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抗日時期的春節:文娛不過是苦中作樂,春聯了說明一切
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的鐵蹄玷污了中華大地整整十四年!
即便是春節,對於侵華日軍來說,也不如殺人放火振奮人心,但對於飽受欺凌的中國人來說,春節,依然是心中最神聖的圖騰:
在遼寧老人李連舉的日記中,他的1941年春節是這麼過的:
「1月26日,大年三十。。。更高興的是,我家從村裡託人買了幾斤粳米,在除夕這天早晨偷偷吃的。為防止日本人和警察發現,剩下的也得藏起來,母親為了這頓飯,提心弔膽了好幾天。」
對於他來說,偷偷吃幾口米飯就是最大的幸福,只是這個心愿甚至殃及性命!
和李連舉相比,稍微安寧的杭州人民就幸福多了,家裡唯一一隻母雞下的蛋,養了一整年的豬,還有從幾里地外挑水澆的青菜······只是他們選擇獻給當地的抗日部隊!
而在鋼鐵長城鑄就的延安,年味更濃了:
在這裡部隊與群眾共度春節,為了烘托氣氛,中央機關甚至演了幾晚的戲,當然群眾百姓們也能前來觀看;
和戰士們相比,百姓們自然不熟悉部隊禮堂,這樣自然演變成了「幹部戰士坐在前面,老鄉們坐在後面,最前面的兩排座位給中央首長留著!」
當毛主席看到這幅場景時,當即號召戰士們讓座,「同志們,老鄉生產都很忙,看戲機會少,而且要跑很遠的路(來這裡),不容易呀!我們應該讓他們坐在最前面看戲。」
吃粳米、看戲,對於今天的我們不過是日常生活罷了,但對於那個年代的百姓們充其量不過是苦中作樂罷了,鬥爭革命流血犧牲才是他們的日常生活,正如家家戶戶貼的春聯那樣: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大丈夫獻身衛國;聞勝勿驕聞敗勿餒,好男兒壯志凌雲。
齊心協力抵禦外侵,能戰始能言和;節衣縮食捍衛國家,有國然後有家。
為整個民族求解放;從長期抗戰謀復興。
躍馬白晉對敵舉行反掃蕩
仗劍太行保我抗日根據地
反對防共團
參加子弟兵
。。。
所以,珍惜吧,現在才是我們應該有的春節!
※剛出土的兵馬俑:15秒氧化,4分鐘褪色,面對瑰寶我們無能為力
※這是揚州博物館鎮館之寶,1976年賣價十八元,日本出價3億美元
TAG:閑趣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