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喇榮出家大概要準備多少錢才夠過活後半輩子?(問題合集16)

喇榮出家大概要準備多少錢才夠過活後半輩子?(問題合集16)


 

 





問題  1


 之前慈誠羅珠堪布和索達吉堪布在開示上都曾講過網路直播的方式是否能圓滿傳承是有爭議的,那咱們在智悲佛網或者智悲同步教學的網站上聽的錄音錄像是否能圓滿傳承呢?有師兄說上師曾開示過這些視頻經過特殊加持課後補聽也可以得到傳承,是這樣的嗎?





答:


關於聽錄音是否能得到傳承,的確不同上師有不同的說法,最好是按照本傳承上師的開許來認定。比如,只要傳法上師認為,聽自己的錄音能得到傳承,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聽錄音來得傳承。反之,就不一定能得到傳承。索達吉堪布在《入行論》、《大圓滿前行引導文》的講課中提到,聽錄音可以得到傳承,那麼,聽這些課程就應該能得到傳承。但這兩年,索達吉堪布又在傳承方面顯現變得更為保守,也在講課中提到,聽錄音不一定能得到傳承,所以,這幾年上師講的新課程,最好還是聽直播保險一點。而慈誠羅珠堪布則一直表示,聽錄音不一定能得到傳承。特別是受戒,慈誠羅珠堪布從來沒有開許過網上可以得到戒體,所以還是盡量聽直播吧!









問題  2


今早觀修地獄時,忽然哭了,請問上師觀修時可以哭么?然後坐了一會,手的形狀散開了,不像剛開始那樣,特別是兩大拇指下垂,沒有互相接觸,我意識到的時候馬上恢復過來,這樣手型不好不可以是嗎?




答:


觀修時當然可以哭,比如,觀輪迴痛苦或慈悲心等法門時,可以因悲心而哭;觀修上師瑜伽時,會因信心而哭。這是修行入心的表現,應該都是很好的。至於大拇指是否下垂等,沒有什麼問題。按照寧瑪巴的傳承,雙手不是必須結定印。還有一些坐姿中,雙手還有其他的做法。有一種心性休息坐姿,雙手就是敷在膝蓋上的。但所有上師都要求,脊背必須挺直,像一摞銅錢疊在一起不能東倒西歪一樣。只要脊背挺直了,無論是雙盤、單盤、散盤還是坐在椅子上,雙手怎麼做都可以。




 


 


  










問題  3


以後禪修能否能迴向完了就不放音樂了,因為自己還出不來,在坐上繼續觀修著,放音樂很吵,無法繼續坐下去,心亂了,可以嗎?還有靜坐完怎麼會流清鼻涕吶,靜坐中也不冷。




答:


也有很多人反應,禪修之後的音樂讓他們感覺特別舒服,很多人在禪修之後不願意退出房間,就是因為聽到音樂有一種溫暖的歸屬感。關於這一點,以後我們可以在群里徵求大家的意見,看究竟是希望放音樂的人多,還是希望不放音樂繼續修行的人多,最終將以少數人尊重大多數人的意見為準。其實,在禪修之後直接退出房間,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問題  4


阿彌陀佛.請教:已經去世幾十年的家人,我們可以對他們修往生法嗎?感恩

答:


此時修往生法可能有一定難度,但做其他的善法還是有功德的。釋迦牟尼佛住世期間,也曾讓城中的人為他們去世多年而轉生餓鬼道的家人迴向,最後那些家人都以此而獲得不同程度的安樂。所以,即使他們早已轉世投胎,但不管他們此時在六道中的哪一道,只要我們在行善時迴向給他們,他們都能得到一定的利益。




 






問題  5



男25歲,在喇榮出家大概要準備多少錢才夠過活後半輩子?(比較滋潤的那種。每天不求別的,兩頓熱乎乎的飯至少能吃上,剩餘時間能去城裡買點兒零食干鍋冒菜吃吃,然後冬天能有暖氣取暖,有私人洗衣機洗衣服,放假能像上師一樣去國外旅旅遊;而不是吃不上飯餓的要死,冬天又凍的要死苦行現在還達不到)這樣問的原因是因為之前去感覺消費還是蠻高,吃一碗單純的小麵條都19,20塊錢,還吃不飽,現在肯定又漲價了,女眾那邊的酸辣粉味道還可以,但一小盒盒也比較貴還吃不飽。另外買木頭房子要多少錢,如果想自己蓋個兩層樓的木頭房子的話預算又要多少,好不好拿地? 別蓋完哪天又被強行拆了,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答:


這個問題很難三言兩語說清楚,首先,您希望的生活標準,蓋房子的材料要求,都很難說清。而且,因為每個人的福報因緣不同,修同等質量房子的成本也會有很大差異。無論是在山上,還是在大城市,人們所設定的基本生活目標值的一直在變。以前北上廣的人都認為,存一千萬完全可以實現財務自由的小目標,過上土豪的生活。後來才發現,在北上廣,一千萬連住宿的問題都不能解決。同樣,如今山上的房子也越來越貴,而且學院也經常在治理整頓,房子隨時面臨著被拆的危險。請注意,不許拆遷,而是直接拆,不但不會陪給你同等價值的房子,還有將你請回漢地的可能。




記得自己曾經在山上長住的時候,也帶了自認為綽綽有餘的生活費,但是到了山上以後,看到很多精進聞思修的修行人生活無著,看到那麼多殊勝的對境可以供養的時候,我又怎麼能夠緊按腰包,安於自己的吃飽穿暖呢?所以,記得那時,每當有朋友上山來看我,我都會想方設法向他們借錢(當然,主要是那個時候沒有取款機,無法異地提款,敢向朋友借,也是因為自己有償還能力)。下山的時候,我是欠了一屁股的債回家的。雖然山上的生活開支遠遠大於在家裡的時候,但是內心的積澱卻是豐盛而充盈的。後來多次想到,或許因為那個時候在很多現在再也找不到的殊勝對境面前結了緣,所以才能夠支撐著放逸散亂的自己沒有從菩提道上退失。




即使是在階層固化的社會裡,佛學院的階層並沒有那麼固化。曾經不名一文的寒門學子,可能成為著名的高僧大德,就像咱們的上師一樣;曾經錦衣玉食的富二代,卻有可能因為某些因緣而變得窮困潦倒。但很多一文不名的修行人,卻過著清貧樂道的日子。不像我們這些城市的人,哪怕已經解決了衣食問題,卻仍然岌岌於蠅頭小利,糾結於世俗情仇。




幾乎無一例外的是,所有的上師們剛剛去到山上的時候,身上都只帶了不到一百塊錢。沒有房子,就自己撿石頭木頭蓋房子。沒有加寒的衣服,不夠基本的飲食,就忍飢受凍。沒有錢買煤油,就在月光下看書。沒有錢買書,就手工抄寫。但正因為他們沒有考慮過自己的生存,一心撲在度化眾生的宏偉大業上,他們的現狀,早已遠遠超越了你所說的那些小目標。




山上的現實就是這樣,如果不努力學修,不積攢福德,即使腰纏萬貫,也會坐吃山空。哪怕錢多得吃不完,也會有強盜、小偷、火災、地陷、身患重病等黑天鵝事件的發生。但如果努力聞思修行,釋迦牟尼佛也在佛經當中說過,即使世人在指甲上耕田,修行人也不可能餓死。所以,山上修行人的當務之急,不是考慮生活費用,而是如何讓自己成為自帶光芒的金礦。


如果認真發心,就不用操持自己的飲食,工程部、弘法部等很多部門都有食堂,上師會免費為發心人員提供比你想像的酸辣粉更豐盛的一日三餐。如果心裡裝著眾生,完全可以做到衣食無憂。




其實,上師們一直在說,真正想修行,也不一定必須到山上。近幾年因為人多,也讓學院的壓力很大。世間生活的種種艱辛,與人際關係的紛紜複雜,更能給我們提供修行的對境。只要嚴格依照上師教言行事,漸漸地,我們與上師之間因時空距離而產生的遺憾,將被心心相印所取代。那時候,我們該做的,就不是上山,而是像上師們那樣,為眾生的福祉而下山了。



 










問題  6


想再次請教一個助念的問題,有不少漢傳法師說吃了五辛的人不能參加助念。但沒查到藏傳大德提到這點,吃了五辛的人確實不能參加助念嗎?

答:


因為五辛有一種味道,所以在吃了五辛以後,如果沒有刷牙就去念經,會有一些不恭敬的過失。連有些世間人談戀愛,都會對蔥蒜有忌諱,對待佛菩薩,也理應如此。當然,如果當時的情形是根本沒有人助念,同時也沒有條件刷牙,那在亡靈孤立無援、不知所措的緊要關頭,我們也要當仁不讓。畢竟,對於亡靈來說,我們的助念很重要,佛菩薩也會理解的。畢竟,比起臭味來說,內心的恭敬更重要。








問題  7


請問在佛教上怎麼解釋人在死後身體會變輕?以及人在開心時感覺身體很輕,心情不好時則感覺很重?

答:


雖然西方有文章說,人在死了以後身體會變輕,那是因為減輕了靈魂的重量。但佛教沒有死後身體會變輕的解釋,我想應該是水分蒸發的緣故吧,佛教不會認為靈魂是有重量的。開心時身體很輕,那是因為心情好,身體就會感覺好,因為身心是相連的,身體也是我們的心創造的。中醫講過很多七情六慾與身體的關係,佛教也會認為,貪嗔痴三毒會衍生各種疾病。所以,心情沉重身體就沉重,心情愉悅身體就輕盈,是很正常的現象。




 


 




問題    8


我為什麼看到穿黃衣服的(漢傳)出家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現在遇到紅衣服(藏傳)的也是,很小心很謹慎,感覺有壓力,這是怎麼了,怎麼辦吶?




答:


看著穿紅黃衣服的出家人有說不出的感覺,應該是很正常的吧。記得剛剛學佛的時候,特別喜歡喇嘛紅,天天穿著喇嘛紅的衣裙上街。因為出家人的莊嚴慈悲,會給我們一種特別的感覺。如果覺得壓力大,那也是應該的。佛教規定,出家人是在家人恭敬尊重的對象,在家人對待出家人,要保持應有的尊重。當然,如果看到紅黃衣服覺得不舒服,那或許是內心有某些不好的記憶,或許是一種業障,那就應該好好懺悔,盡量思維出家人的功德,比如像《三寶歌》所講的:「依凈律儀,成妙和合,靈山遺芳型。修行證果,弘法利世,焰續佛燈明。。。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住持正法城。」僧寶是引領眾生前往解脫之城的救星,我們理應對他們生起恭敬心與歡喜心。










問題  9


修往生法七天或十四天是一鼓作氣連著嗎?中間不能斷是嗎?

答:


雖然沒有規定必須一鼓作氣,但能一鼓作氣是最好的。實在做不到,修一天也有一天的功德。




 

  


 

 


 




問題10


讀誦《妙法蓮花經》時讀誦儀軌是什麼?


答:


為了做到三殊勝,前面有皈依發心,最後有迴向,是所有念誦儀軌的必備。即使直接讀誦《妙法蓮花經》,也需要一個內心的發願和迴向。至於選擇哪一個儀軌,則可以根據自己的傳承、環境和時間來定。我們一般是按照喇榮佛學院的傳承,念誦《喇榮課誦集》當中的相關儀軌,具體內容與音頻,可查詢智悲佛網。









 READ MORE


一次破瓦帶來的年夜飯啟發

致默默無聞的發心人員們

它讓老司機也免不了被騙,大多數人都中過招…

過年,佛教徒將面對的幾大考驗,你準備好了嗎?

慈誠羅珠堪布開示:如何面對病苦(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怡苑?心靈樂園 的精彩文章: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讓我想起了法王如意寶的離去
我真的不想窮得只剩下錢

TAG:靜怡苑?心靈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