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的東周是怎樣的?

歷史上的東周是怎樣的?

在東周時期,春季和秋季是各諸侯覲見周王的時節。而魯國史官將當時各國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載下來,每一年又分春、夏、秋、冬四季記載,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就被稱為《春秋》。之後孔子根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拾掇修訂,也使之成為儒家經典之一。

《春秋》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81年之間,共242年的大事。由於它所記歷史的起止年代,與當時特定的歷史發展時期基本相當,因此之後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稱謂。按照目前史學界基本公認的說法,」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即東周建立的周平王元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即周敬王四十四年,總共295年。

在此之前,君是君、臣是臣,它們永遠不可能越界。就算君再弱,臣再強,也不可逾越君臣關係。貴族,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他們的階層,貴族文化,成為大家共同遵守的主流文化。這也是為什麼周天子明明已經危如累卵了,卻還被天下奉為共主的原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周厲王被國人推翻後,竟長達十多年時間沒人敢在他死之前另立天子)。

而周威烈王,就是打破這種格局的人,他親自承認了臣子可以逾越君臣的界限,而成為君。從而也變相的承認了諸侯可以推翻自己,而成為天子。這是一起社會體制發生里程碑式轉變的事件,從那以後,君不君、臣不臣,上層階級之間發生了激烈的角逐,12年後的「田氏代齊」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中國歷史上有幾次興盛時期,基本上是八百年一輪迴。首先是周朝的成康之治(公元前1020年~前996年);西周、東周加起來正好是800年。然後是漢朝的文景之治(公元前180年~前141年);從公元前996年算起,到180年正好又是800年。再然後是唐朝的貞觀之治(627年~649年);從公元前141年算起,到649年,也正好800年。最後是明朝的仁宣之治(1403年~1435年),從649年算起,到1435年也是800年。

秦始皇嬴政的功績前無古人,他的心氣自然是超高的,但有一個男人,秦始皇一生都尊崇備至,那就是他的父王秦莊襄王嬴楚。秦莊襄王原本是秦昭襄王嬴稷的孫子、安國君嬴柱20多個的兒子中很普通的一個庶子,被送往趙國邯鄲作為質子。秦莊襄王在邯鄲過得潦倒落魄,但衛國大商人呂不韋卻認為他「奇貨可居」,兩人通過一番運作,取得了安國君寵姬華陽夫人的信任,秦莊襄王最終被父親安國君立為繼承人。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已是秦太子的安國君繼位為王,是為秦孝文王,嬴楚被封為秦太子。一年後,秦孝文王去世,嬴楚如願即位,是為秦莊襄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周 的精彩文章:

楚國八百年的歷史原來這麼簡單(三)——浴火重生
揭秘匈奴、契丹被中原王朝收拾後為啥都愛欺負歐洲?因為有優越感

TAG: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