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守約得勝的上帝

守約得勝的上帝

守約得勝的上帝

經文:創世記第三章

今天我先把應用放在前面,基督徒可以怎樣的影響這個世界?除了上周提到的坦承自己的過錯,另一個極好的方法,就是做一群信守承諾的人,就好像詩篇15篇里對義人的描寫,「他發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用專業的詞呢,就叫做信守「契約精神」。中國的文化雖然也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但我們生活中的表現,往往是,「親戚朋友自然不能騙,但外人是可以騙的。」所以,起維護作用的,往往是人情,或者說圈子,而不是契約。這就是為什麼做生意的人要花好多心思在拉關係上,因為只有關係建立了,信任才能被建立起來,這無形中增加了很多的交易成本。中國人普遍是沒有契約精神這一概念的,就好像,連我自己,買保險的時候都不會好好讀讀那份合同,搞清楚自己到底擁有哪些權利,以及要承擔哪些責任。那既然我們生活的文化是一個不守約的文化,那為什麼作為基督徒,我們要守約呢?因為,我們的上帝,是守約的上帝。上帝的守約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他要懲罰背約的人;二是他要賜福守約的人。

一.人背棄了與神立的約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方面,人背棄了與上帝立下的約,而因此要受懲罰。當我們來看創世記第三章的時候,那個問題一直都在,就是何以吃了個果子要承受如此嚴重的後果,答案就是,這是之前上帝與人立約的時候,說好了的。創世記第二章,16-17節,上帝對人說,園中各樣樹的果子人都可以隨意吃,唯獨怎麼樣呢?唯獨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不可吃,吃的日子會怎麼樣?必定會死。上帝把人放在伊甸園的時候,是讓人以上帝形象或者說代表的身份,治理伊甸園,然後呢以這個園子為中心,把上帝的國度擴展到整個世界。所以,亞當擁有極高的權利,他彷彿上帝在這個世界上的代理君王(攝政王),他有著尊貴的地位,他有著舒適的生活環境和健康的身體,他有著既有挑戰性又能夠發揮才幹實現個人價值的工作,而且他還有著很好的夫妻關係,人想有的他都有,而且,他可以一直都有。上帝賦予了亞當,他所創造的第一個人如此多的權利,當然也會對他有要求,這並不是一個過分的要求,而是讓亞當借著遵行一個簡單的命令,來表達對上帝的忠心,表示自己願意一直的活在對上帝的依靠當中。可以說,伊甸園裡的生命樹和分別善惡樹象徵著兩種結局,一種是亞當如果一直守約將會得到的獎賞,就是永遠與神相交的永恒生命,一種是亞當背約要承受的結局,就是死亡。

可在撒旦的誘惑之下,人背約了。在創世記三章的14-19節,我們讀到了他們背約後要承擔的後果。可以說,人因為背約犯罪,破壞了三種主要的關係。

首先,從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破壞了。在創世記第二章的下半章,你讀到的會是夫妻之間的完全的相愛與合一,那個時候亞當說自己的妻子是他的什麼?「骨中骨肉中肉」。絕對是這世間最肉麻最到位的真情告白了,到了第三章呢,人墮落之後畫風全變了。讓我想到大話西遊里的一句台詞,「以前陪人家看月亮的時候,叫人家小甜甜,現在新人換舊人了,就叫人家牛夫人。」亞當犯罪後怎麼形容他的妻子呢?「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那個女人」,沒有感情,只剩下滿滿的嫌棄,骨中骨肉中肉如今變成了骨中釘肉中刺。再看上帝咒詛女人的時候,他說:「你必戀慕你的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戀慕一詞,其實原文有得到,或者叫做掌控的意思,於是,這裡展現出來的場景就是夫妻雙方彼此的爭鬥,用現在的辭彙就叫做相愛相殺。

其次,是人與自然界關係的顛覆。原本人被神賦予了可以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的牲畜和全地這樣的權利,但人卻被蛇欺騙,非但沒有制伏蛇,反倒是被它制伏,結果淪為了撒旦的奴隸。而且,在上帝對亞當的咒詛里,人要終身勞苦才能得到飯吃。原本,工作是一件樂趣,現在工作成了一個極大的負擔,原本人活著可以追求意義,現在人活著首先要考慮的是要保命。並且,人和自然也進入了一種彼此爭競的狀態。

第三,但恰恰應該是最重要的,就是人和神的關係被完全的破壞。創世記第三章的8節很明顯告訴我們,原本上帝常常是在伊甸園裡與人一起同行的,但犯罪之後,人開始逃避上帝,在神與人的對話當中,我們也看到人的心裡開始敵對上帝。除了這些,人還要面對最終極的後果?死亡(死亡原本並不屬於自然規律,而是人墮落後的結果)。第19節,上帝明確的說,你既是從土而來,就要怎麼樣呢?歸於塵土,這是什麼意思?就是人,最終要死。人不但要死,人還被神從伊甸園裡驅逐出去(24節)。犯罪的人不能夠繼續生活在上帝的聖所,更不可能有永生。罪最可惡的地方,是因為它背棄了至高的上帝,破壞了上帝的聖約。

創世記的作者,也就是摩西,為什麼要把這段經文記載下來呢?我們還是需要回到當時的情境。上帝將以色列人從埃及拯救出來,彷彿是他們從空虛混沌淵黑暗的景況里拯救出來一樣,然後把他們帶到應許之地(流著奶與蜜的迦南美地),我們相信其實應許之地恰恰就是伊甸園當年的所在地,而這絕對不是一個巧合。上帝是要讓以色列人能夠重新擔負起亞噹噹年在伊甸園的責任,那以色列也要承擔責任,就是遵守上帝與他們所立的約。就像在伊甸園裡一樣,上帝應許以色列人,如果他們守約,就可以留在應許之地,享受豐富的供應,日漸昌盛,生養眾多,而如果他們順從了自己的私慾,受到周圍異教的迷惑而背約,不再忠心侍奉上帝,也就會和亞當夏娃一樣,被從應許之地趕出去。不幸的是,他們也走上了亞當的老路,背棄了上帝的聖約,被上帝從應許之地逐出。所以,從人的角度來看,一切都是黑暗和絕望的。

但是,哪裡有黑暗,哪裡也要有上帝恩典的榮耀,雖然創世記的第三章,讓我們看到,上帝要懲罰背約的人,而且是嚴厲的懲罰,但恰恰是審判的嚴厲顯出上帝恩典奇妙作為的可貴。

二.上帝賜下新的應許

創世記第三章,不止是審判和咒詛,也同時有拯救和應許。從9節開始,一直到19節,是上帝和男人,女人以及撒旦的對話,仔細留意會發現整個順序很特別,就是男人,女人,蛇,女人,男人。蛇正好在中間,同時呢,蛇也是第一個受到上帝咒詛的。它受咒詛我們可以理解,因為它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但15節卻補了一句,「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上帝這裡說的顯然不是女人和蛇的故事,他在說什麼?從此以後,將會有一場曠日持久的善惡之戰,這征戰是體現在兩個譜系裡面,一方是撒旦以及他的後裔,一方是女人以及她的後裔。對撒旦的後裔指的當然不是蛇生蛋然後孵出來的小蛇,而是那些一直與神為敵的人;而女人的後裔則是指跟隨上帝的人。敵對神的人將會一直的與屬神的人對抗,正如埃及人要奴役以色列人,迦南人要與以色列人征戰,一直到福音書的時候,極諷刺的是,以法利賽人為首的猶太人,與耶穌征戰(耶穌曾稱他們是撒旦的子孫,他們還不服氣),這一場的善惡之戰是從創世記第四章開始一直貫穿聖經始終的一個故事線索,無論在這個歷史進程中雙方各自都有過多少的勝利和失敗,但上帝這裡應許說,最終得勝的,是女人的後裔。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後裔,成了聖經中的一個關鍵性主題,聖經在一步步的聚焦帶領我們,這個後裔到底是誰,從他是女人的後裔,到是挪亞的後裔,到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到是以撒、雅各和雅各的第四個兒子猶大的後裔(雅各一共有12個兒子),再一路下來,到是大衛的後裔,再到新約,我們知道他就是耶穌。這就是為什麼聖經裡面為什麼那麼多家譜。家譜象徵歷史,象徵傳承,在聖經中,更是上帝計劃的一步步實現(新約在耶穌之後,就再沒有家譜了,而是說,一切信靠耶穌基督的上帝的百姓,名字都將被收錄在生命冊上)。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何上帝不立刻滅了撒旦?因為若是如此的話,得勝就只是上帝的,人仍然是背約的,是要被審判的,是不能回到上帝面前的。所以,既然人曾敗於撒旦之手,上帝當然也要讓人有機會,再扳回一局。所以,那個被揀選的最終得勝者,一定要是女人的後裔。當保羅在新約的加拉太書當中特別的強調耶穌,上帝的兒子,是為女子所生的時候(加4:4),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他想到了上帝這裡的這個應許。無論是馬太福音還是路加福音,都特別記載了耶穌勝過魔鬼試探的事迹。魔鬼在試探耶穌的時候其實和他試探夏娃,以及他來試探我們,用的是同樣的招數,就是讓耶穌懷疑「上帝的慈愛,上帝的話,以及他在基督里的身份」,而耶穌的得勝,也在於他堅信這三件事,並且他正確的理解和應用上帝的話語。這些都是我們該留意的,也是我們該效法的,但其實聖經作者最想要讓我們看到的,就是,只有耶穌是完全得勝的,只有他勝過撒旦的試探,只有他完全持守上帝的約。所以,在積極的方面,耶穌得勝了。但這還不是焦點,你看到上帝在創世記第三章是怎麼跟蛇說的呢?你要傷他的腳跟,他要傷你的頭。耶穌勝過魔鬼的試探,並未受傷,也沒有給撒旦帶來致命性的打擊,他真正的得勝,乃是十字架上完成的。借著耶穌的受難,他代替我們承受了違約所當受的一切咒詛,好把我們重新帶回到上帝面前。

關於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受難,有一個細節值得留意,就是他是被帶到耶路撒冷的城外釘十字架的。如果我們把伊甸園和耶路撒冷連在一起,就會看到,耶穌就好像是替我們被從伊甸園裡趕出去,好讓我們可以重新回到上帝的樂園裡,享受上帝。

耶穌不單單是受難,也不單單是復活,他還要再來。當我們來到啟示錄,聖經最後一卷書,然後讀到啟示錄的最後時,我們看到上帝完全的審判撒旦,以及他的後裔,而一個新的天地被建立起來(更合適的說法是,天地被更新而煥然一新),有聖城耶路撒冷從天降臨,有生命水的河,有生命樹,有上帝的同在。這些都是對哪裡的描寫?伊甸園。就好像,摩西寫下舊約的頭五卷書指引他們離開埃及,進入迦南美地。如今,因著耶穌基督已經在十字架上完成救贖的工作,我們也借著傳揚上帝的福音,教導他的百姓,在這世界走十字架的道路,服侍周圍的人等方式,來拓展上帝的國度,最終迎接主的再次降臨。無論是耶穌的第一次的降臨,還是他未來的再次降臨,都在證明,上帝應許的事情,他一定會成就。人雖然背約,並要承受嚴厲的後果,但上帝仍有恩典為我們存留,他的守約要戰勝人的背約。既然如此,我們作為上帝的百姓,豈不應該效法上帝,做一個守約的人嗎?就像一開始我所引用的詩篇里說的,「他發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上帝才真正是義的,為了完成拯救我們的應許,他甚至甘願犧牲他的兒子,再沒有比這更大的代價了。

三.應用意義

那這一切帶給我們哪些應用意義。第一個是我已經說的守約,上帝非常在意守約這件事。

第二點,上帝嚴厲的審判一切的罪,提醒我們不可輕看主的恩典。我們切不可把赦罪的恩典當作是我們任意犯罪的借口,更不可輕易的降低主的要求。若是我們把上帝的赦免看作是稀鬆平常理所當然,我們就會非常輕易的赦免自己(甚至到了壓根覺得自己沒啥需要赦免的),於是我們也就輕看罪,陷入各樣的網羅之中。

第三點,就是我們要專註於上帝在耶穌基督里的得勝,而不是自己的得勝或者失敗。亞當在創世記第三章做了一件非常有信心的事兒,就是在上帝宣布他要死以後,給他的妻子起名叫做夏娃,意思是眾生之母。多偉大的一個名字,在失敗、墮落、黑暗和死亡的氛圍里,亞當因著上帝的應許,看到了生命的盼望。

你還記得亞當和他的妻子吃完果子之後幹了件什麼事嗎?用無花果樹的葉子給自己編了個裙子,幹嘛呢?遮蓋自己的羞恥。人因為離棄神,放棄了神所賜尊貴的形象,剩下的當然只有羞恥。而因著對尊貴的渴望,所以只好自己想辦法遮蓋羞恥,可以說,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所追求的一切,成功,地位,名望,都是想要證明自己並不羞恥。到最後呢,這一切都沒有意義。在3章的21節,上帝做了一件什麼事?他用皮子做衣服給他們穿。難道上帝認為皮草更時髦。當然不是。當第一批的讀者,那些從埃及出來的以色列人讀到這裡,他們會知道這意味著一個動物犧牲了,唯有代替的犧牲可以遮蓋人的羞恥。那上帝預備的最終極的犧牲只能是誰?耶穌基督。當他被人扒光了衣服釘上十字架的時候,他承受了我們一切的羞辱,然後把他的得勝白白賜給我們。親愛的弟兄姐妹,只有耶穌基督的得勝,只有耶穌基督的成就,對你我才是有意義的。上帝既不看我們的成就,也不看我們的得勝,上帝的救恩要賜給哪些勇敢的偉人,也一樣賜給我們這些軟弱的,失敗的,常常不靠譜的豬一般的隊友。我再說一遍,唯有耶穌基督的得勝和成就,是你我唯一應當關注的,因為上帝只看這個。無論你是追求世俗的成就,還是所謂屬靈的,或者是宗教的,信仰上的成就,都無法遮蓋你的羞恥,只有耶穌的才能。阿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恩約 的精彩文章:

4.聽曉諭揭示真理

TAG:恩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