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首公開反隱身雷達數據:沒想到可在這麼遠發現F22

中國首公開反隱身雷達數據:沒想到可在這麼遠發現F22

隨著我國殲20的投入現役,關於「隱身」技術的神話越來越多,好像全世界的雷達都失去了作用。有識之士指出,目前美軍已經裝備了世界上最多的隱形飛機,那些沒有裝備隱形飛機,或者裝備數量大大少於美軍的空軍難道就無法打仗了嗎?今天,我們就來好好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其實,我國的電子工業部門進行了不懈努力,已研製出了多款反隱身雷達,並在珠海航展和雷達展上公開展出,一系列消息指出,我國研製的自用版本以及出口版本的多型號反隱身雷達,曾經多次發現並跟蹤在我國附近飛行的F/A-22A戰鬥機,但更進一步的細節並沒有說明。軍事專家告訴記者,在現代戰爭中,隱身技術已被應用於研製隱身飛機、隱身導彈、隱身艦船等各種隱身武器,並投入戰場使用。隨著隱身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在未來戰場上將出現愈來愈多的各種隱身武器,這將大大提高武器裝備的生存能力、突防能力和作戰效能。

隱身技術實際上打破已形成的常規武器技術上的「攻防基本平衡」,推動武器防禦系統中的各種探測系統發生重大變革,並促進反隱身技術的發展。隱身飛機主要是針對0.2GHZ至29GHZ波段,受隱身原理的限制,隱身飛機難以做到針對米波隱身,反輻射導彈也因為同樣的原因,無法對其進行打擊。例如在1999年爆發的科索沃戰爭中,被擊落的美軍F-117A戰鬥機據說就是先被特工偵查其起飛後,報告給塞爾維亞軍方,賽軍方適時開機一部米波雷達,米波雷達發現目標後將數據傳給防空導彈,最後將其擊落。而在敘利亞內戰期間,諸多敘軍先進雷達都被美軍的防輻射導彈摧毀,只有一部米波雷達還在頑強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軍事專家陳忠告訴記者,除此之外,戰鬥機的隱身技術不僅僅包含對戰鬥機表面結構和材料的雷達隱身設計,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隱身設計方向——射頻隱身,值得反隱身武器加以應對。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射頻隱身是指機載雷達、通信導航識別、數據鏈和電子戰等機載電子設備抵禦射頻無源探測、跟蹤和識別,以減少射頻無源探測系統的作用距離及跟蹤制導精度的隱身技術。目前,美國已經全面掌握了各類機載電子設備輻射能量的自適應控制技術、射頻隱身波形設計等射頻隱身技術,並且為新一代的主戰飛機配備了射頻隱身性能良好的機載電子設備,簡單講,例如美軍F-22和F-35戰鬥機採用綜合射頻技術,可以在作戰中保持「絕對靜默」飛行狀態,常規反隱身武器是無法對其有快速反應的,必須使用新的技術才能夠加以制衡,實際上,我國38所(華東電子工程研究所)吳劍旗團隊經過多年苦心研究,其DBF體制三坐標米波雷達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一些公開刊物上描述稱,「該雷達針對的主要是五代隱形戰鬥機,這種戰機具有超低雷達反射面積、超音速巡航、超高機動性的特性」。

無獨有偶,作為38所的老對手,14所(南京雷達技術研究所)也研製成功了多型同樣機制的三坐標米波雷達,據資料稱,其研製的米波三坐標雷達共6個模塊,有兩個天線,一個天線座,一台電子設備,兩個大功率電源車共6個運輸單元 ,適合於公路、鐵路、船舶、飛機等方式運輸。戰時兩個天線快速拼接在天線座車上,形成高約20米,寬約16米共有600個有源米波相控陣天線單元,1小時內可以完成架設/撤收。所有的數字回波信號通過光纖送至設備艙工作站進行複雜的演算法處理,可抗5台干擾機同時發射干擾信號,最遠能發現550公里的非隱身目標。雷達轉動時最大發現目標數112個,不轉動時發現最大目標數42個。

該文稱,普通雷達反射截面積僅為0.01平方米的F/A-22A戰機,在米波波段會急劇擴大到0.4平方米,最大發現距離為280到383公里,即使保守計算,F/A-22A戰機在米波波段雷達截面積為0.1平方米,最大發現距離為也為280到383公里,這充分說明了現代化米波雷達對雷達截面積並不敏感,已經足夠滿足雷達對隱身目標遠程預警的需要。並且由於技術的進步,米波雷達解析度不高,測高精度不足,無法探測超低空目標都得到了解決,據稱,其精度已能識別兩架以超音速編隊巡航的F/A-22A戰機。除了可以識別隱身目標外, 該雷達還可以為反戰術導彈提供預警,可發現700公里外70公里高的彈道目標,能提供120秒的預警時間,最後,該型雷達還可以對細微的射頻隱身進行信號截獲,並與某型被動式反隱身探測裝置相結合,達到在遠距離定位B-2A和F-22戰機的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情視野 的精彩文章:

為何中國要參加美國舉辦的環太軍演?這幾件事沒中國不行
出大事了!美海空軍同時宣布推遲買F35:大家都沒想到

TAG:軍情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