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成語每日一薦|議不反顧應該怎麼用,你知道它的典故嗎?

成語每日一薦|議不反顧應該怎麼用,你知道它的典故嗎?

1.議不反顧 [yì bù fǎn gù]

基本釋義:指為了正義奮勇向前,不回頭、後退。議,通「義」。

出處:《文選·司馬相如》:「觸白刃,冒流矢,議不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讎。」《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作「義不反顧」。

典故:

司馬相如是西漢時期的一位才子,不但會擊劍撫琴,更擅長寫詩作賦。他的才華深得漢武帝賞識,因此把他留在自己身邊做官。這個時候,剛巧趕上鄱陽令唐蒙在修治西南蜀道。唐蒙徵集了很多的民工,還把他們的首領給殺害了。這引起了巴蜀人民的不安和驚恐,於是發生了一場騷亂。這件事傳到漢武帝那裡後,他立即派司馬相如去安撫民眾。為了給巴蜀人民一個交代,漢武帝還要司馬相如寫一篇文告,向他們好好作一番解釋。司馬相如照漢武帝的吩咐寫了一篇文告,其中有這樣的一段話:「調集民夫、士兵修築道路是應該的,但是驚擾了大家並不是陛下的本意。士兵作戰的時候,應該迎著刀刃和箭鏑而上,絕不容許回頭看(就是義無反顧的意思,原文就是此成語),寧肯戰死也不能轉過腳跟逃跑。你們應該從長計議,急國家之難,盡人臣之道。」司馬相如處理這件事的方式非常得當,騷亂很快就被平息了,修路的工程又得以順利進行下去。漢武帝因司馬相如辦事得力,非常滿意,便拜他為中郎將,輔佐自己。

2.羞與為伍 [xiū yǔ wéi wǔ]

基本釋義:羞:感到羞恥;與:跟;為伍:作夥伴。 比喻把跟某人在一起認為是可恥的事。

出處:《後漢書·黨錮列傳》:「逮桓靈之間;主荒政繆;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

典故:

秦末漢初時,由於漢王劉邦能夠招賢納士,廣羅人才,所以許多有本領的謀士、大將紛紛投在他的門下。在這些人才中,韓信是一個突出的人物,曾被蕭何稱為「國士無雙」的難得之將才。在滅秦和楚漢戰爭中,韓信充分發揮了他的軍事才能,為後來西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由於韓信功高勢大,引起了不少人的妒嫉,也引起了劉邦的不安。漢朝建立不久,有人向劉邦報告,說韓信想謀反,劉邦用計逮捕了他,後因查無實據,才放了他。韓信雖然被釋放並封為淮陰侯,但心中總是悶悶不樂。他始終認為自己功勞大,本領高,對其他一些大臣和將領都看不上,便經常告病不上朝。他眼見周勃、樊噲、灌嬰等人人前一套,人後一套,更是不願意和他們一塊兒上朝。有一次,韓信從樊噲的門口經過,樊噲很殷勤地把他請到家裡,很客氣地說:「大王肯光臨敝舍,臣下我感到十分榮幸。」韓信本來就瞧不起樊噲,現在見樊噲虛情假義地來這一套,越覺討嫌,坐了一會兒,就告辭了。樊噲跪著把韓信送走。韓信一出大門,笑了笑說:「我真丟人,這一輩子竟然同樊噲這樣的人在一起共事!」,「羞與噲伍」即以和樊噲這樣的人在一起共事感到羞恥,據此,人們引伸出「羞與為伍」這句成語,表示恥於同自己所輕視的人在一起。

相關成語:羞與噲伍 與噲為伍 引以為榮

3.靡靡之樂 [mǐ mǐ zhī yuè]

基本釋義:指柔弱、頹靡的音樂。

出處:《韓非子·十過》:「此師延之所作,與紂為靡靡之樂也……先此聲者,其國必削。」《史記·殷本紀》:「於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

4.鼎成龍去 [dǐng chéng lóng qù]

基本釋義:指帝王去世。

出處:《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曈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

相關成語:鼎成龍升 鼎湖龍去

5.攻苦食淡 [gōng kǔ shí dàn]

基本釋義:攻:做;若:艱苦;淡:清淡。做艱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勵。

出處:《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呂后與陛下攻苦食啖(淡)。」

相關成語:攻苦食儉 攻苦食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茶通古今(三)——因為秦朝,巴蜀之地才能名揚全中國|億仝茶業
要是沒有他,就沒有我們漢族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