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精微能量的再發現

精微能量的再發現

20 世紀初,物理學的主要議題轉移到了原子的本質和量子物理的研究中。到這時,「生命能」這種難以捉摸的議題無論以何種方式出現,都無法引起學界的興趣。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出現了一位離經叛道的醫學博士,他在歐洲接受教育,跟隨弗洛伊德博士學習心理學,並沉迷於研究生命的本質。他的名字是 Wilhelm Reich。本文對Reich的研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綜述,希望能供相關領域的人士參考。但所綜述的觀點並不全面,也不能完全代表我們自己的科學觀點,敬請知悉。

Reich 在 1930 年代做了大量實驗,試圖發現電流與生命之間的關係。1939年1月,Reich的助手用一盞本生燈加熱了一組白色的海沙樣品,直到樣品開始發光、膨脹,灼熱的高溫殺死了海沙中所有的細菌和微生物。隨後,Reich將樣品投入氯化鉀溶液中,靜置兩天觀察其變化。

按照實驗室的標準流程,他將樣品注射到了雞蛋培養基和瓊脂上,幾天後形成了一種黃色的培養液。Reich將培養液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了一種新的囊泡狀物。Reich將這種藍色物體稱為「沙團體(sand packet bion)」,簡寫為 SAPA。Reich發現,如果將沙團體放在癌細胞附近,它們會將癌細胞麻痹或是殺死

由於長期在顯微鏡下連續幾個小時觀察 SAPA,Reich的眼睛變得非常疼痛,後來發展成了嚴重的結膜炎。他是一位醫學博士,也是一位有經驗的醫學研究人員,已經習慣於在顯 微鏡上進行長時間的觀察,因此這種眼部炎症的發生很不尋常。他懷疑這些沙團體可能會放射出某種射線,但用鐳放射檢測器測試卻顯示並不存在射線。

Reich將含有這種物質的溶液放在顯微鏡的載玻片上,再把載玻片放在手上,在這個過程中他的皮膚並沒有接觸到溶液,但仍然出現了「大片的貧血狀斑點,斑點四周有充血痕迹」。他讓他的所有學生都重複了這個實驗,絕大多數人表現出同樣的反應。幾周之後,他的手出現了嚴重的紅腫發炎癥狀。他任務內是某種能量在起作用,但不是普通的 放射性物質。

同時他注意到,實驗室的氣氛變得沉重了起來。只要將窗門關閉超過一個小時的時間, 所有實驗人員都會感到莫名的頭痛。Reich將這種造成各種奇怪效應的能量稱為生命能(orgone,也有人譯為奧根),他後來意識到,這是高濃度生命能聚集的表現。之後他偶然發現,實驗室里的所有金屬物,包括剪刀、鉗子、針,都被磁化了。這是個顯著的現象,說明生命能可以改變材料的基本性質。根據磁物理學,對這種現象最好的解釋是生命能增加了材料(甚至是空間本身)的磁導率。如果增加的足夠大,非磁性材料也會顯示出磁性。這個現象也給如何檢測精微能量提供了一條線索,因為它的存在能改變其他材料的常規物理性能

Reich發現這種能量的性質與陽光非常類似。生命能對眼睛的刺激讓他想起了長時間凝視陽光所產生的刺痛感。不僅如此此,Reich還發現他的皮膚被晒黑了,儘管他穿了很厚的衣服。而此時他正處在挪威的冬春交際,也沒有去曬過日光浴。

這些現象使他開始猜想,實驗室里的沙團體所釋放的輻射可能與陽光存在某種聯繫呢。他突然想起,在實驗中被加熱的海沙一定在海灘上吸收了多年的陽光。是否存在這種可能性?有一種來自於太陽的能量被困在了沙子中,而加熱使這種能量釋放了出來,並因此形成了沙團體。換句話說,沙團體是否是來自太陽的生命能量的一種存在形式?Reich意識到這種想法有些荒誕,但他的發現不止這些。

Reich想要收集和存儲這些沙團體中釋放的能量,阻止它在環境中迅速擴散。為此,他製作了一個承載能量用的盒子。因為有機材料會吸收生命能,所以他使用了無機材料——鐵作為盒子的裡層。他希望鐵能將生命能反射並將它留在盒子內。但是,生命能有時也會穿透金屬,因此,他在盒子外層又包裹了一層有機材料,去吸收穿透金屬的生命能。於是,這樣一個裡層是金屬、外層是有機材料的盒子製作完畢,這就是後來著名的生命能量塔。下圖展示了它的簡圖。它是一個簡單的盒子,外層是木頭或其他有機材料做的,內層是薄鐵板。為了加強收集效率,也可以在內層和外層之間加入更多層。每一層都含有一個內層和一個外層,內層可以是金屬板,鐵、鋼線或鐵的氧化物,外層可以是棉花、毛織物、木頭或其他有機材料。

Reich設計的生命能量收集盒,具有一個用於觀察和測量的窗口。收集盒裡面的溫度T(O)通常外面的溫度T高。這種差異與生命能的濃度是成比例的,被定義為「生命能電位」或「生命能的電位」OP。(Reich, 1973)

通過大量的觀察,他發現,充滿生命能的盒子可以將電池的能量迅速耗盡。這種現象在一些特殊 地區也會經常遇到,如麥田圈、宗教聖地、鬼屋等精微能量集中地。Reich所發現的精微能量對於癌細胞的作用與磁南極的作用非常類似,因此,我們可以判斷生命能與正od,或「左旋撓場」相關。Reich對螺旋式移動的粒子的描述與歷史上特異視覺者和功能人所觀察到的現象十分相似。

根據Reich所述,這種盒子能夠收集了空氣中和陽光中的生命能。盒子裡面的溫度比外面平均高大概半攝氏度,這種溫度的差異會隨天氣條件變化。高壓條件下,在大氣中,天氣與高濃度生命具有一定相關性,他把這種情況稱作高「生命電位(Orgonotic Potential)」或「OP」。他認為雨雲循環的形成與生命能有密切聯繫,因為生命能(精微能量或od)會影響水的表面張力,也會影響水滴在雲中的形成和增長。

在Reich的實驗室里,如果要發生無磁性金屬的磁化,需要生命能要達到很強的水平。捷克發明家Pavhta發明了一種設備,可以用相似的方法用精微能量改變材料的磁性。他製作了一些小型設備,叫作PAD,這種設備可以產生高濃度的精微能量,它們中有一些可以把無磁性的材料,如黃銅、鋁,甚至是木頭變成磁鐵。

Reichenbach的發現中也涉及了生命能收集器的一些基本原理。他發現,金屬能夠被正od充能。通過在盒子裡面放置一塊鐵,能夠建立起選擇性地向里吸引空氣的正od環境,正od變成被困在空氣中的狀態,被這塊金屬環繞著。他做了多次觀察,最後認為生命能基本上與正od一致。

生命能在水上的效應印證了這種結論。把兩個裝水的容器分別放在真正的聚集器和用紙板製作的聚集器裡面,能夠證明生命能確實改變了水的表面張力。晴天時,生命能存在聚集在生命能盒子里的趨勢,其中開放碟子中的水蒸發量比紙板盒中的要少。雨天時,兩個盒子中的蒸發量是一致的,此時Reich發現盒子中幾乎不存在生命能。

降低蒸發量很有可能是由於水的表面張力增加引起的。水的表面張力增加與正od的出現相關。俄羅斯關於撓場的研究與這個結果是一致的。

還有其他方面支持這些結論。例如,正od使人感覺溫暖並有刺痛感,這也與在生命能聚集器中停留過的實驗者的報告類似。研究者們已經注意到,在聚集器里的人體也可以加速產生生命能。人體主要發射正od或左旋撓場,而生命能與左旋撓場是一樣的

此外,聚集器裡面的水銀溫度計表明,裡面的溫度超過外面的溫度最多達到1攝氏度。從俄羅斯的研究看,「左旋撓場」與正od是等同的,可以引起水銀的膨脹。這是溫度計中水銀膨脹並給出更高的讀數的原因,並不是由於溫度本身,而是正od的出現引起的。無論哪種情況,更高的溫度讀數與生命能聚集器里正od的出現是一致的。所有這些因素都與正od和生命能保持一致。

Reich製造了一個房間大小的生命能聚集器,將其作為一個實驗室。在裡面,他觀察到了一些令人驚奇的現象:當X射線被發射到充滿生命能的房間里時,出現了可以指示生命能密度的閃光。生命能本身也可以產生微弱的光,Reich能看見但用照相機卻照不下來,是一種發藍的顏色。放在生命能房間里一段時間(幾天或幾個星期)的相機膠片變得模糊不清,說明了某種能量出現過並留下了影像,而這些霧狀的照片圖像經常出現波浪形的圖案。

Reich還報告生命能盒子出現了其他不同尋常的現象。磁針被吸引在盒子中央的上邊緣,所以如果在盒子上邊緣的周圍放置磁針,它們的北極會指向盒子上平面的中心。相反,在盒子的底部,磁鐵的南極會指向中心。Reich說,這個操作對實際的磁場沒有做任何事情,僅是生命能的吸引。下圖中展示了這個操作。

由於生命能的吸引力不是磁性的,羅盤指針指向頂面上邊緣的中心

REICH所述,聚集器周圍精微能量的一些特徵

代表生命能聚集器的正方體頂部和底部的箭頭表示羅盤指針的方向。根據Reich所述,這樣的狀態是指針的生命能(精微能量)和盒子的生命能場之間進行相互作用。聚集器裡面精微能量電位OP最高,占卜者會發現有「能環」或「聚集環」環繞在盒子周邊。(Reich, 1973;Blasband, 2009)

此處盒子的中心顯示出「生命能電位」OP的增加。另外一個特別的特徵是,當精微能量集中時,出現了「靈環(dowsing rings)」或「能環(charge rings)」。有時會有超視覺人士發現它們環繞在生命能聚集器上,即圖中展示的環。當占卜杖經過時會產生反應,說明有能環的存在。

後續我們將對占卜的科學研究進行介紹,占卜經常能夠在探測精微能量方面發揮作用,而精微能量用普通方法是很難測量的。占卜時經常使用一對彎曲的金屬棒——「L型棒」或靈擺。通常,占卜人士必須提出一個問題。對於這裡的生命能聚集器,問題可能是針對生命能的出現。它的特點是,當占卜人徑直走向聚集器時,L型棒在一個區間內就會互相交叉。靈擺會在相似的區間內改變旋轉方向,從而產生了一些同心環線,像波浪一樣從聚集器蕩漾出去。

這樣的現象傾向於環繞物體發生,周圍累計了一定濃度的精微能量。在Tiller博士的實驗室中可以看到,這些能量圍繞在IIED處理的水周圍,同時還出現了環形的異常溫度波動。Roger Taylor博士發現了另外一種類型的精微能量聚集,稱之為「奧瑪斯(Ormus)」,也產生了這樣的靈環(dowsing rings)。我們將在後面的文章中進行介紹。而後續的文章中,我們也會提到,這種環在全世界各種聖地的巨石點也會出現,如石圈,那裡也聚集了這樣的能量。占卜者有時把它們叫做「能環(charge rings)」,但這裡的「能」指的是精微能量或生命能。

Taylor博士把這種反常現象叫作「相干中心」。根據俄羅斯的撓場研究,這種現場可能反映的是自旋運動的相干。在這個區域里,基本粒子的旋轉可以同步進行,這可能與環的周期性本質有關。

能產生火花的線圈或高壓變壓器能夠增加Reich聚集器里的生命能。當濃度提高後,他觀察到,「平均分布的生命能量看上去像藍灰色或藍綠色的雲,然後逐漸被一長串發藍光的『螺旋線』替代」,紫色或深藍紫色小點忽隱忽現。當生命能進一步增加時,細小的藍紫色光點出現了,聚集器的頂棚會更密集。在釋放之前,出現了高濃度的生命能,它們讓Reich想起了破碎的海浪。如果波浪破碎了,蓋革計數器上的計數率就會上升。下圖中展示了這種生命能的「破浪」現象的見圖。波峰與生命能霧海中的光亮點相對應。

生命能的個體並不是嚴格相等的。在這方面,它與基本粒子不同。它並不表現出被量子化的狀態,更像一種破碎海浪的狀態。

生命能的霧 「海」

聚集器里生命能隨時間的變化模式。它顯示出波浪狀,偶爾出現發光的強度峰。濃度沒有表現出量子化,更像是大海的波浪,這些波浪形成後直到達到頂峰並破碎。(Wilhelm Reich Infant Trust)

Reich認為,與電荷不同,高濃度生命能會吸引跟多同極的生命能。也就是說,它與電磁相比更像重力。而這也與俄羅斯科學家的撓場研究描述類似:能量的「類電荷」會吸引更多同極性的,相反極性的會互相排斥。因為有這種同類相互吸引的性質,生命能的濃度可以變得非常高。如果超過一定閥值時,它就會通過電子崩塌來釋放它的能量,如閃光。Reich還發現,在高濃度生命能中,絕緣材料會出現表面電荷。但傳統的電子儀錶對生命能沒有反應,如電流表或電壓表。

高生命能電位和電子擊穿之間的聯繫還與另外一個原因有關係。在生命能聚集的地方更容易出現火花。克里安攝影術就是基於火花的產生,例如電子擊穿。因此,當給一個物體施加高壓脈衝時,生命能濃度最高的地方會首先開始放電,它們將產生最大和最明亮的火花。這就是克里安攝影術和GDV潛在的機理(參見之前的文章)。如果使用GDV在穴位上施加一個高頻高壓的脈衝,生命能的出現可能會導致閃光的發生,這就是正od。因此,這種方法能夠真正地捕捉到精微能量的出現和它的特性。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水被充了正od後可以在GDV上顯示出更明顯的克里安輝光。因為正od與生命能是一致的(左旋撓場也類似),因此這些材料在電子擊穿和火花的產生上都具有很強的效應。因此,用磁鐵南極(也是正od放射源)充能的水也可以產生很明顯的克里安輝光,這是因為水被具有強正od的材料充能了。

另外還有一種觀察生命能的方法:利用覆蓋了硫化鋅的紙盤。硫化鋅是一種發熒光的物質,將它放在生命能聚集的地方,紙盤彎曲後就會發光。如果不暴露在生命能中,則不會出現發光現象。在一個抽空的燈泡中沖入氬氣或氦氣,把一個用生命能能充過的塑料棒放在它附近時,它會吸入生命能並同時發光。

據科學研究報道,生命能可以輔助治療,這進一步支持了它是精微能量的一種形式的結論。Carlos Inza博士和L. M. Southgate做了一個試驗。將一個稱作「射手」的管子被附著在生命能聚集器上,管子的開口放在了針灸穴位上(最初是施加在至陰穴、三焦穴、尺澤穴和二間穴上)。Southgate在做碩士畢業論文時重複實現了這個試驗,他畢業的學校是英國威爾士大學的北部針灸學院。

實驗工作涉及到超過150個志願者,同時Southgate在72個人上做了雙盲測試。他們都發現,如果將這個管子放在穴位上並激發它,就會引起可測量的生理反應。這也支持了來自於生命能聚集器的能量是精微能量的一種形式的猜測。

Reich, Wilhelm, M.D., CORE (Cosmic Orgone Engineering), Contents-The DROP Desert,July 1954, Orgone Institute, Rangeley, Maine (1954)

Reich, Wilhelm, M.D., The Bibilography of Orgonomy,The Wilhelm Reich Foundation, Organon,

(www.wilhelrnreichmuseum.org/biography.html), Rangeley Maine (1953)

Reich, Wilhelm, M.D., The Cancer Biopathy,Doubleday Ltd., Toronto (1973)

Reich, Wilhelm, M.D., The Oranur Experiment, First Report (1947-1951),The Wilhelm Reich Foundation, Organon, Rangeley Maine (1951)

Life Force, The Scientific Basis: Breakthrough Physics of Energy Medicine Healing, Chi and Quantum Consciousness , Volume II of Synchronized Universe Series, Claude Swanso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國王哈妹雙雙抽射建功 助拜仁客場全取3分!
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不是一個合格的前任!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