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知了風俗古已有之 曾是帝王宴上的菜肴 為了羽化升仙
我們所說的知了,學名叫蟬,是蟬科昆蟲的代表種類,而被人們大肆搬上餐桌的,其實是那些剛出土、羽化後不久的老熟幼蟲。吃知了的行家基本只吃蟬的幼蟲,從來不吃成蟲,據他們說,知了越年輕肉質越鮮美,老知了外殼較硬,肉質粗糙無味。所以上桌的,基本上是知了中的「年輕一族」。
北方人一般難以接受將黑乎乎的知了搬上餐桌,感覺讓人毛骨悚然;而大多數南方人則見怪不怪,稱吃知了並不是什麼稀奇事,不用太過大驚小怪。其實吃知了並不是這兩年才開始興起的飲食文化,這種風俗古已有之,不少歷史古籍中也有關於吃知了的記載,如《詩經·大雅·盪》中的「如蜩如螗」;《毛詩陸疏廣要》里的「蓋蜩亦蟬之一種形大而黃,昔人啖之」;《禮記·內則》中記載的「爵、晏、蜩、范」,經漢代鄭玄注釋,即「蜩,蟬;范,蜂。皆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之意。可見,至少在秦漢以前,知了不僅是一種可以吃的昆蟲,而且還是帝王筵席上的佳肴。除此之外,古籍中還詳細記述了知了的多種吃法以及挑選方式,比如在所有的知了中,年輕的成年雌性口感最佳等等。這些先人總結也從側面說明,知了不僅在秦漢時期就被搬上餐桌,而且從古時就得出年輕的成年雌性知了口感最好的結論,可見先人們並不只是因為好奇而隨便一吃,在吃知了這件事上也下了一番功夫。
古籍除了對吃知了這種風俗有所記載以外,對知了這種特殊食材的製作也有記載。比如北魏的《齊民要術》中的「蟬脯菹法:追之,火炙令熟,細擘下酢。又云:蒸之細切,香菜置上。又云:下沸中即出,擘如上香菜蓼法」,這幾句古文簡要介紹了古時烹食知了的方法主要有炙、蒸、瀹三種,即烤、蒸、煮。
其實不僅中國人喜歡吃知了,據史料記載,古代希臘和羅馬人也有掏取泥土中幼蟬,將其製成美味佳肴的歷史。由於知了在變為成蟲前需要在地下蟄伏多年,無法人工養殖,產量極低,所以和古中國一樣,在古希臘和羅馬吃得起知了的人,除了皇室以外,也就剩下些達官顯貴了。
將知了食之入肚 為了願望?為了長生?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吃知了?其實我覺得它並沒有人們口中說的那麼美味。」26歲的義烏人施定強在去年嘗試了一次知了大餐後,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從古時君王宴席到如今求異嘗鮮的小部分人,在人們日常的飲食習慣中,吃知了絕對算得上是小眾中的小眾。直到近兩年,知了才被大量搬上餐桌,成為少部分地區人們夏季不可不吃的美味佳肴。在古時,古人將玉蟬放入死者口中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復活,以求庇護和永生,卻不知這象徵著復活與永生的知了,成為如今佔據夏日餐飲高地的一面旗幟。
古人到底為何要食蟬?這些遠離人類主流食物鏈之外的食物,到底是因為什麼被古時的權貴之客吃進嘴裡?其中答案或許能從司馬遷的《屈原列傳》中得出一二:「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這兩句詩是司馬遷為讚美屈原行廉志潔而作,拿蛻於淤泥而不染的蟬作為比喻,對比讚頌屈原的高潔。由此可見,在古代文人墨客的心目中,象徵高潔的知了有著極高的地位。不僅在司馬遷的史書中,淮南王劉安也把對蟬的喜愛寫進了《淮南子》,「蟬蛻蛇解,游於太清,輕舉獨往」,這是一句誇讚人瀟洒的話,大意就是這人像蟬一樣擺脫了軀殼的束縛,在精神上得到了完全的自由。
除了象徵高潔和自由以外,知了更是鳴叫在古時人們的長生之夢中。有了漢武帝追求長生不死之術的帶頭,底下的老百姓也開始做起了永生的白日夢。古代自然科學落後,人們自然無法理解在地底蟄伏多年,最終卻能破殼而出獲得新生的知了到底是何方神聖,便把心中對於長生不老、羽化成仙的全部念想寄托在這脫胎換骨的知了身上。在東漢班固的《終南山賦》中,就有這樣的記載:「彭祖宅以蟬蛻,安期饗以延年,唯至徳之為美」。
既然知了在古代就有高潔、自由、長生之意,那古人將其烹制而食,將美好的心愿食之入肚,這種奇特的飲食習慣似乎也是一件水到渠成、理所當然的事。
※最長壽皇帝,熬死9位皇帝才繼任,熬死兒子後只能傳位給孫子
※中國新原創作品展|古代軍事間諜工具四大發明,你知道幾樣?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