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顧炎武為何值得我們記述

顧炎武為何值得我們記述

清初三大儒,黃宗羲、王夫之和顧炎武,可能顧炎武名氣最大。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雖不是顧炎武最早提出,但確實是顧炎武將這句話的內涵外延發散至無窮,讓一代一代的國人有所感觸。

那麼顧炎武,為何值得我們記述呢?除了明亡後顧炎武一度反清,最重要的還是顧炎武的思想。

他反對理學,主張「經世致用」,反對脫離實際的空談,注重廣求證據,開清朝樸學風氣。顧炎武的這些思想有兩個影響,一個是乾嘉學派的形成,一個是嘉道年間經世致用風氣的盛行。乾嘉學派,主要是考據,作用影響不小,至少通過考據提出了不少新的發現。而嘉道經世致用,影響到魏源、龔自珍和林則徐,推動了最早一批開眼看世界的人。

他提出」博學於文」、「行已有恥」的古訓,他還特別重視廉恥,認為「士而不先言恥,則為無本之人」。這一點,其實是顧炎武對當時部分知識分子的不滿,提出的作為「士」,應當有廉恥觀念。

在政治上,他提出「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要求君主分權而治。說實在話,這是中國古代史上,難得一見的提出要限制君權的思想,體現出顧炎武樸素的民權觀念。而這一點,正是顧炎武在清初三大儒中獨樹一幟的理由。

今日是顧炎武的忌日,這位從江蘇崑山走出的大學者,理應有我們更多的祭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隨心談史 的精彩文章:

南雄之屠:尚可喜、耿繼茂所為
劉裕是怎麼代晉立南朝宋的?買通宦官勒死前帝

TAG:隨心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