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侯之殤:為何村夫執意北伐?

武侯之殤:為何村夫執意北伐?

先來說說諸葛亮吧。諸葛亮,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他的主要成就:與劉備隆中決策,赤壁之戰大敗曹操;協助劉備建立蜀漢,北伐曹魏。

不論別的,有個評價對於諸葛卧龍來說相當拔高。桓溫征蜀,猶見武侯時小吏,年百餘歲。溫問:「諸葛丞相今誰與比?」答曰:「諸葛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可見,諸葛孔明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是,本文並不是吹噓諸葛亮的豐功偉績,而是著重探討諸葛亮為何執意北伐,難道真是勵志於光復漢室,以復先帝之偉業?

首先聲明一點,當時蜀國實際上自稱漢國(畢竟大耳賊劉備聲稱是漢室正統,實際上就是一個「野雞」分支),為了與漢朝區別後世普遍稱其為蜀國。

劉備本傳上說他「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一米七五不到的身高,最為奇葩的是手巨長,垂下來過了膝蓋,耳朵超大,轉頭會看得到自己的大耳朵。畢竟體態不一樣的「孩子」才有可能紫薇帝星高照。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長得就賊就藝術氣息。

扯得遠了。再說說魏蜀吳三國爭霸。其實就是蜀國聯合吳國防守魏國的進攻。魏國最強,吳國其次而蜀國綜合國力最弱。梁方仲在《中國歷代戶口、田地、天府統計》中認為蜀後主炎興元年(263年)蜀國28萬戶,94萬人;同年魏國有52萬戶,440萬人。吳國在280年幼52萬戶,230萬人。

雖然是遊戲中的實力分布,但也是有一定的可考之處。差不多能說蜀國90wvs魏國330w。 而蜀國的地理條件和環境極大的限制了蜀國的發展,魏國坐擁北方,雖然經歷過各種動蕩與戰亂,卻可以在曹氏家族的統治下慢慢恢復元氣,所以諸葛亮北伐勢在必行。

諸葛亮有出師表與後出師表流傳百世(後出師表據考證可能是後人所寫),其中後出師表有一段話可能表達諸葛村夫的心態: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就是再不打就真的要被滅了的意思,所以諸葛亮執意北伐,連續討伐六次,除了第一次有一點收穫,其實後面五次基本無功而返。說到北伐,不得不提兩個人(諸葛除外),一個是魏延,一個是姜維。

後人對姜維褒貶不一,個人認為其雖高傲自負,但確實是後三國曠世奇才:而卻普遍認為魏延有反骨,最終落得被誅殺的下場。

其實魏延實際上並不想反叛蜀國,而是蜀國內部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其中種種內情實際上已經無法得知),個人其實很欣賞魏延。

上圖為魏延像。

魏延有一個特點是剛愎自用卻勇武異常,可以說是後三國第一蜀國大將,他絕對支持諸葛亮北伐,而他提出的子午谷奇襲可以說是最可惜的方案。

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謀:魏延親自率領萬餘精兵從子午谷快速趕到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於潼關。這個計謀可以說是兇險異常,但是對於蜀國可能說是最後的稻草。

然而諸葛亮過於謹慎,並沒有採取這個方案,最後魏延也沒有立下曠世之功,最後在鬥爭中被誅殺,可惜可惜。

而諸葛里北伐樂此不疲的時候,吳國實際上也在配合著蜀國的北伐,而有資料考證吳國的北伐兵力並不遜於蜀國舉全國兵力的規模,但是並沒有像蜀國北伐那樣有很大的成就。

來看看吳國第一人皇帝,孫十萬。

圖為孫權,吳國第一人皇帝。

曹操曾經有「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言論,可以說對孫權評論還是可以的。只不過孫權可能只適合當兒子(開玩笑的)。

人送外號孫十萬。其帶兵的能力實在不能恭維,曾經帶兵十萬戰魏國大將張遼的八百騎兵於壽春,最後被血洗狼狽回歸。後期曾經多次帶著吳國精兵給魏國送人頭。

加上魏國主力布置在吳國邊境,最後吳國難以突破壽春一步。

再說說魏國,魏國不僅要面對的是蜀國和吳國的聯盟,更為可怕的是北方有大量的游牧民族騷擾,因此魏國實際上三面受敵,也誕生了很多抗北名將

圖為魏國第一名將,張遼。

第一部分先寫到這裡,爬山去了。其實腦中要寫的東西有很多很多,但是不知道從何入手,想在整理整理思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名作淺析—維堡圖使館二
日式咖喱無骨雞腿蓋飯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