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是噱頭,密碼是人心:「中國諜戰小說之父」麥家作品法譯本問世
知名中國小說家麥家2月10日前往巴黎鳳凰書店,就新發行的《解密》法文譯本和讀者舉行座談會,法文譯本譯者克洛德·巴彥(Claude Payen)也到達現場,一同與讀者進行交流。
《解密》法譯本由法國大型出版社之一Robert Laffont出版。2014年3月,該書就已被翻譯為15種語言,在35個國家上市。出版後,多家西方知名媒體相繼報道了該書。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稱「終於出現了一本偉大的中文小說」;美國《紐約時報》則評論道,「《解密》所寫的故事不僅是關於中國的,更是關於今天這個世界的」。同一年,這本書被收入英國「企鵝經典」文庫。麥家也成為首位被「企鵝經典文庫」收入作品的中國當代作家。截至目前,這本小說被翻譯成33種語言,法文版已於近日出版上市。
2002年《解密》一書出版。這部作品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為「2014年度全球十大小說」,後被改編為同名電視劇。(歐洲時報記者/ 蘇子釗 攝)
座談會上,麥家首先向法國讀者簡要介紹了該書的故事背景。他說,「這本書的時間跨度從1876年到1976年,這一百年可能是中國最苦難深重的一百年」。隨後,麥家從故事主人公容金珍的身世講起,直至最後的真相,向讀者做出了簡要介紹。
對於書中提到的「容氏家族尋找一位西方解夢人」的情節,麥家表示,西方解夢人在小說中是一個象徵。他說,在19世紀的大背景下,西方在中國無孔不入,在一個敗落的家族中,也有著西方的影子。這是《解密》和歷史的契合點。
麥家的小說具有奇異的想像力和獨創性,人物內心幽暗神秘,故事傳奇曲折,充滿懸念,多被改為影視作品。由他編劇的電視劇《暗算》和根據他小說改編的電影《風聲》是掀起中國當代諜戰影視狂潮的開山之作,影響巨大。(歐洲時報記者/ 蘇子釗 攝)
談及小說體裁和類型,麥家表示,英國《每日電訊報》將他的小說評為「百年來最佳的20部間諜小說」,是認為《解密》這本小說把中國小說和西方小說的敘事方法結合得比較成功。自己並非只想寫一本「間諜小說」,《解密》中的密碼只是噱頭,真正的密碼是人的內心,這就是為什麼這本小說開頭和結尾都顯得比較「冗長」的原因。
法文譯本譯者克勞德·巴彥(Claude Payen)說,在西方,類型小說「涇渭分明」,《解密》打破了西方「間諜小說」中已經固定的敘事結構。巴彥還表示,自己在翻譯《解密》時,已經「違背」了這本書的原意,這是翻譯外語作品的局限。麥家表示,中文版和法文版的《解密》實為不同的兩本書,對他來說,「翻譯是作品的重生」,在巴黎鳳凰書店舉行座談會,或許是取了「鳳凰磐涅」的典故。
莎士比亞書店書店位於巴黎聖母院左側,塞納河對岸,誕生於一戰之後,以出售英文書籍為主。著名作家海明威、費茲傑拉德、斯坦因等「迷惘的一代」都曾是書店的座上客。它的聲名鵲起,得益於替喬伊斯出版曾被美英列為禁書的巨著《尤利西斯》。它也是世界文學愛好者的「打卡勝地」。
談及對於文學的感悟和理解,麥家在接受《歐洲時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店是他在杭州創立「麥家理想谷」的靈感來源。莎士比亞書店是文學愛好者的免費集散地,文學和免費——這兩個概念非常吸引人。他說,希望能給文學愛好者提供一個自由寫作的空間,自己現在的名和利都來自文學,拿出一筆錢還給文學,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解密》法譯本譯者克洛德·巴彥(左一)、麥家(左二)與蘇州大學教授季進(右二)在巴黎鳳凰書店與讀者交流。(歐洲時報記者/ 蘇子釗 攝)
麥家補充道,很多作家在清貧的時期需要人的幫助和扶持,愛好文學的人不管是百年前,還是今天,都是少數人。恰恰是這些人掌握了真理。他說,文學既處於邊緣地位,也處於中心。《解密》一書中也提到,如果人類沒有文學、藝術、哲學或歷史等人文科學的傳承,人們早已變成野獸。他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力量,讓更多的人愛上文學。
座談會的最後,他借《歐洲時報》向法國讀者表示,《解密》一書目前獲得了歐美主流輿論一定程度的認可,希望法國讀者能喜歡,「中國比您想像中的更加奇妙」。
※巴黎塞納河汛情嚴重,恢復正常需數周時間
※歐洲難民潮高峰已過?德國政府內部分歧大
TAG:歐洲時報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