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歐洲繪畫的空間與錯覺

歐洲繪畫的空間與錯覺

阿讓特伊的塞納河河灣(油畫) 克勞德·莫奈

懺悔的抹大拉的瑪麗亞(油畫) 提香·韋切利奧

日前,「外交使團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論壇」在北京舉辦,原英國國立美術館館長尼古拉斯·彭尼爵士以「歐洲繪畫的空間與錯覺」為題,開啟了「歐洲人與中國藝術」系列的第一場講座。講座中,尼古拉斯·彭尼演示了歐洲藝術的典型實例,闡釋了空間理論在西方繪畫創作中的運用,由此透視歐洲藝術風格的演變與特質。本版對講座內容進行摘登,以饗讀者。

繪畫空間方面的問題,對15世紀至20世紀早期的歐洲畫家來說尤為重要。繪畫空間由空間透視(Aerial perspective)和線性透視(linear perspective)兩部分組成。空間透視可以用科學術語來解釋,但這並不能增進我們應對或記錄一些變化的能力,比如顏色的逐漸黯淡,或物體消失在遠方變得越來越模糊,又或者是山體的顏色變化,我們知道山應該是綠色的,但是從遠處看,山卻會顯現出藍色或紫灰色。戶外速寫無疑是捕捉這些快速變化效果的一種方式。

一個絕佳的例子便是由丹麥藝術家威廉·彼得森在1850年9月前往義大利途中繪製的一幅奧地利阿爾卑斯山景的速寫。藝術家捨棄了前景,用鉛筆粗略地表現了中間距離。在畫面左側的松頂之上,山是以淡紫色的陰影來表現的,而在近處的斜坡上,森林則是由幾筆垂直的筆觸來表現。畫面右方位於山前的幾抹淺色的雲,在畫家完成這張速寫之前或者停筆間歇之時也許就飄走或消散了。

在風景畫的繪製中,畫中那些微小的人物、富有活力的光線,皆得益於藝術家對繪畫主題和技法的研究。我們因其現實主義的光芒而興奮,又從中感受到一種藝術的愉悅。在生活中,我們會竭力去看清遠處的某人或某物,卻不會意識到別的東西,但在一幅畫中,我們的注意力可以從近處轉向遠處,並且可以思考其間的關係。

線性透視指的是物體的尺寸看起來變小了,以及平行的線在後退時會聚合到一起的現象。線性透視最常見的表現手法便是畫對角線時,對角線會聚合到叫做沒影點的一個單一的點上。對角線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藝術家非常喜歡複雜化並檢驗這種效果。

畫家一般用曲線或之字形線條在近景與遠景之間建立連續性。提香在《懺悔的抹大拉的瑪麗亞》畫作中,用一系列的斜坡與灌木來交替陰影與光線,從而創造出一種衰退的視覺感受。畫面中的每一個部分,連同樹榦一起,都與前景中人物的形態緊密聯繫。在畫面的右方,小徑沿著農田、建築蜿蜒而起,被晨光所照亮。建築看起來很模糊——與空間透視相符,但卻是用精緻的細節繪製出來的。比如,將建築和前景聯繫起來的是彎曲的小徑,不僅僅是通過它們的形狀,而是通過它們的顏色,令人驚訝的是,這與復活的耶穌幾乎全裸的身體的顏色非常接近。

到了19世紀六七十年代,為了使畫作更接近於油畫速寫,印象派畫家為風景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至少在戶外他們避免了複雜和錯綜的主題。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克勞德·莫奈創作的《阿讓特伊的塞納河河灣》中,成排的白楊樹、蜿蜒的河流和其間的人物。莫奈是一個生動而詼諧的剪影大師,他明白遠處的人物在明亮的光線下顯得支離破碎,雖然這些人物非常小,但是卻不容錯過,因為他們是畫面中色彩最暗的補丁,為周圍的淺灰色、 銀藍色和紫棕色提供一種非常有效的襯托,在這些人物身後垂直的樹木升騰如煙,在參差不齊的精度中形成了鮮明對比。

不管是在風景畫中,還是在靜物畫中,塞尚拒絕了將圖像合成作為最終的解決方式,而將其作為一種動態的、臨時的東西取而代之。通過押韻的筆觸和重複近處和遠處要素的顏色,展現每一個要素體積和空間的同時也否認這些特質。畫布的表面永遠不會被遺忘,繪畫與其說是一種表現形式,不如說是一種對錶象的探索。還有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弱化虛擬空間可以更強調畫面本身。一種設置是採用高視點,使畫中沒有地平線。莫奈晚期創作的池塘睡蓮畫作,就常常將池塘表面與畫布的表面相呼應,充滿了反射光和空間。日落時的粉色和黃色被塗抹在一層淡淡的紫灰色上,好似浮在湖面上的粼粼水光。

建築設計師偏愛運用的壁畫裝飾風格也會影響藝術家對於空間問題的思考,尤其是新羅馬式或新哥特式風格的教堂,都有著很強的透視感。事實上,任何現實主義的細節都可能會擾亂建築的審美統一。皮維·德·夏凡納首先採用了這種教堂式的裝飾風格,在其1873年創作的一幅表現夏天的巨幅油畫草圖中,可以發現他試圖追求構圖的單純與平靜,選用一種淡色平塗、簡練單純、氣氛恬靜、節奏分明的裝飾風格。夏瓦納這種風格的畫作對那些不那麼保守的藝術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包括高更、瑟拉和後來的畢加索。

塞尚、畢沙羅、莫奈、梵·高、卡雷拉·卡勒拉和夏瓦納都通過不同的方式表現了某種想要背離歐洲主流的繪畫空間慣例的渴望。正是在這個時期,他們探索出了一套歐洲文化體系中備受推崇的繪畫慣例。中國畫對於他們來說也有著特殊的借鑒意義。其實,早在15世紀之前空間透視在中國畫中就已經非常重要了,但線性透視在中國畫里的使用卻更為謹慎,並且僅限於一定的範圍之內。

(文字由本報記者李亦奕編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何桂彥:對符號化雕塑的批判
呂永中:書房是文化回歸的象徵 器以載道

TAG:雅昌藝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