擬出「六十字派」、「家風八條」和「族規六戒」,經族委會審議通過,徵求族眾意見後,方在清明祭祖大會上宣布講解推行,得到全體族人贊同。

中國人講究天地同心,家國一體,家是縮小的國,國即放大的家,擬定家風族規正是中華文化自然浸潤積澱的結果。

1996年新春族委會成員合影

2017年新春爺爺、爸爸和我的祖孫三代合影

5

到今天23年過去了,對比某些爭強鬥狠的家族,我族中從無仗勢欺人之舉,也無偷雞摸狗之輩,哪怕是窮的響叮噹,也都是本本分分的農民,想來和宗族的教化有莫大關係,特別是族規六戒就像負面行為清單,爭鋒相對於社會流弊。

我曾隨父親到族親家中走訪,時常聽小朋友能夠背誦字派,有的家庭還懸掛有家風族規,甚至寫了敬在神龕旁,可見其在族眾中的流行和貫徹的程度,全族皆以擁立家風族規為榮。

因此,這樣的家風族規不僅是一種門面擺設,更是一種行為的規範和道德的引領。在我看來其中有一個內在相互支撐的邏輯體系,即是:家訓乃是祖宗遺命,教人正品格;家風乃是正面引導,引人走正道;族規乃是反面警示,勸人斷邪路。

2010年參加祭祖大會的爺爺

1989年奶奶積勞成疾逝世2周年,爺爺作長聯緬懷

6

總的說來,我的家族雖然地處西南蠻荒之地,但仍傳承延續儒家耕讀的傳統,恰似沙漠中的一股清泉,雖未足以成綠洲,卻也滋養著世代子孫,努力去做一個生活自強、道德自律、人格自醒和文化自覺的中國人。

歷代祖宗流傳下來的家族故事和不同時期的生命歷程,都集中體現了我族以耕讀來固守祖業、以德行來積蓄蔭功、以團結來抵抗野蠻、以堅韌來超越苦難、以奮鬥來創造未來的精神傳統和家族品格,也展現了我族不斷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

通過對家族歷史的回顧,不僅讓我深切緬懷了族人的事迹和精神,深入思考了個體、家族在國家、社會發展中的角色與位置,而且對於探索宗族制度對於今日中國社會發展和傳統文化發揚也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7

附文

《彝良梁氏祖遺家訓》

(據原譜載,推測成文不晚於清朝)

勤儉為上,要重倫常;

孝順父母,和睦村鄉;

謙遜忍讓,仁義溫良;

謹守祖業,根本莫忘;

敬老憐貧,尊重族長;

循規蹈矩,正大堂皇;

善立先志,萬古流芳;

禮義廉恥,不得荒唐;

修陰培德,後代榮昌;

耕讀抱定,誰不讚揚;

教訓祠孫,傳家妙方。

《彝良梁氏祖遺家訓》

(1995年清明祭祖大會修訂宣布)

忠厚傳家,要重綱常;耕讀務本,奮志芸窗;

謹守祖業,勤儉為上;孝敬父母,和睦村鄉;

撫育兒孫,源遠流長;尊老憐貧,仁義善良;

修陰培德,福壽綿長;夫妻兄弟,互謙互讓;

盡忠報國,品德高尚;謹遵祖訓,世代榮昌。

《彝良梁氏家風八條》

(1995年清明祭祖大會宣布)

熱愛祖國,遵守法令;

品行端正,道德文明。

孝敬父母,撫育子孫;

尊老愛幼,和睦鄉鄰。

家族團結,有難幫襯;

求知學藝,勤奮務本。

行業千種,誠信致富;

開拓創新,各展才能。

《彝良梁氏族規六戒》

(1995年清明祭祖大會宣布)

一戒閒遊浪蕩;二戒聚眾賭博;

三戒仗勢欺人;四戒動武爭鬥;

五戒酗酒鬧事;六戒偷竊拐騙。

註:犯六戒者,輕則家族調解教育,重則本族交由政府處理。

謝謝你讀到這裡,我們也期待你的分享

圖文:Mr.Brigh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CNU學工在線 的精彩文章:

TAG:ECNU學工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