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說說過年的那些民俗

說說過年的那些民俗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隨著戊戌狗年春節腳步的臨近,燈籠、年畫、春聯等把街頭巷尾裝扮一新,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濃。殺年豬、備年貨、貼春聯、放爆竹……這些有趣的年俗、民俗,新風雅韻不斷傳承,使春節的味道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發酵回味。在您的記憶里,不知是否也有別樣的民俗、不一樣的年味兒呢?

說說過年的那些民俗

踩歲 李濱聲 繪

除夕黃昏以後置芝麻秸於院中,備出入踐踏踩碎,據考原寓意踩祟。

春節俗稱過年。年,古時又叫歲。我國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便以歲紀年,那時把木星走完一周定做一歲,歲首則有各種喜慶活動。漢武帝太初元年創立了太初曆,俗稱夏曆,確定正月為歲首,初一叫元旦。後來為了避免與陽曆的元旦相混,把民間傳統的元旦叫做春節。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一般認為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末的祭神祭祖活動。農曆的正月(一月)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時間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下旬),所以定名為春節。節日具體時間最後的確定,應該跟這個時間對農業勞作影響最小有關。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 日,月小為29 日),稱之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在一起吃年夜飯,年夜飯以後有熬年夜(守歲)和發壓歲錢的習俗,表示從農曆上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來年的第一天,因此,對這一節日又稱之為過年。

說說過年的那些民俗

送財神 李濱聲 繪

送財神為貧家孩子於歲尾至除夕黃昏前,挨戶分送躉來的財神碼子,討些小錢的勾當。

在民間,特別是農村地區,有小年和大年之別。大年,從臘月最末一天開始,一般認為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為止,亦有未出正月就是年的說法。但各地仍有差異,如:(1)指農曆春節,有時包括除夕和節後數日。元乃賢《新鄉媼》詩:「數來三日當大年,阿婆墳上無紙錢。」(2)四川、貴州等部分地區指農曆正月十四(即元宵節前一天)為大年。(3)有些地區只指臘月三十為大年。大年三十到來之前,別的門飾可以不要,但一定要貼上一副紅彤彤、喜洋洋的對聯。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即使常年在外工作的人們,此時也一定要趕回家團聚。中國人的傳統里有形形色色的飯局,但天字一號重要的當屬大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飯。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除一般年俗外,逛廟會則為舊時各地過年的重要習俗。

說說過年的那些民俗

廠甸廟會 李濱聲 繪

老北京過大年,廠甸是最為熱鬧的去處。廠甸的形象代表是風車、大糖葫蘆。但有時限,只在十五以前。

說說過年的那些民俗

白雲觀廟會 李濱聲 繪

北京大年正月正,逛廟最重要是白雲觀。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指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夜, 因常在陰曆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舊時,大年三十叫歲除,所以是日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詩:「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祥瑞圖案的新衣。其俗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活動。據《呂氏春秋·季冬紀》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所撰的《風土記》。這一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好日子。北方風俗較為一致,過年包餃子;而南方各地則不同,或做年糕,或包粽子,或煮湯圓,或吃米飯等,年俗不一。餃子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說說過年的那些民俗

守歲 李濱聲 繪

舊時除夕通宵達旦徹夜不眠,據稱可一年精神。

大年夜全家大小,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一起聚餐,叫做圍爐。圍爐是我國閩南及台灣地區一種傳統的民族民間風俗,蘊涵並凸顯著團聚、團圓的主題和基調。參加圍爐的人,不論大小,桌上的每樣菜都得下筷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徵性地喝一口酒,以討吉利。圍爐時桌上的每樣菜都是很有意思的:魚圓(丸)、蝦丸、肉圓取意「三元」,象徵一家人團團圓圓;蘿蔔,台灣和閩南一樣均叫做菜頭,意為好彩頭,有吉兆祥瑞之意;全雞的雞,台灣語諧音家即食雞起家;一些油炸食物,因為經過油煎火炸,以示家運興旺、紅紅火火;蚶,台灣語解作胖,吃蚶,取意發財發福。圍爐進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凈連根煮熟後,吃時也不咬斷,而是從頭到尾,慢慢地吃進肚裡,以祝福父母長壽。圍爐時,如果家裡有人外出,來不及趕回,也要空出一個席位,把這個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大小對他的思念。

說說過年的那些民俗

李濱聲 繪

拜年是中國民間春節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清人顧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依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通常是正月初一,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以吉祥語向對方祝頌新年,卑幼者必須叩頭致禮。主人家則以點心、糖果、紅包(壓歲錢)熱情款待之。傳說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把它叫做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後把大門關上,躲在家裡,直到初一早晨,年飽餐後揚長而去,人們才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拜年不僅古今盛行,兄弟民族同樣流行。藏族同胞拜年時,要敬獻哈達;回族同胞拜年時,要互送香油;布依族青年男女相互串門拜年,結伴遊玩,盡興方歸。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簡訊拜年、電話拜年、郵件拜年和視頻拜年等。

說說過年的那些民俗

壓歲錢 李濱聲 繪

過大年給兒童的壓歲錢,原為「壓祟錢」,是以方孔制錢六枚編成的「方勝」形的掛件。民國建立,銅板(俗稱銅子)取代了方孔的制錢,因為無孔不能再編「方勝」形的掛件,改為給兒童六個銅子。逐漸也有給一毛兩毛的,富有人家的兒童甚至能得到一塊大洋。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相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凶為吉。壓歲錢的風俗源遠流長,它代表著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是長輩送給孩子的護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裡健康吉利。漢代,出現了專門用於佩戴玩賞的錢幣狀避邪品。唐代宮廷里,春日散錢之風盛行。宋元以後,過年給孩子「壓歲錢」已成為民俗。明清時期,「以彩繩穿錢編為龍形,謂之壓歲錢」。所以,清人吳曼雲《壓歲錢》詩云:「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錫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民國以後的壓歲錢基本和今天很相像了。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學慣用品和生活用品,新的時尚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都很普遍,濃色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廣大民眾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是一種祈福民俗事象。年畫,跟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經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歷史上,我國形成了三個年畫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它們分別代表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現今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女。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習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景。民國初年,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合二為一,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說說過年的那些民俗

借元寶金馬駒 李濱聲 繪

借元寶金馬駒為正月五顯財神廟所售耍貨,寓意吉祥,財源茂盛。

春聯俗稱門對、春貼、對聯、對子,雅稱楹聯。喜慶的大紅春聯貼在門上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它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辟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發展為春聯。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文學形式。傳說春聯的普及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辟邪之意,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 服孝未滿) 用白、綠、黃三色。春聯與門神的功用相當,只是春聯由神荼、鬱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則沿著繪畫方向發展。二者都具有祈福、辟邪、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

說說過年的那些民俗

先生肥狗胖丫頭 李濱聲 繪

舊時有人家應酬多,常僱傭賦閑文人代寫喜壽賀聯賀帳。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現在許多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俗。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威武的象徵,所以,我國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上門來的鬼魅戰鬥。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門的旁邊,故家家戶戶於春節戶懸桃符,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上。東漢應劭《風俗通》中引《黃帝書》云:上古有神荼、鬱壘二兄弟,居度朔山。山有一桃樹,樹蔭如蓋。每天他們在這樹下檢閱百鬼。如有惡鬼為害人間,便縛之喂虎。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有詩云:「當年惡夢驚唐王,秦瓊敬德守門旁。傳到草民小茅舍,也請將軍佑吉祥。」《西遊記》中便有唐王做惡夢,要秦瓊、尉遲敬德守宮門的故事。

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窗花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以神話傳說、戲曲故事等數量較大。另外,花鳥蟲魚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見。新春佳節時,許多地區的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各種剪紙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窗花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喜氣洋洋,體現了窗花古老而豐富的文化內涵。窗花比其他剪紙樣式更能代表剪紙的藝術語言,作為節日的一種民俗活動事象,更重要的是成為人們審美交流的對象和載體。

(本文節選自《一本書讀懂民俗常識》,中華書局2015年出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詩歌網 的精彩文章:

雪女詩集《無盡的長眠有如忍耐》出版
新時代文學「新」在哪裡

TAG:中國詩歌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