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易眼觀史白樂天詩易象

易眼觀史白樂天詩易象

燃燈照文海,懸慧濟書

【不二禪師】ID:I-am-the-way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他雖與李白、杜甫、王維同屬唐代,年齡卻小一代。李白和王維同年生,杜甫比他倆小11歲多點,三人生前都認識,李白與杜甫交往頻繁,與王維有過節,雙方不理不睬。而白居易比杜甫還小60歲,唐代宗大曆七年(772年)他誕生時,前面3位都去世了。

白居易少年聰穎,加之刻苦,早年出頭很順利。

《賦得古原草送別》,作於唐德宗貞元三年(788年),十六歲白居易參加科考,題為「賦古原草」,此為應考習作。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白居易試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及第,授盩庢縣(西安周至縣)尉。第二年,任進士考官,授翰林學士。第三年年任左拾遺。元和九年(814年)授太子左贊善大夫。

白居易任盩厔縣尉。一日,與友人陳鴻、王質夫到馬嵬驛附近的仙游寺遊覽,談及李隆基與楊貴妃事,時王質夫百般激勵,白居易寫下長詩《長恨歌》,陳鴻亦作小說《長恨歌傳》。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此詩極優美,極感人,在唐宋長詩中,當列第一。韓愈長詩,垃圾居多,遠不及文章可人。杜甫長詩,啰里啰嗦,單調如單鏡頭監控。白居易的幾篇長詩,卻有血有肉,讀來忘其篇幅,餘韻綿綿。

測唐玄宗與楊貴妃關係:

天雷無妄      水山蹇

▅▅▅▅▅▅▅ ▅▅

▅▅▅▅▅   ▅▅▅▅▅

▅▅▅▅▅▅▅ ▅▅ 世

▅▅ ▅▅╳ ▅▅▅▅▅

▅▅ ▅▅   ▅▅ ▅▅

▅▅▅▅▅▅▅ ▅▅ 應

《焦易》:三桓子孫,世秉國權。爵世上卿,富於周公。

持久且深厚。《無妄》,浪漫而超凡脫俗。《蹇》,將遭遇坎坷阻礙。

白居易並非《長恨歌》時代的親歷者,睹荒坡而興文,成詩卻如此感人,或是觸動了其初戀離恨之痛。

白居易11歲那年,舉家遷至父親任官所在地——徐州符離(安徽宿縣),結識了他小4歲的鄰居湘靈,湘靈長得活潑可愛,還初通音律,兩人便成了青梅竹馬的玩伴。由《鄰女》一詩,可想見十五歲的湘靈已與白居易情竇初開。

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蓮。

何處閑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綉床前。

貞元十四年(798年),白居易27歲,去江南叔父處謀發展,一路寫了不少懷念湘靈的詩,經過17年相處、相戀,兩人感情已相當深了。

《長相思·汴水流》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寒閨夜》

夜半衾裯冷,孤眠懶未能。

籠香銷盡火,巾淚滴成冰。

為惜影相伴,通宵不滅燈。

貞元十六年(800年)初,白居易29歲考上進士,回符離懇求母親同意與湘靈婚事,但被母親瞧不起女方門第,拒絕了。貞元二十年(804年)秋,白居易在長安作了校書郎,需將家遷至長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親允許與湘靈結婚,但母親再次拒絕了他的要求,並且遷離時,不讓他們見面。與湘靈的婚姻無望了,但深厚的愛情並沒結束,白居易對母親的提親也一律拒絕,懲罰母親的錯誤。此後8年里,母子賭氣,兒子偏不結婚,母親偏不讓白居易與湘靈見面,也不允許提起湘靈。

《冬至夜懷湘靈》

艷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白居易37歲時,在母親以死相逼下,與同僚楊汝士的妹妹結了婚,但直到元和七年(812年)還寫詩思念湘靈,而且越來越顯深沉,越顯纏綿,越顯悲涼。

《感鏡》

美人與我別,留鏡在匣中。

自從花顏去,秋水無芙蓉。

經年不開匣,紅埃覆青銅。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照罷重惆悵,背有雙盤龍。

《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

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

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

況此殘燈夜,獨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曉,風雨正蒼蒼。

不學頭陀法,前心安可忘。

後來白居易被貶江州途中,與楊夫人一起遇見了正在漂泊的湘靈父女,白居易與湘靈抱頭痛哭了一場,並寫下《逢舊》一詩。此時白居易已經44歲,湘靈也40歲了,但始終未結婚。白居易53歲時,在杭州刺史任滿回洛京途中,希冀探訪湘靈,此時村貌已非,人不知去向,一切落寞收場。在《逢舊》這首詩里,白居易用了「恨」字,此恨與《長恨歌》的恨不會毫無關係,這段親身經歷的悲劇愛情為《長恨歌》打下了基礎。

我梳白髮添新恨,君掃青蛾減舊容。

應被傍人怪惆悵,少年離別老相逢。

測白居易與湘靈關係:

澤山咸       水地比

▅▅ ▅▅  ▅▅ ▅▅

▅▅▅▅▅  ▅▅▅▅▅

▅▅▅▅▅▅▅ ▅▅

▅▅▅▅▅▅▅ ▅▅

▅▅ ▅▅  ▅▅ ▅▅

▅▅ ▅▅  ▅▅ ▅▅

《焦易》:雙鳧俱飛,欲歸稻池。經涉萑澤,為矢所射,傷我胸臆。

比翼雙飛,身心俱傷。《咸》,交感吸引之象。《比》,依戀離散之象。

白居易仕途順利,認為自己受到皇帝賞識提拔,便努力盡言官之責報答知遇之恩,頻繁上書言事,寫下大量反應社會現實的詩歌,希望以此補察時政。雖然不時直言冒犯,言事仍多獲接納。唐憲宗感其忠心,卻也抱怨道:「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無禮於朕,朕實難奈。」

《賣炭翁》,白居易自注云:「苦宮市也。」「宮」即皇宮,「市」是買的意思。皇宮所需物品,本來由官吏採買。中唐時期,宦官專權,將採購權抓在手裡,常數十百人分布在長安東西兩市及熱鬧街坊,以低價強購貨物,甚至不給分文,橫加勒索,實際就是公開掠奪。《賣炭翁》寫於元和初年,正是宮市為害最深的時候。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測《賣炭翁》詩境:

火天大有

▅▅▅▅▅

▅▅ ▅▅

▅▅▅▅▅

▅▅▅▅▅

▅▅▅▅▅

▅▅▅▅▅

《焦易》:白虎張牙,征伐東萊。朱雀前驅,贊道說辭。敵人請服,銜璧而趨。

一方霸道橫徵暴斂,一方無可奈何貢獻。《大有》,陰爻居九五而納天下之陽,象宦官以皇帝名義斂財。

元和十年,唐朝藩鎮勢力派刺客在長安街頭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傷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嘩。藩鎮又進一步提出要罷免裴度,以安藩鎮「反側」之心。白居易挺身而出,白居易上書請捕刺客,堅決主張討賊,認為否則國將不國。他平素得罪了許多朝廷權貴,這次再得罪藩鎮勢力,於是有人就說他越職奏事,貶為江州刺史,進而誣陷他作《賞花》《新井》詩「甚傷名教」,再貶江州司馬。江州是「蠻瘴之地」,江州司馬有名無實,其實是流放偏僻並接受監管。這給予一心為國家、為皇上的白居易猛烈打擊,他心境凄涼,滿懷鬱憤。

測宰相遇刺後白居易上表吉凶:

雷風恆      兌為澤

▅▅ ▅▅   ▅▅ ▅▅

▅▅ ▅▅╳ ▅▅▅▅▅

▅▅▅▅▅   ▅▅▅▅▅

▅▅▅▅▅▅▅ ▅▅

▅▅▅▅▅   ▅▅▅▅▅

▅▅ ▅▅╳ ▅▅▅▅▅

《焦易》:張狂妄行,竊食盜糧。狗吠非主,囓傷我足。

惡行張狂,出面干涉,為狗咬傷。

《自誨》,自我反省,總結教誨。從詩中可見,此事對他精神打擊極大,成為人生轉折點,從此對功名事業的執著便降了溫,嚮往起得過且過的悠閑生活,把關注重點轉移到人情冷暖上來。

樂天樂天,來與汝言。汝宜拳拳,終身行焉。物有萬類,

錮人如鎖。事有萬感,爇人如火。萬類遞來,鎖汝形骸。

使汝未老,形枯如柴。萬感遞至,火汝心懷。使汝未死,

心化為灰。樂天樂天,可不大哀,汝胡不懲往而念來。

人生百歲七十稀,設使與汝七十期。汝今年已四十四,

卻後二十六年能幾時。汝不思二十五六年來事,

疾速倏忽如一寐。往日來日皆瞥然,胡為自苦於其間。

樂天樂天,可不大哀。而今而後,汝宜飢而食,渴而飲;

晝而興,夜而寢;無浪喜,無妄憂;病則卧,死則休。

此中是汝家,此中是汝鄉,汝何舍此而去,自取其遑遑。

遑遑兮欲安往哉,樂天樂天歸去來。

唐憲宗元和十一年(816年),白居易貶到江州第二年,寫《琵琶行》。借對琵琶女高超演技和風塵身世的敘述,抒發自己懷志不伸的抑鬱悲情。他說被貶官兩年來,一直「恬然自安」,至遇見琵琶女才有「遷謫意」,顯然在自欺欺人。應該說,自受貶以來,每日愁悶,至遇「同是天涯淪落人」,情始勃發,由衷悲鳴。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測白居易與琵琶女相似處:

兌為澤雷澤歸妹

▅▅ ▅▅  ▅▅ ▅▅

▅▅▅▅▅▅▅ ▅▅

▅▅▅▅▅  ▅▅▅▅▅

▅▅ ▅▅  ▅▅ ▅▅

▅▅▅▅▅  ▅▅▅▅▅

▅▅▅▅▅  ▅▅▅▅▅

《焦易》:養虎畜狼,還自賊傷。無事招禍,自取災殃。

《兌》,兩兩皆賴口舌,相對成悅。《歸妹》,女子出嫁,貞則吉,不貞則災。災禍皆自取。

前面說到白居易心愛湘靈而不得,這是令他壓抑的另一因素。政治失落之後,他便醉酒狎妓貪歡,一面喝酒,一面吟詩,一面操琴,酩酊大醉方止。他詩中知名有姓的妓人便有十幾個,尤以小蠻和樊素為最。唐孟棨《本事詩·事感》記載:「白尚書(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蠻善舞,嘗為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我們形容美女什麼「櫻桃小口」,什麼「小蠻腰」,什麼「楊柳腰」,都是人家白居易的專利。

到白居易70歲,體弱多病,決定放妓,不希望她們隨自己受苦。兩女人戀戀不捨,最終還是走了。這首《楊柳枝》,記依依惜別之情:

兩枝楊柳小樓中,裊娜多年伴醉翁。

明日放歸歸去後,世間就不要春風。

五年三月今朝盡,客散筵空掩獨扉。

病與樂天相共住,春同樊素一時歸。

元稹算是白居易的骨灰級朋友。兩人考科舉同屆,為官之後,頻密往來應和詩文,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同年初元稹已被貶通州司馬,這個司馬給那個司馬去信,那個司馬給這個司馬回信,相互依偎取暖。

《舟中讀元九詩》,在被貶江州途中,白居易想念五月前被貶通州(重慶達州)的元稹而作。

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

眼痛滅燈猶闇坐,逆風吹浪打船聲。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初至通州,即染重病的元稹,為白居易擔心。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中隱》,集中反映了白居易中年後的處事思想。對功名利祿已然心淡,卻並不認同陶淵明那樣與世隔絕的生活。他希望領個閑職,既解決生活基本,又避免政局沉浮。朱熹為此對白居易大加詬病,以為失去了君子志向,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他怎麼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呢?

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

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官。似出復似處,非忙亦非閑。

不勞心與力,又免飢與寒。終歲無公事,隨月有俸錢。

君若好登臨,城南有秋山。君若愛遊盪,城東有春園。

君若欲一醉,時出赴賓筵。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歡言。

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關。亦無車馬客,造次到門前。

人生處一世,其道難兩全。賤即苦凍餒,貴則多憂患。

唯此中隱士,致身吉且安。窮通與豐約,正在四者間。

《乞食》,陶淵明筆下桃花源多麼美好,「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多麼悠閑,可現實並非如此。陶淵明體衰多病,種田技術又不咋地,特別趕上災荒,常常饑寒困頓,在飢餓驅使下,不得不拋開斯文清高,卑微地乞食討飯。白居易不願淪落如此,有什麼可非難的呢?

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

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

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

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

另一面,即便決然「中隱」的白居易,並非忘情忘義,並非棄國棄君,他是正義感極強的人,若朝廷遭遇不幸,他依舊不畏強暴,毅然站出來,大聲吶喊與悲嘆。

大和九年(835年),27歲的唐文宗不甘為宦官控制,和李訓、鄭注策劃誅殺宦官。奪回皇帝喪失的權力。11月21日,唐文宗以觀露為名,將宦官頭目仇士良騙至禁衛軍的後院欲斬殺,被仇士良發覺,雙方激烈戰鬥,結果李訓、王涯、賈餗、舒元輿、王璠、郭行余、羅立言、李孝本、韓約等朝廷重要官員被宦官殺死,其家人也受到牽連而滅門,在這次事變後受株連被殺的一千多人。史稱「甘露之變」。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其日獨游香山)》,是白居易香山郊遊歸來,聽聞變故而作。「顧索素琴應不暇」,典出《晉書·嵇康傳》:「康將刑東市,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弗許。康顧視日影,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於今絕矣!』」此處說朝中官員被害倉促,都來不及像嵇康那樣彈上一曲。「憶牽黃犬定難追」,典出《史記·李斯列傳》:「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此處說朝中官員招致殺身之禍而追悔莫及。「何似泥中曳尾龜」,典出《莊子·秋水》:「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以上兩句,把被殺大臣比喻為嵇康和李斯,「麒麟作脯龍為醢」,甚至比喻為仁祥之獸,相當於為被鎮壓的反革命鳴不平,哪裡是膽小避世之人呢?

禍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

當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時。

顧索素琴應不暇,憶牽黃犬定難追。

麒麟作脯龍為醢,何似泥中曳尾龜?

《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後期》,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白居易和劉禹錫同在洛陽,劉任太子賓客分司,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閑職。政治上共遭冷遇,使兩位心心相印。他們在宦海中浮沉了幾十年,如今年近古稀,相對痛飲,從老後的失意寂寞,聯想到少時的「不憂生計」,感慨萬端。這首詩表面上抒寫豪爽痛飲的曠達與閑適,深藏的卻是閑而不適、醉而不能忘憂的情懷。只是蘊藉深厚,將深情以清淡體現,把憂煩以閑語道出罷了。

少時猶不憂生計,老後誰能惜酒錢?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閑征雅令窮經史,醉聽清吟勝管弦。

更待菊黃家醞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巧以潮水和海水為喻,情人相處埋怨時,只管責怨對方不如潮水守信,到相分思念時,才發覺彼此感情比海水還要深層。無論對戀人還是朋友,無論對國家還是君王,他的一腔熱血從來沒有冷卻。這一點,朱熹那樣的偽君子永遠不會明白。

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花非花》,若概括白居易其人,這首詩最能體現。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

去似朝雲無覓處。

白居易這個人,重感情、滋血肉,涵義氣、似儒非儒,似道非道,非佛非佛,仕而不迷,隱而非遁,清明則諫忠,昏亂則退保,至七十四歲,淡泊盡天壽,中庸而全德。

測白居易中年前(貶江州前):

水火既濟     水山蹇

▅▅ ▅▅   ▅▅ ▅▅

▅▅▅▅▅   ▅▅▅▅▅

▅▅ ▅▅   ▅▅ ▅▅

▅▅▅▅▅   ▅▅▅▅▅

▅▅ ▅▅   ▅▅ ▅▅

▅▅▅▅▅▅▅ ▅▅

《焦易》:茹芝餌黃,塗飲玉英。與神流通,長無憂凶。

滋養如得神助。此福雖長,到此享盡。

測白居易中年後(貶江州後):

風地觀

▅▅▅▅▅

▅▅▅▅▅

▅▅ ▅▅

▅▅ ▅▅

▅▅ ▅▅

▅▅ ▅▅

《焦易》:歷山之下,虞舜所處。躬耕至孝,名聞四海。為堯所薦,纘位天子。

看穿世相,坐《觀》其變,安祥吉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二禪師 的精彩文章:

易眼觀史王摩詰詩易象

TAG:不二禪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