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年初一,也是這位菩薩的聖誕
宗立法師
今天是大年初一,也是彌勒菩薩的聖誕日。
或許有人會問:佛菩薩的聖誕日是如何定下的呢?
其實,從理上來說,如《金剛經》中所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由此看來,是否有聖誕日,並不是那麼的重要。
那為何又要定下佛菩薩的聖誕日呢?其實這是從事上來說的,也是佛菩薩的慈悲顯現。
寺院里紀念佛菩薩聖誕,並不是佛菩薩要過生日,而是給眾生與佛菩薩結緣提供一個方便,讓佛弟子可以藉此緬懷諸佛菩薩的功德,念佛憶佛,進而成就佛道。
為何農曆大年初一會成為彌勒菩薩聖誕日呢?
其實這一日,是相傳的彌勒菩薩化身的契此和尚的生日。
為何契此和尚會被稱為彌勒菩薩化身呢?
《佛祖歷代通載》中記載了這麼一段故事:
在五代時,浙江奉化有一位被稱為布袋和尚的僧人,沒有人知道他的來處,他自稱為契此。
他形容猥瑣,皺眉坦腹,言語不定,寢卧之處也不定。
他常常用木杖挑著一個布囊,在布囊裡面放著隨身的物品,到村子裡面乞食。
人們都叫他長汀子或者布袋師。
說來也奇怪,冬天時,他躺在雪地里,鵝毛大雪紛紛落下,那片片的雪花卻偏偏不沾他的身體,都拐彎落在了大地上。
見到這情景的人,都覺得很奇怪。
有好事的人拿自己不能決斷的事情去問他,往往他所說的事情大多應驗,而且對吉凶之事判斷極准。
人們漸漸覺得他不是一般人。
他有個癖好,那就是天快要下雨的時候,他就穿著濕草鞋在路上快走;如果天要出大太陽了,他就穿上高腳木屐在市集的橋上袒著大肚子豎膝而卧。
久而久之,鄉民們都把他當成天氣預報,習以為常了。
他的事迹傳遍了十鄉八里,有不少僧人得知他的事情後,都紛紛來見他。
場景一:
這一天,有一位僧人在前面走著。契此和尚摸了他的背一下,僧人回頭看著他。
契此和尚說:「給我一文錢吧。」
僧人笑了笑說:「可以。道得一句,就給你一文錢。」
(如果你能道出佛法真義,我就供養你一文錢。)
契此和尚放下肩上的布囊叉手站著。
(佛法非世間言語所能說盡,只能自己親自體會。)
僧人哈哈大笑,於是就給了他一文錢。
(道不虛應,還須躬行。)
場景二:
又有一次,一位白鹿和尚問他:「如何是布袋?」
(人們終日拖著這個色殼子,又幾人知道這個色身如幻?)
契此和尚就放下布袋,看著他。
(我早已放下。)
白鹿和尚點點頭,又問:「如何是布袋下事呢?」
(放下之後,又當如何呢?)
契此和尚大笑著,背著布袋離開。
(隨緣應化而已。)
場景三:
有一天,契此和尚在街上站著,有一位僧人問他說:「大師,你站在這裡幹什麼呢?」
(大師你在這裡游化人間,所為何事呢?)
契此和尚說:「我在等人。」
(我在等待一個要得度的人。)
僧人說:「來了,來了。」
(很明顯,我就是那個你要等的人。)
契此和尚說:「你不是這個人。」
(很明顯,你不是。)
如此的機鋒來往還有很多很多,契此和尚隨緣度化眾生,事迹也傳遍一時。
我們知道,大唐國是詩的國度,唐代是充滿詩的時代,五代時也沿襲了這一風氣,所以這位在當時應化的大師也不例外,他也是一位詩人。
他曾經作過許多詩歌和偈語:
詩之一:
只個心心心是佛 十方世界最靈物
縱橫妙用可憐生 一切不如心真實
騰騰自在無所為 閑閑究竟出家兒
若睹目前真大道 不見纖毫也大奇
萬法何殊心何異 何勞更用尋經義
心王本自絕多知 智者只明無學地
非聖非凡復若乎 不強分別聖情孤
無價心珠本圓凈 凡是異相妄空呼
人能弘道道分明 無量清高稱道情
攜錦若登故國路 莫愁諸處不聞聲
詩之二:
一缽千家飯 孤身萬里游
青目睹人少 問路白雲頭
詩之三:
是非憎愛世偏多 仔細思量奈我何
寬卻肚皮常忍辱 放開泱日暗消磨
若逢知己須依分 縱遇冤家也共和
要使此心無掛礙 自然證得六波羅
而讓人們得知他真實身份的,卻是他的辭世偈。
在他要圓寂之前,曾坐在岳林寺東廊下的一塊磐石上,說了一首辭世偈,偈云:
彌勒真彌勒 分身千百億
時時示時人 時人自不識
說完,就安然示寂了。
這時,人們才知道,原來他是彌勒菩薩示現。
後來,到了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宋哲宗聽聞了契此和尚的事迹之後,賜號為「定應大師」。
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岳林寺住持大師募建閣時,將他的塑像立於寺內。宋徽宗賜閣名為「崇寧」,從此天下寺院才漸漸開始供奉布袋和尚。
按語:
佛菩薩為了度化眾生,化身千百億。
不是我們遇不到,只是我們認不出罷了。
只要多留意,其實菩薩就在我們的身邊。
籍此新春佳節到來之際,祝大家新春吉祥如意,福慧增長,新年新進步。
阿彌陀佛!
※關於附體那些事兒——一位比丘尼法師自述的修行經歷(八
※美圖:四季風景一窗懸——鎌倉明月院
TAG:念念觀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