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慢讀|古代春節的送禮風

晚慢讀|古代春節的送禮風

原標題:晚慢讀|古代春節的送禮風


文/李成炎


春節送禮,幾乎成了古代官場的潛規則。但禮不是你想送就能送得到的,首先要打點好看門人。顯赫人家的看門人到了春節,常常會賺得一大筆銀子。


《後漢書·梁冀傳》就記載「客到門不得通,皆請謝門者,門者累千金」的盛況。可見,古代送禮之風早已盛行。


周暉的《金陵瑣事》有段文字詳細記載了明朝萬曆時期送禮場面之壯觀:周暉除夕前一天出外訪客時,走到南京橋內,只見中城兵馬司衙門前聚集了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每人手捧食盒,竟使道路堵塞。原來這些人都是來送禮的。

明朝的中城兵馬司,只是負責管理城區安全和衛生的官員,級別不算高,也有這麼多人送禮,官大的就更不用說了。


清朝康熙時,曾明文禁止送禮之風,大小官員住宅的門前都張貼了這樣一張公約:


「同朝僚友,夙夜在公,焉有餘閑,應酬往返?自今康熙五十八年己亥歲元旦為始,不賀歲,不祝壽,不拜客,有蒙賜顧者,概不接帖,不登門簿,亦不答拜。至於四方親友,或謁進,或遊學,或覓館來京枉顧者,亦概不接帖,不登門簿,不敢答拜,統希原諒。」


公約雖貼出來了,但送禮之風依然盛行。


? 古代百姓之間送禮


古代的人預備禮品也無非是合理搭配的點心匣子,裡面各種點心都有,年節老百姓拎著到處送,有時候,一個匣子轉了一圈,又回來了。


據三國時的記載,大年初一,南方家家戶戶用大蒜、小蒜、韭菜等味道辛辣之物製作「五辛盤」,互相饋贈親友,一來發五臟之氣,二來歡迎新春到來,萬物復甦,後來逐漸演化為春卷。


送黃曆的習俗古已有之,因為黃曆是大家新的一年的工作和生活指導手冊。清朝過年送荷包,因為當時荷包是必需品,類似現在的手提包,用來放散碎銀錢、熏香、零食等。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這是世俗的送禮至高境界。


? 古代官員之間送禮

自唐朝開始,正月初一才開始享受假期,據唐六典記載,過年有7天假期。宋代的時候則延續了這個天數,但到了元明清3個朝代則縮減成了3天,官員新年休假是可以不上朝不辦公的走親訪友、旅遊宴請。


宋代,一進臘月,路上便可見挑擔者送酒肉,稱為「送年盤」,不計數量多少,價格高低,主要在於祝賀新春之意。


官員送禮不會像普通百姓送禮,他們送物品,也大抵為稀罕玩意,比如鹿脯、飛龍什麼的,有的官員直接送銀子。過年是大日子,送禮皇帝不禁,平日專門找人茬兒的御史,此時也不好說什麼。


但其實春節並不受他們喜愛,為什麼呢?集體活動太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太少。比如:皇帝的封寶儀式:就是將寶印璽封存起來,官員要參與;祭神祭祖舉行宴會:所有官員都要參與;清代皇帝喜歡寫福字賜予大臣,大臣們要排隊領福字,再排隊謝恩。


所有這些活動完成假期就過完了一半。


? 古代情人之間送禮


在古代,禮物越貼身,情人愛越真。一般來講,手巾、玉佩、腰帶、發簪等都是很常見的。


女子有時也會給男子送一撮自己的頭髮,表達自己的愛慕。


有文化的人就選擇寫詩,詩歌能表達的感情比任何禮物都豐富,古往今來有多少少女被撩的神魂顛倒,實用又萬能。另外呢,化妝品和香囊也是很好的選擇。


了解完古代我們再來看看現代人都送什麼……

50年代


在物資極其匱乏的年代,過年送禮是以實物為主,能吃上白面饅頭就已經是不錯的新年禮物了。


60年代


從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大鍋飯時代,食物被政治因素替代成為送禮的主要選擇。《毛澤東選集》、《毛澤東語錄》、《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等都是送人的好東西。這些書曾經激勵了整整一代人。


70年代


這個時期屬於「革命化的春節」,春節最常見的禮品是毛巾、瓷茶缸、紅袖標之類的,這些東西上面都印著紅星,還有「抓革命、促生產」等字樣。


80年代


改革開放之後,過年以送食物為主,自家蒸的饅頭、炸的果子、點心等,後來就換成了帶盒的高檔一些的點心。除此之外還送白糖、茶葉,也都是很好的選擇。


90年代


到了這個年代,食物不再是稀缺品,生活逐漸富裕。類似電子錶、吹風機的小家電都已經出現,但是最主要的還是煙酒。

00年代


各種保健品、家用電器進入禮品的行列,從腦白金到黃金搭檔的廣告,佔領了一個時代的廣播和電視。彷彿打開電視就是「送禮只送*白金」的口號,曾經被「洗腦」啊。以它們為代表的各種保健品,包括保健器械成為送禮的首選。此外,一些奢侈品也成為春節送禮的佳選,比如化妝品、高級飾品、黃金珠寶、高檔煙酒等。


10年代


送禮開始講究「品位」,不再是追求「貴」。電子科技產品比如數碼產品,手機、相機、DV、筆記本電腦等成為新寵。此外具有文化內涵和收藏價值的書畫作品、瓷器、玉器等也成為佳選。還出現了一種新型的禮品:購物卡,方便收禮者使用。


無論送啥,壓歲錢、禮物、年貨……統統都承載著人們美好的祝福!


來源:羊城派綜合羊城晚報、騰訊視頻、身邊發生的事訂閱號等

編輯:劉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羊城晚報·掌上羊城 的精彩文章:

慢讀|1942年除夕夜,陳寅恪家的半碗稀粥

TAG:羊城晚報·掌上羊城 |