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稱雄東方的大唐帝國為何在恆羅斯敗給了阿拉伯

稱雄東方的大唐帝國為何在恆羅斯敗給了阿拉伯

文/寂寞的紅酒

大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是公元8世紀世界上最強盛的兩大帝國,一個稱雄東方,一個稱霸西方。作為當時的世界兩大霸主,兩大帝國可以說勢均力敵,就像冷戰時期的美蘇一般。依仗強大的國力,兩大帝國都在瘋狂的拓展國土,最終兩大帝國在中亞相遇,並爆發了激烈的交鋒。在最具有決定意義的恆羅斯之戰中,大唐帝國敗給了阿拉伯帝國,從此不斷收縮實力,並逐漸退出了中亞。那麼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為何會輸給阿拉伯?

首先,雖然大唐帝國在恆羅斯輸給了阿拉伯帝國,但並不能表明阿拉伯帝國強於大唐帝國。恆羅斯之戰只是大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爭奪中亞的戰役之一,兩國其實在中亞爆發了多次戰爭,戰爭的結果是唐軍勝多輸少。當時的中亞主要分為三大勢力,大唐、阿拉伯和吐蕃。其中勢力最大的就是大唐帝國,大唐帝國在中亞擁有最高的宗主權,還控制著北部和東部的廣大地區。由於大唐帝國在中亞的勢力最大,因此吐蕃人和阿拉伯人走到了一起,兩國聯合挑戰大唐帝國的權威。但儘管如此,在雙方的拉鋸戰中,阿拉伯人和吐蕃人仍然處於下風。但這場戰爭是一場全方位、持久的戰爭,安西四鎮距離中原核心地帶有千里之遙,而且路途不便,大唐帝國很難有效的支持安西駐軍,僅僅運送糧食就足夠讓人頭疼,運一斤過去路上得吃十斤,兩萬多人吃飯就得幾十萬人運,所以在西域的爭奪戰中安西駐軍只能靠自己。由於吐蕃人不斷在河西和四川地區搗亂,阿拉伯人從南部不斷向北推進,而大唐帝國又要應付契丹、新羅等諸多敵人,所以在中亞的爭奪戰中大唐帝國越來越力不從心,並最終落敗,恆羅斯之戰其實只是這場爭霸戰的一個縮影。如果這場戰爭發生在中原地區,即使吐蕃和阿拉伯人加起來,大唐也能揍得他們懷疑人生。

其次,大唐在安西四鎮的駐軍數量是比較少的,只有兩萬餘人,而且主要靠屯田、征繳等方式自籌糧草。不過這兩萬多邊軍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把西域諸國收拾的服服帖帖的,這也是大唐應對吐蕃和阿拉伯人的底氣。恆羅斯之戰前,大唐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剛剛率軍翻越雪山千里突襲吐蕃屬國小勃律,又討伐了石國,高仙芝和大唐的威望在西域達到了頂峰,這也造成了高仙芝的自信心和野心急劇膨脹,所以高仙芝頭腦發熱,率領2萬邊軍和1萬餘葛邏祿等部落的僕從軍先發制人,奔襲700里主動進攻阿拉伯聯軍。阿拉伯人聞訊迅速調集軍隊,拼湊了7萬多人的聯軍進行抵抗。儘管高仙芝在兵力上明顯佔了劣勢,但雙方卻打了個旗鼓相當。但沒有想到協同作戰的葛邏祿人臨陣倒戈,直接導致了唐軍在恆羅斯之戰的失敗。

最後,儘管恆羅斯之戰大唐帝國戰敗,但高仙芝並不服輸,他帶著殘部逃回安西後,很快收攏部眾、調兵遣將,準備和阿拉伯人重新決戰,但由於副將李嗣業的勸阻,高仙芝放棄了反攻的想法。兩年後,封常清接任安西節度使,封常清重整旗鼓,厲馬秣兵,攻佔大勃律(今克什米爾),準備和阿拉伯人和吐蕃人再次決高下,恢復大唐帝國在中亞的勢力。但他的計劃還沒來得及實施,安史之亂爆發了,安西四鎮精兵被抽調到內地,造成安西四鎮守備空虛。吐蕃人趁機進攻在西域和河西等地,使得安西四鎮與內地的聯繫斷絕。由於大唐正在平定叛亂,無力顧及西域,所以安西四鎮成了飛地。不過堅守安西的大唐將士雖然斷絕了和中原的聯繫,也得不到任何有效的支援,但他們並未屈服,與吐蕃人、阿拉伯人以及突厥人進行了頑強的抗爭,一直勉力支撐了半個世紀。公元808年,吐蕃大軍圍攻安西駐軍最後一座城池龜茲,數千白髮蒼蒼的大唐軍卒在郭昕的帶領下,寧死不降,全部壯烈殉國,大唐的旗幟最終在西域倒下。大唐西域守軍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動捍衛了大唐帝國和唐軍的尊嚴。正所謂,少壯從軍去,歸來皆老兵。為我華夏好山河,陌刀永衛大唐魂。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唐史》、《隋唐史》、《《新疆通史》研究叢書:唐安西都護府史事編年》、《新唐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寂寞的紅酒 的精彩文章:

德意日鐵三角有多鐵?並非鐵板一塊,各有各的打算
曹操收編了幾股野勢力,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

TAG:寂寞的紅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