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出蜀:山月秋江動離情
公元724年,24歲的李太白決定離家遠遊,出去闖世界。
此前,李白已隱居江油匡山讀書十年,自詡「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期間,還系統學習了劍術、道術、縱橫術,並學會了馴鳥。
匡山即今之戴天山
在離別家鄉之際,李白寫下了七律《別匡山》:
曉峰如畫參差碧,藤影風搖拂檻垂。
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隨。
看雲客倚啼猿樹,洗缽僧臨失鶴池。
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
前六句描繪了山林如畫的景緻與漁樵耕讀的愜意,末兩句表達了「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願望。「盛世無隱者」,於是「書劍許明時」,李白要去建功立業,成就身前身後名。李白不知道,上天將會給他最好的,除了他心心念念的「功業」,那是他一輩子也追求不到的。
李白二十歲時曾短暫離開匡山,出遊成都和峨眉山,留下詩作《登錦城散花樓》與《登峨眉山》。
散花樓
此次,李白再次遊歷了成都,又在峨眉山盤桓了一個多月,結識了高僧懷一。懷一贈送給他一冊陳子昂詩集。
終於到了離別的時候,這一次真的要離開家鄉蜀郡了。縱然胸懷「已將書劍許明時」的志向,憧憬著遠大前程,但獨自一人將投身到那未知的茫茫世界之際,即便曠達如李太白,也難免心懷忐忑。
如此,就有了這首《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此時,李白應該已經身在青衣江中的客船上,回首仰望,山似峨眉,半個月亮爬上來,心中莫名的失落,隨之眼波低垂,望向流淌不息的江水,月影被江水沖刷得支離破碎。正所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尚未離鄉已望鄉。夜已深,舟已發,家已遠。望月月無影,客船向三峽;思家不見家,獨自下渝州。
山似峨眉
在中國古典詩歌意象中,「月」往往意味著思念,有「思鄉」,如「月是故鄉明」;有「思人」,如「千里共嬋娟」。「秋」往往意味著「愁」,如「秋風秋雨愁煞人」。末一句中之「思君」,唐詩註解者多以為「君」即「月」,其實也是無可無不可,但李白此處的峨眉山月,俱是故鄉景物。如此說,李白可是在思鄉?是,又不是。李白可是已有鄉愁?貌似有,其實無。
此詩用山、月、秋、夜、江、影等意象,烘托出淡淡的、莫名的閑愁。所謂閑愁,不是真愁,只是一勺不確定的憧憬,摻兩滴前程未卜的忐忑,和上几絲似是而非的鄉情,調出的一杯名為「敢問路在何方」的雞尾酒。
平羌江即今之青衣江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李白在四句二十八字中,連用了五個地名,在詩藝教條主義者看來,此為詩家大忌。他們認為,七律中一句不可用兩件事或物,一篇中不可重複使用一件物或事。王維的七律《早朝》寫得氣象恢弘,雍容偉麗,卻因為詩中八句用了五次衣冠名物,就被這些人不斷地詬病碎碎念。
王維《早朝》: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放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李白此詩四句就用了五個地名,又如何呢?用了也就用了,那些聒噪的理論家永遠也成不了詩仙與詩佛。
日本人繪製的李白出蜀路線圖
詩中峨眉山、平羌江、清溪,都是蜀中景物,其中平羌江即為今之青衣江;三峽、渝州則是巴郡之地,渝州即為今之重慶。五地名連用,配合秋夜月影的天氣與天象,渲染出一幅清麗流動的「秋江夜行圖」,讀來韻味流暢,絕無滯礙隔膜之感。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離別故土前的最後一瞥,也是他走進大時代的第一聲輕呼。此時的李白還不知道,大唐盛世將會因為有他而更加絢爛多彩,更加令人神往。
TAG:泥古丁亂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