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8年的第三篇,寫於2.13日
蔣勛的《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當初有買這本書的念頭,是想著,有朝一日,要是去歐洲旅行,然後站在各大美術館和展覽館裡,如果一件知名的藝術品都不認得,那好像不太合適吧。於是,為了「提升藝術修養」這個崇高的目的,買了這本書,並且,為去歐洲逛各種館,打好紮實的基礎,還買了喜馬拉雅上的《意公子藝術課》,作為配套學習。
慢慢悠悠的,書翻完了(有配圖有註解,很好的初級教科書)音頻課也聽完了,(意公子講的淺顯,有趣,很吸引人),要說看完聽完之後,藝術修養就有質的飛躍了嗎?並沒有!這恐怕還得靠長期的積累和沉澱來提升。
不過,了解了一些西方藝術發展史,聽了很多精彩的藝術家的故事,雖說對於那些光影,色彩,構圖啥的專業知識,依然不知其所以然。但就像意公子說的,聽完這60期節目,起碼你會覺得藝術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不可攀,它離我們並沒有那麼遙遠。
意公子在最後一期里說:「沒有藝術,只有藝術家」。意思是說,重要的不是藝術的形式,而是創作者本身。挺贊同這句話的,剛開始看書里很多畫,或是雕像等藝術品的時候,腦子裡會蹦出各種問號:「什麼鬼?這幅畫好在哪?看著很醜啊?到底畫的是什麼,這也能叫藝術?。。。」在了解創作者的歷史時代,成長經歷,性格偏好,創作背景等等之後,再來看這幅畫,這個雕塑,這幅畫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要這樣畫?他要表達什麼?。。。比如:倫勃朗的《夜巡》,咋一看,真搞不懂,它是怎麼成為世界三大名畫之一的,聽了倫勃朗的故事後,感動於他對自己藝術風格的堅持,對世俗和利益的不妥協。
知道他們背後的故事,會覺得離這個作品更近了一步,或多或少能理解為什麼「它們」能成為偉大的作品,載入藝術史的史冊。
藝術是很主觀的,每個人欣賞的和喜歡的風格不同,有人喜歡全才型的達芬奇,有人偏愛晦澀難懂的畢加索,也有人痴迷於絢麗的梵高。無論哪種風格,哪件作品,都留有創作者獨特的烙印。看藝術的發展史,發現每一個偉大的藝術家,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敢於打破常規和傳統,尋求突破,追求創新。可能也是因為人類有喜新厭舊的共性吧,對類似的東西會產生審美疲勞,喜歡嘗試新事物,一旦有新的美好出現,就會眼前一亮,趨之若鶩,這大概也是藝術不斷發展的動力之一吧。
這兩天整理了一份筆記,便於忘光後翻翻。(本來用思維導圖做的筆記,只是內容有點多,圖片格式導不出來,只能文字格式了)
《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意公子藝術課》筆記
史前時期(石器,壁畫)
古埃及(死亡的藝術,金字塔,木乃伊)
古希臘(神話,人體雕像,表現人體的自由,美學)
建築:帕特農神廟(以雅典娜的別稱命名)
雕塑:斷臂維納斯(在盧浮宮),斷臂展現的S形更美,身體黃金比例
古羅馬(光榮屬於希臘,偉大屬於羅馬)
建築:羅馬競技場(建於1世紀,可容納5萬人) 龐貝古城遺址
中世紀基督教藝術(教權在政權之上時期,君士坦丁立基督教為國教,藝術用於傳播教義)
畫:麵包和魚的奇蹟 藝術特點:平面呆板 創作來源:主要是聖經的故事
哥特式建築:聖馬丁教堂,巴黎聖母院 特點:向上的垂直結構,三個典型特徵:尖拱,交叉助拱(尖拱十字形交叉),飛扶拱(外部支撐),莊嚴,華麗
文藝復興(14世紀開始,起源於佛羅倫薩)
開端,代表人物:喬托,歐洲繪畫之父,繪畫開始有透視,立體感,代表作:《哀悼基督》,表情生動,表現出人的情緒
全盛時期,代表人物:文藝復興三傑
達.芬奇,(天才,精通繪畫,解剖學,建築,水利工程,還是音樂家,作家,發明家。。。。。)
《蒙娜麗莎》(A4紙大小,在盧浮宮,要排隊幾小時),(意公子從繪畫學,攝影學,解剖學解析)
《最後的晚餐》(壁畫,在米蘭聖馬利亞感恩修道院餐廳里,要提前一個月預約)畫面排布和構圖與前人不同,猶大的位置,透視線都在耶穌的頭部
米開朗基羅,(比達芬奇小24歲)
雕塑《哀悼基督》(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二十三歲,揚名立萬。 雕刻《大衛》像,二十六歲,受市政廳委託所作。
壁畫《創世紀》,(60歲左右畫的,在梵蒂岡博物館,西斯廷教堂),500平米天頂壁畫,最有名的部分《上帝創造亞當》
拉斐爾(比米開小八歲,名字義大利語是天使的意思)
《聖母子》《雅典學院》 人文主義和文藝復興的頂峰,從體態到思想的美 學習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
北方文藝復興(包括荷蘭,比利時,法國等)
凡.愛克,油畫創始者
北方畫派代表人物:丟勒(德國),13歲畫自畫像,28歲,畫的自畫像,像耶穌。自畫像之父,融合南北畫派
矯飾主義(16世紀,文藝復興和巴洛克之間的轉折點)
代表人物:卡拉瓦喬,天才&流氓,畫底層生活。 代表作:《紙牌作弊高手》,被紅衣主教看中贊助 《聖馬太的召喚》(羅馬聖路易教堂),利用光影對比,畫面更具戲劇化,宗教題材生活化
巴洛克時期(17-18世紀,背景:宗教改革),為鞏固教會利益,反對改革,歌頌「君權神授」的思想,建立新的美學思維方向:繁複,華麗
代表人物:貝爾尼尼(義大利),作品遍布羅馬大街小巷。(與米開齊名的雕刻家)雕塑:《大衛》《聖特蕾莎的狂喜》(50歲左右作品)《四河噴泉》建築:《聖彼得大教堂廣場》
魯本斯,(比利時人,當時非獨立國家,受西班牙控制)為貴族畫畫,衣食無憂,畫風華麗,明亮。代表作:《基督下十字架》
倫勃朗(荷蘭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擅長用光的明暗來體現空間層次,代表作:《杜普教授的解剖課》《夜巡》(世界三大名畫之一,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畫過很多自畫像
委拉斯貴茲(西班牙),淳樸平實的風格。代表作《宮娥》(三大名畫之一,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利用鏡子反照,多層次空間,視覺效果豐富
洛可可藝術(18世紀,路易十五時期),華麗,萎靡,感傷
布歇,技法細膩,色彩明快《沙發上的裸女》,(表現洛可可的淫慾逸樂之美)
三大主義 (19世紀上半葉)
新古典主義(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大革命前後)「天賦人權」代替「君權神授」,古典元素拿到當代用,賦予新的時代意義
大衛(法國),懷抱革命熱情,後成拿破崙御用畫師,「君權神授」意識再現。《馬拉之死》(布魯賽爾美術館)
安格爾(大衛的學生,拿破崙宮廷畫師),表現女性美,優雅,代表作:《大宮女》(巴黎盧浮宮),也是素描大師,追求極致
浪漫主義(19世紀30年代前後),追求感性的解放,激情,激發創造力
德拉克洛瓦,(法國)《自由引導人民》(現存盧浮宮背景:1830年,法國7月革命,以街頭民眾抗爭為題材,自由女神,領導民眾向前進),浪漫主義典型代表作,放大情緒,張力
寫實主義(19世紀40年代),回歸現實,小鎮和農村,土地和人民
庫爾貝(從阿爾卑斯山的奧爾南小鎮到巴黎,激進的社會主義信徒),描寫生活,呈現真實,代表作:《畫室》《碎石工》
米勒(農民畫家,從農村到巴黎學畫,後又離開巴黎,定居巴比松)《拾穗者》(巴黎奧塞美術館),嚮往自然的田園牧歌情懷
印象派和後期印象派(19世紀下半葉)
馬奈(印象派創始人) 代表作:1863年,《草地上的午餐》,離經叛道,一個全裸的女人和兩個衣冠楚楚的紳士 ,顏色鮮艷明亮,對比強烈。
莫奈(代表人物,創始人) 注重光的變化,連作畫法 代表作:1874《日出.印象》潦草模糊的景象,光與色《睡蓮》(一戰和失明的時候,仍然畫了很多睡蓮)
雷諾阿,(擅長人物肖像,尤其女人,畫給人幸福感)代表作《小艾玲》一個小女孩,畫的很美。《煎餅磨坊的舞會》
後期印象派代表
高更(後期印象派代表人物,離開城市,去塔希提,毛姆小說《月亮與六便士》的原型,梵高好友)
梵高(後期印象派,荷蘭人,家世很好),1888年,與高更起爭執,割掉自己的左耳。1890年,開槍自殺。畫色彩絢麗,著名作品多半在得躁鬱症期間所畫。代表作《吃馬鈴薯的人》《向日葵》(一開始畫是送給高更的)《星夜》《梵高自畫像》4年畫了40多張自畫像
20世紀的藝術
野獸派,(常用鮮艷,濃重的色彩,粗放的筆法)代表人物:馬蒂斯,作品多以女人為主題,代表作:《舞蹈》,五個跳舞的女人,顏色對比強烈,人是大紅,天是純藍,地是重綠。
立體派,(打破千百年來的焦點透視法則,相機發明後,不再追求畫的像,叛逆,創新)代表人物:畢加索,代表作:《亞威農的少女》《格爾尼卡》(西班牙北部小鎮,1937年被德意法西斯轟炸)《哭泣的女人》 「好的藝術不一定是美的」
抽象主義(1910年前後產生),代表人物:康定斯基(俄羅斯)抒情抽象,代表作:《構成第七號》(像一支音樂狂想曲)。蒙德里安,幾何抽象,代表作:《線與色彩的構成》(格子畫,紅黃藍三原色,色彩柔和輕快)
達達主義,代表人物:杜尚,(探尋非理性和自由)代表作:《泉》(一個小便池,現代藝術重要作品)
超現實主義,代表人物:夏加爾,《我和我的村莊》。 達利(留著兩撇鬍子的帥哥,受《夢的解析》影響)《記憶的永恆》(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表現錯覺的夢幻世界,荒涼的感覺
抽象表現主義,代表人物:波洛克《薰衣草之霧》(畫筆上的油料滴落,甩撒,潑濺在畫布)
波普藝術(Pop Art),代表人物:安迪沃霍爾(搞廣告出身),1967年,《瑪麗蓮夢露》(一排排,不同顏色的夢露頭像,絲網印刷)
行為藝術,代表人物:博伊於斯(二戰德軍飛行員,被蘇聯軍隊擊落,被人救起,用毛毯和動物油脂包裹他),代表作:《如何向一隻死兔解釋繪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吃玩樂行 的精彩文章:
TAG:吃玩樂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