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愛之名「綁架」你的「愛」

以愛之名「綁架」你的「愛」

平時,我們都會說誰誰以愛為名綁架我,傷害我,可我們不曾想,這句話的前提是:自己是對方在乎的人,不然,誰有那美國時間去綁架你。

這世上,愛一個人,在乎一個人,每個人的表達方式都不同,有的明了,有的含蓄,有的無痕,有的暴虐,或許我們接受不了某些形式,但對於「愛」我們卻難以否認。

印象中最深刻的一篇文章是,普通話測試中提供的一篇美文——艾爾瑪·邦貝克的《父親的愛》,初讀文章,開頭就是一句:「爸不懂得怎樣表達愛,使我們一家人融洽相處的是我媽。」心頭有共鳴,可越往後讀越心疼,父親真的不懂得表達愛嗎?一句「你以為這是什麼車?旅遊車?」戳中內心,瞬間淚崩。

原來,從來都不是父親不懂得表達愛,而是我們從未去用心感受,接收他付出的愛。

現在,坐在餐館裡,走在大街上,時常會聽到這樣的對話:

「你說我媽怎麼回事啊,我不回家的時候老念叨我回來,我一回來,天天擱家嫌棄我,一天說我八百遍……」

「對,我媽也是這樣,你說我放假好不容易能睡個懶覺,她就老早把我趕起來,我回家之後就沒睡過一個自然醒……」

誰家的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疼愛的同時卻也寄託著希望。只不過,父母的表現參差不齊而已。

懂孩子的父母溫柔地引導教育,不懂孩子的粗暴地呵斥制止,當時產生的效果可能會相似,但長久以往的作用卻截然不同,從心底間真心接受,並且想改變的力量是強大的;而被迫做出臨時更改的行為是無法長遠的,同時,也夾帶著憤懣、埋怨等不利用和諧相處的負性情緒,醞釀之後,發酵成強力火藥,只待不經意的一抹火苗出現點燃導火索,「嘭」的一聲,情感被炸得分崩離析,災難現場的重建不太容易,就算恢復重建,卻也不再是當初的模樣了。

作為孩子,在抱怨被父母以愛之名綁架的時候,一定要回過頭去看看愛著我們的父母,看看他們如今的模樣和自己年幼時候的模樣,對比之後,再去表達。

孩子讀書的時候,世界單純,父母操的心也簡單;隨著時間流逝,孩子長大,接觸的世界變複雜了,父母操心的事宜也隨之繁瑣起來。孩子的年齡一天天增長,父母開始緊張,從畢業之後,找工作,找對象,結婚,生孩子,養孩子……父母的牽掛更多了。

作為子女,總是會說「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其實,並不是,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是需要被感知,被在意的。所以,父母一直都在期待收到孩子的回報,而這份回報卻很簡單,就是「我用自己的幸福去表達、去回應你們的愛」。

想不被「綁架」,就別給父母機會,只留給他們享受幸福的時間就好,讓他們覺得自己只需要對孩子表達愛就可以了,那些用來思考如何「綁架」你的時間通通去變成屬於他們自己的時光。

2018年2月13日 8:40 於會寧小屋

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童年的太陽 的精彩文章:

永遠的屈辱(1)

TAG:童年的太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