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新片哪部最燃?《紅海行動》不輸好萊塢,比《戰狼2》更猛
身為電影媒體人,工作的一大福利,就是可以提前看到一些片子。
每看完一部受關注度比較高的大片時,總有朋友問好不好看。
記得看完林超賢執導的《紅海行動》那天,也有人問。
當時,還沉浸在被震撼的體驗中,沒有徹底抽離出來,有點語無倫次,就對朋友回了一句:
你應該完全拋掉以往的觀影經驗!
這是對他說的,也是對自己說的。
因為,這片的震撼能量,超乎想像。所有預判,都可能不成立。
在我這裡,關於國產軍事動作大片,觀影經驗至此分為——
《紅海行動》之前和《紅海行動》之後。
之前,認為林超賢一定會大幅利用《湄公河行動》的類型套路;看完,卻發現它一點兒也不偷懶,不止更爆,更燃,也不是簡單的僅在製作規模上有所擴張,還有意料不到的新意。
之前,認為《湄公河行動》是精緻、高階版的《戰狼》(當然,這個對比不太準確),就算《紅海行動》是《戰狼2》與《湄公河行動》的混合升級版,又能升哪裡去呢;但看完後,發現慣性經驗誤人,它的過癮、刺激程度,幾乎如同萬丈高樓平地起,體驗是全新的。
之前,認為國產重工業類型片要超越好萊塢,還需要很多年;沒想到,《紅海行動》這麼快就在一些製作、現場感、真實性等層面,已然有所超越,至少,可以相提並論了。
談到這幾年的軍事題材電影,常會提到一個詞兒:類型化。
沒錯,類型招數很管用,徐克借武俠片之型,洗掉了《智取威虎山》的說教味兒;《湄公河行動》呢,林超賢讓動作席捲整片,效果卓著;吳京的《戰狼2》,用各種類型姿勢,來撩觀眾情緒。
如果有人覺得「類型」這概念有點抽象,那說直白一些,其實就是一切為好看服務。人物、動作、節奏等,為能奏效,須遵循某種敘事法則。怎麼好看怎麼來,另一個潛台詞是,要那麼好看,必須那麼來。
不過,過度類型化,也可能會導致一個結果:過於追求戲劇效果,娛樂性有了,但真實感被打折。
《紅海行動》厲害的地方就在於,既高度類型化,又超越類型法則,既充滿強烈張力,又有無比的真實感。
故事改自「葉門撤僑」事件,講中國海軍陸戰隊「蛟龍突擊隊」臨危受命,千里馳援,前往阿拉伯半島解救中國人質,與恐怖分子戰鬥的事兒。
開場倒是在玩套路,拋一事件,帶出主要人物,並迅速讓觀眾熟悉他們的性格特點。這類似於《戰狼2》中,吳京一上來就搞了場水下激戰。
當時還忍不住會心一笑,接下來,不用猜也知道怎麼進展了。
但進入正題後,它的展開方式,全在意料之外。海、陸、空三線調度,個人英雄式操作與團隊作戰並行不悖,解救人質與拯救恐怖危機交織推進。
按類型套路,應該起一下,伏一下,輔以幽默、情感等佐料,最終抵達高潮。《紅海行動》呢,是螺旋式上升節奏,不摻雜太多刻意化的娛樂元素,它的情節、情緒,全按真實事件的節奏來發展。
事實上,真實有時比虛構更猛烈。
一波高潮之後,還有更嗨的高潮,剛震撼了一波,接著又來一波更震撼的。
比如,對迫擊炮效果的展示,對狙擊手之間較量的表現,都超越了過往同類電影中的娛樂化呈現方式。
再比如,人物從一個極端環境,進入下一個極端環境,他們的生理和心理,如何應對。
其中,遭遇了一場沙塵暴,表面上,它讓人想起《碟中諜4》中的一段場景,但它的真實感和震撼度,遠超那部好萊塢電影里湯姆·克魯斯與漫漫黃沙的「廝打」效果。
前所未有的真實性,讓《紅海行動》徹底擺脫了類型片往往難以避免的虛構氣息。
基於此,它激發的嗨、燃、震撼,也非簡單的類型套路所能比擬。
怎麼做到的?
成本5億、軍事裝備預算達2億、拒絕棚拍堅持實景、一場戲最多動用1200多名演員、蛟龍隊員精密的戰術配合、國際水準的槍械裝備、我國自行研製建造的新一代導彈護衛艦054A護衛艦都被「請」來出鏡……
在片中,張譯、黃景瑜、海清、杜江等演員,別說磨皮美顏,能「乾淨」一會就不錯了。他們的明星光環,統統讓位於角色。
這些,是實現真實感的基礎,是硬體。
而更重要的,導演林超賢這一次在體驗上拍出了最大程度的真實性。
我們能切身感受到,他們身處其中的壓力、反應和意志變化。
電影講餘味,一般指的是文藝片,三觀被衝擊了,心靈被激蕩了啊之類。大部分動作片,即便很好看,也可能是看完沒啥餘味。
不過,《紅海行動》是例外。它給人的震撼,並不是爽完就散,餘味得花好些天才能消化掉。
張涵予飾演的軍艦艦長,在片中說:
「我們這次行動的決心,就是要讓恐怖組織知道,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傷害!」
之後,他和蛟龍突擊隊,以實際行動證明了這點。
作為中國人,看到這種熱血,這種戰鬥力,很難不為之動容。
同時,作為影迷,看到一部國產片水準不輸好萊塢,也很難不興奮。
在此意義上,《紅海行動》無疑是春節檔所有電影中,最讓國人揚眉吐氣的一部。
※一個良心演員不僅要有影帝級的炸裂演技,還要演這種良心角色!
TAG:電影審片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