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拜年篇——東魏、西魏時代的造像

拜年篇——東魏、西魏時代的造像

去博物館看什麼大咖開講:佛教造像中的美術史 金申

東魏、西魏時代的造像

永熙三年(534)高歡強迫孝靜帝將北魏的都城自洛陽遷往鄴都 , 北魏分裂為東西魏,東魏據河北臨漳為都城,西魏據長安。

東西魏雖然不過十幾年的時間,但也製作了許多精美的佛像,相較之下西魏的造像風格仍可說是北魏晚期的餘風,造像風格上偏瀟洒飄逸,佛、菩薩面相較為消瘦。特別是造像碑雕刻成就較為突出,其內容豐富,構圖緊湊,刀法純熟。運用高肉雕,減地陽刻,陰刻等多種技法,使佛碑能最大限度地擴充容量,繼承發展了漢代畫像石的傳統。

東魏則整體風格和佛的面相稍顯豐滿些。造型端正,技法純熟,有不少精美的銅、石之作流傳於世。

如樂氏造金銅彌勒立像 ( 東魏天平三年 536年 高61.5厘米 美國賓州博物館藏)佛像高肉髻,有發紋,褒衣博帶式大衣,衣紋段面有明顯的階梯狀,尚有濃厚北魏中期遺意。大衣下擺向兩側飄出。但光背頂部尖瘦,覆蓮台成半球狀,這些都是東魏到北齊一直延續到隋的特點。此像作工精細,衣紋流暢,金色完美。

比丘法陰等造坐佛碑像 (北齊天保八年 557 石灰岩 高150厘米 瑞士瑞特保格博物館藏 ) 釋迦佛褒衣博帶式大衣,雙手作施無畏、予願印,大衣下部衣褶密簇,成懸裳座式。周圍簇擁著二弟子、二菩薩、二金剛力士及雙獅,構圖緊湊,刀法流暢,造型生動,是東魏石雕的上乘之作。

武定元年(543)駱子寬等七十人造釋迦像 (石灰岩 高142厘米 美國波士頓市嘎特那美術館藏)此佛碑雖為浮雕,然多層鏤雕,運用減地和陰陽多種刻法,使畫面極富立體感與變化。碑首為佛及供養人, 婆藪仙人和鹿頭梵志雕刻生動。下部為維摩詰與文殊對坐說法。碑後刻有千佛。碑座四面刻山神王、風神王、樹神王、珠神王等八位神王,是唯一雕刻有神王名稱的造像碑。此碑內容豐富,鏤刻精美,是佛教雕刻史上的名品。

此外如李道贊等五百人造佛碑像( 武定元年 543 石灰岩 高308厘米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李洪演造佛立像( 武定二年 544 石灰岩 高92.5厘米 英國維多利亞·阿爾伯特美術館藏)都是著名的造像碑代表作。

蘇豐洛陽造菩薩立像(武定二年,544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菩薩束冠的繒帶低垂於兩耳,肩上有垂髮,天衣成魚鰭狀飄垂於身兩側,帔帛在腹部穿過一環,足下為覆蓮座。右手持蓮蕾,左手持桃形飾物。衣飾輕薄,刀法流暢,是東魏曲陽地區石雕的代表作。

日本藤井有鄰館藏東魏元象元年(538年)薛安顥為亡女棕香造交腳彌勒石像, 此像為陝西所產黃花石所雕,發願文為「元象元年四月八日……前熒陽太守薛安顥為往女魏氏造玉像一區……」。(此圖缺,見海外及港台佛像080頁)

彌勒肩部飽滿圓潤,四肢和軀幹分明,衣著緊裹軀體,衣紋淺顯,沒有大起伏的立體感式的衣褶,此種樣式也是北齊時代曲陽石雕的傳統手法之一,可看出是受了印度笈多時代(320——450年左右)薩爾那特地方雕刻佛像樣式的影響。

大咖百科

金申:

1949年北京出生,回族。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會員。著名佛教文物鑒定專家(中央電視台1台《尋寶》節目銅器、佛像專家等社會稱譽),文史學家,畫家。文革中內蒙古上山下鄉,後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美術系,在內蒙古和北京文博系統工作多年。八十年代在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多年研究佛教考古。歸國後為國家文博系統培訓文物骨幹、為海內外高等院校授課;為國內外博物館鑒定佛教文物。在佛教學術研究、文物鑒定、文史考證等方面著述豐富,在國內外學術界有一定影響。除了學術研究著述以外還善禪意題材和草原人馬書畫。

著作:

《中國歷代紀年佛像圖典》

《佛教美術叢考》

《佛教雕刻名品圖錄》

《佛像的系譜》

《中國歷代紀年佛像圖典》

《佛像的鑒定與收藏》

.........................................................

光顧佛系甄選店

.........................................................

.........................................................

謝謝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第二篇:時空穿梭不是夢
「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