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過去的一年,你的認知升級了么?

過去的一年,你的認知升級了么?

馬上就要到農曆新年了,相信各位小夥伴們有的已經準備啟程返回家鄉,有的還『情願或不情願』地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有的則可能興奮地準備開始趁這個假期帶著家人外出旅遊。在此,先提前恭祝大家新年快樂,祝各位小夥伴及家人身體健康,度過一個快樂且充實的假期。

過去的一年,是我們一起相聚、結伴同行的一年。我相信,但凡加入聖思園的各位朋友,過去的一年皆是成長的一年,是技術提升的一年,更是認知升級的一年。

我們在過去的時光中,談了很多關於技術、關於生活、關於工作、關於學習的話題,這次我們來談談關於『認知升級』這個話題。

實際上,『認知升級』相對來說是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它與掌握一門技術相比不是那麼容易看到。因為技術的進步和成長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到成效的。比如說,你之前不會Netty或是對Netty不是那麼了解,通過學習和實踐掌握了Netty的方方面面,那這其中的進步就是非常明顯的,也是很容易看到成效的。

與技術上的成長相比,『認知升級』則屬於更加抽象,且更具方法論的一個話題了。那麼,到底什麼是認知呢?

我個人認為,所謂認知指的是你對這個世界,對身邊環境,對於生活、學習與工作的認識以及所採取的行事方法。

如果說切實掌握了一項技術屬於『硬技能』的話,那麼『認知升級』則屬於軟技能這個領域。不過,這裡千萬不要認為只有『硬技能』才是我們需要掌握的;相反,『軟技能』的重要性有時還會超越『硬技能』,為什麼這麼說呢?

根據我的經歷,諸如『認知』這樣的軟技能是我們能夠切實掌握『硬技能』的一個重要前提和方法論保證。具體來說,我們在學習任何一項新技術時,每個人所採取的方式與方法都是不盡相同的,你有你的方法,他有他的方法,而我顯然也有我的方法。不過,無論中間採取了何種方法,我們的目標是不是都是一樣,或是幾乎是一樣的呢?那我們的目標是什麼呢?顯然,我們的目標是紮實地掌握所學習的這項技術或是這個框架,並且對於一些重要技術與框架來說,掌握的越深入、越紮實越好。

既然大家的目標是一樣的,即我們所要追求的最終結果幾乎是無差別的,那麼這中間的過程就會對結果起到很大的影響,有的影響是正向的,有的影響則是負向的。

從我們準備學習一門技術開始,一直到最終徹底掌握它,這中間會經歷很多的過程,也會出現很多反覆。因此,如何更好地確保中間過程的效率與效果就會對最終的結果產生極大的影響。

可以將掌握一門技術的過程分為如下幾個步驟:

1. 覺得這門技術挺有用,準備學習。

2. 搜集學習資料,看官方文檔、購買相關圖書、看相關視頻。

3. 不停地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網上不停地搜索解決方案。

4. 繼續看官方文檔、繼續看書、繼續看視頻。

5. 依然會遇到各種問題,心情比較煩躁地搜索關於問題的解決方案。

6. 初步掌握了這項技術。

7. 一段時間沒有使用或是沒有再看這項技術,開始產生遺忘。

8. 又經過一段時間,發現之前學習的這項技術很多都已經記不清楚了,甚至當時非常清晰的一些細節已經完全回憶不起來了。

9. 重新開始學習這門技術。

10. 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算是比較深入地掌握了這項技術。

11. 又有一段時間沒有再碰這項技術。

12. 當有一天翻看這項技術時,發現又有太多、太多的細節已經完全想不起來了。

13. 感到非常的沮喪。

14. 感到更加的沮喪。

15. 重複上述的步驟9。

是不是上面的這15個步驟感到似曾相識呢?

原因在於什麼?

根本原因在於,你將太多的精力放在了非核心上面,而對真正的核心之處卻從來沒有深入思考過。

經常有人諮詢我,為什麼我學起一些技術會比較快,而且很比較深入,並且還能將自己的積累很系統的講出來。但是換作自己,哪怕將一門技術紮實掌握都很難做到呢?其實,這個問題並非個案,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這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嚴重到會成為制約你更好前進的一個巨大障礙。

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每個人都上了十多年學,但是很多人甚至連最為重要的學習方法都沒有掌握。這裡面一方面有學校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則是作為個體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對於我來說,在上大學時收穫的最重要兩個方面並非掌握了什麼專業知識,而是我在大三時明白了下面兩點:

1. 我知道自己熱愛的專業是什麼:我不喜歡自己當時所在的專業,我更加喜歡計算機專業,因此確定了跨校跨專業考研的目標。

2. 我掌握了適合自己的較為高效的自學方式:這一點在後來的時光中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幫助,讓我能夠走得更加從容不迫。

回到上面的話題,為什麼我們在學習一項技術時總是容易遺忘,哪怕當時印象極其深刻的內容,以為自己永遠也不會忘記的內容過一陣還是會遺忘呢?

答案就是『無輸出』。

是的,道理就是如此簡單。

無論你的學習手段是什麼,是看官方文檔,看書,看文章,還是看視頻,這些都是『輸入』。是別人的東西灌輸到你的腦海中,但它不是你的。

如何將別人的東西最終變成自己的呢?答案只有一個:輸出。即,通過自己的不斷輸入,在腦海中經過一系列的加工,最終變成自己的輸出。即下面這3個過程:

1. 輸入

2. 加工

3. 輸出。

很多很多人在學習時,第1個步驟做得都還可以;第2步則因人而異了,有些人會思考,有些人則全盤接受,更可悲的是將網上看來的東西就當作真理一般對待。至於第3步,只有很少很少人才會做。因為,這個步驟是最耗費時間與精力的一個步驟。而且,第3步在你學習的當下你會認為是一個毫無存在必要的步驟,因為你當時自我感覺已經將待學習的這項技術理解的很透徹了。然而,成敗就在一念之間。

對於沒有輸出的學習,其最終的效果就如同我上面所列出的15個步驟那般。

為什麼總有人說,一項技術只有在項目中實際用過了才能真正掌握,其實這裡面暗暗隱含著『輸出』這個環節。在項目中實際用過顯然就是一種輸出方式。但在項目中使用過僅僅是『輸出』的一種方式而已,它並非全部,請勿一葉障目,不見樹林。

在項目中使用本質上就是一種『輸出』方式,它會令你產生一種錯覺:一項技術只有在項目中使用過了才能算真正掌握。

當下的技術領域如此之多,一個項目充其量只會使用其中很少的一些技術集合。按照上面的理論,難道項目中用不上的技術就不用學了么?答案不言自明。

其實,在項目中使用會令你加深對一項技術的理解與認識這個觀點只不過是對於一種方法論的具體解讀而已。

『輸出』的形態其實有很多種:

1. 在項目中使用

2. 形成記錄(記錄到印象筆記或是有道雲筆記上),發表到博客、微信公眾號等媒體上

3. 給別人講

這裡面我只列出了自己所鍾愛的3種方式,其他方式也有很多。

因此,你覺得在項目中使用才算掌握一門技術,在我眼裡看來,可謂是『認知』尚未升級,因為你並未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在項目中使用可以讓我們比較好地學會到應用,但是對於技術的深層次掌握是需要額外下功夫的,這通常都是對自己有著較高要求的人才會做的事情。

給別人講是一種我特別推崇的學習方式。通過這個過程,你會發現自己在技術理解上的諸多問題,同時會不斷加深對技術細節的把控;可以這麼說,將上面3種『輸出』方式有機結合起來,會令你真正掌握學習的方法論,也會令你在學習之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踏實

可以舉一個例子,目前聖思園正在發布『深入理解JVM』課程。實際上,除了本職工作就是與JVM打交道之外,絕大多數人的日常工作並非天天都會接觸到JVM,那為何還要學習呢?因為它重要啊!

既然無法做到天天與JVM打交道,那該如何學習JVM呢?顯然,既然確保在項目中直接使用,那我們就完全可以用其餘2種方法:形成技術+給別人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聖思園 的精彩文章:

聖思園第二門課程業已確定——Apache Cassandra

TAG:聖思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